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立娟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创伤
  • 3篇伤患者
  • 3篇创伤患者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预后
  • 2篇救护
  • 2篇骨科
  • 2篇骨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指数
  • 1篇严重创伤
  • 1篇严重创伤患者
  • 1篇愈合
  • 1篇预后价值
  • 1篇远端
  • 1篇远端骨折

机构

  • 7篇唐山市第二医...
  • 1篇开滦总医院
  • 1篇台州市椒江区...
  • 1篇遵化市人民医...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陈立娟
  • 5篇张艳
  • 5篇耿欣
  • 3篇安娜
  • 3篇张志燕
  • 2篇李春江
  • 2篇魏立友
  • 1篇崔明武
  • 1篇赵刚
  • 1篇张宏伟
  • 1篇吴春云
  • 1篇郑煦光
  • 1篇李春玲
  • 1篇官志同
  • 1篇王辉
  • 1篇刘志奎
  • 1篇郝晓伟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手术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急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联合心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阶段选取80例急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分组,分为对照组(实行手术治疗)与观察组(实行手术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各组40例;观察对比两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急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行手术联合心理干预,有利于维持其良好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满足患者需求并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其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姚立军陈立娟耿欣安娜张志燕崔明张艳
关键词:手术心理干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负性情绪睡眠质量
医疗设备管理流程重组在医院创伤患者多元救护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优化重组医疗设备管理流程,提升医院创伤患者多元救护质量。方法:在医疗设备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的不同阶段,优化部门协作机制和管理质量标准,重组医疗设备管理流程。选取医院用于创伤患者救治的47台医疗设备,根据管理流程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根据多元救护类型和场所不同实施医疗设备塔式管理,观察组采用重组医疗设备管理流程实施闭环管理。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设备使用和管理的相关医生、护士、工程师和消毒供应人员对设备服务水平的满意度评价,对比两组设备的管理效率、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结果:观察组医疗设备性能检测、清洁消毒、故障应答和维护保养时间分别为(3.41±1.42)min、(27.95±3.64)min、(18.10±8.27)min和(21.15±7.92)min,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6,t=6.696,t=5.798,t=2.802;P<0.05);观察组医疗设备故障率、开机率、消毒合格率和安全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46±1.12)%、(96.19±2.56)%、(97.43±1.42)%和(4.07±1.68)%,故障率和安全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开机率和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36,t=4.722,t=5.027,t=6.684;P<0.05);设备使用和管理的相关医生、护士、工程师和消毒供应人员对观察组设备的服务水平满意度评价分别为(92.91±6.50)分、(93.12±6.89)分、(93.87±4.59)分和(95.45±2.43)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0,t=2.892,t=5.206,t=6.297;P<0.05)。结论:医疗设备管理流程重组可提升创伤患者多元救护中设备使用、检测及消毒等工作效率,控制设备故障和风险发生概率,提升设备在临床急救和住院治疗中的技术保障水平。
陈立娟安娜张志燕姚立军耿欣张艳
关键词:创伤患者闭环管理
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了解金天格胶囊促进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并被指导功能锻炼,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给予金天格胶囊口服。观察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并于骨折愈合时,记录腕关节活动度(屈伸活动度、桡尺偏活动度、旋前/旋后活动度)、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Knirk-Jupiter关节炎分级。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治疗组腕关节活动动度、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Knirk-Jupiter关节炎分级,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的骨折愈合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可改善腕关节功能,抑制创伤性关节退变。
魏立友陈立娟李春玲赵刚张宏伟刘志奎郑煦光官志同
关键词: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金天格胶囊中医中药
多元化救护模式在骨科医院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2023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元化救护模式在骨科医院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为骨科创伤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救治服务,为骨科医院创伤救治工作提供参考。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患者2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护模式,即由骨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创伤类型、程度和部位,制定相应的救治方案,包括止血、固定、清创、缝合、抗感染、镇痛等措施,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救治。
耿欣姚立军陈立娟王辉李春江张艳
关键词:骨科医生创伤救治救护模式创伤患者救治方案
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024年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急诊患者312例。根据患者就诊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260)和死亡组(n=52)。单因素分析2组一般资料、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及血清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管生成素2(Ang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水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获得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2组创伤程度、创伤部位数量、失血性休克、现场急救情况、ISS评分及FIB、D-D、Ang2、sCD1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部位数量≥2(OR=5.802)、失血性休克(OR=16.355)、ISS评分≥18.42分(OR=13.782)、Ang2≥2911.15 pg·mL^(-1)(OR=6.821)、sCD14≥4.77 pg·mL^(-1)(OR=9.347)均是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这5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38%、79.15%,C-index为0.978。结论创伤部位数量、失血性休克、ISS评分、Ang2、sCD14是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较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陈立娟耿欣姚立军魏立友李春江吴春云张艳
关键词:骨科创伤急诊预后影响因素
休克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及预后价值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I)和纤维蛋白原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创伤性凝血病(TIC)发生的预测及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198例老年创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TIC分为TIC组(n=47)和非TIC组(n=151)。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TIC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明确所构建风险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同非TIC组相比,TIC组入院时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气分析pH、碱剩余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下降,而入院时SI和损伤严重度(ISS)评分、使用升压药物和输血比例及血乳酸、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升高(P<0.05,P<0.001)。TIC组不良预后比例显著高于非TIC组(P=0.002)。多因素分析提示,入院平均动脉压<60 mmHg、入院时SI高、血小板<100×10^(9) g/L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与TIC发生显著相关,据此构建的回归方程为:F=4.87+0.67×入院平均动脉压(<60 mmHg=1;≥60 mmHg=0)+2.07×入院时SI+0.89×血小板(<100×10^(9) g/L=1;≥100×10^(9) g/L=0)-0.95×纤维蛋白原(g/L)。该风险模型预测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发生TIC的曲线下面积为0.8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5%和87.4%。结论高SI和低纤维蛋白原的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容易并发TIC。SI、纤维蛋白原联合入院平均动脉压和血小板对TIC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姚立军陈立娟耿欣安娜张志燕崔明武张艳
关键词:创伤创伤性凝血病休克指数纤维蛋白原
护理人员肩颈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大型医院护理工作人员肩颈肌肉骨骼疾患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某三甲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肩颈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情况、一般人口学信息、工作背景、工作负荷及工作感受等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护理人员肩颈肌肉骨骼疾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784名调查对象中,有608名护理人员患有肩颈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为77.6%,主要为酸痛的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复同一动作次数/时(OR=1.827,OR 95%CI 1.290~2.586)、工作疲劳感(OR=1.749,OR 95%CI 1.286~2.379)、已育子女(OR=1.596,OR 95%CI 1.115~2.284)、乘公交车上班(OR=1.543,OR 95%CI 1.073~2.221)、工作待遇(OR=1.506,OR 95%CI 1.061~2.137)为护理人员肩颈肌肉骨骼疾患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频率(OR=0.781,OR95%CI 0.617~0.988)是防治护理工作人员肩颈肌肉骨骼疾患的保护因素。结论医院护理人员肩颈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率较高;医院应考量护理人员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制定更为合理的工作制度,并提供护理人员健身和锻炼的设施和场地,以促进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郝晓伟王吉顺刘阳李政垚陈立娟赵春香王瑞刚武建辉薛玲
关键词:肌肉骨骼疾患护理人员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