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君
-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内源磷形态分布及其对扰动的响应被引量:9
- 2018年
- 以京杭大运河(苏州段)不同外源汇入断面的沉积物和上覆水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扰动条件下上覆水、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数量分布及形态转化过程.结果表明,污水厂尾水排放口处的沉积物内源磷更容易释放,且扰动期间上覆水中不同形态磷(TP、PP、DTP、DIP)均处于较高水平,明显高于风景区和居民区,此外,也归因于水丝蚓的生物扰动.但随着扰动次数的增加,上覆水中各形态磷含量呈降低趋势.扰动显著改变了上覆水中形态磷分布规律,DIP/DTP、DIP/TP及DIP/DTP比值呈降低趋势,并在第11 d以后趋于稳定,但在有水丝蚓扰动下,改变幅度变小.扰动导致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发生变化,NH_4Cl-P含量明显降低,Fe/Al-P明显增加,其中,污水厂尾水排放口沉积物中NH4Cl-P和Fe/Al-P的变化幅度最大.
- 刘焱见李大鹏李鑫宋小君韩菲尔周婧
- 关键词:内源磷京杭大运河
- 易悬浮和外源输入下原位覆盖对生物有效磷形成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在有外源磷持续汇入的前提下,研究了底泥原位覆盖钙改性材料和锁磷剂被悬浮颗粒再覆盖后对沉积物生物有效磷(BAP)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底泥原位覆盖后,BAP平均下降34.30%,此外,上覆水及间隙水溶解性无机磷(DIP)的浓度分别平均下降了74.25%和47.48%(0~3 cm),说明覆盖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水体DIP的浓度,促进易被生物利用态磷浓度的降低.然而,当覆盖材料受到悬浮颗粒影响后,BAP平均下降20.27%,其中,藻类可利用磷(AAP)、碳酸氢钠可提取磷(Olsen-P)和水溶性磷(WSP)的含量较未被悬浮颗粒覆盖组显著提高,分别增加了18.28%、17.41%和12.58%,说明覆盖材料受悬浮颗粒影响后不利于降低底泥磷的生物有效性.
- 宋小君李大鹏黄勇
- 关键词:原位覆盖生物有效磷
- CaO_2不同投加方式对黑臭河道底泥内源磷释放抑制作用被引量:24
- 2017年
- 以S市某黑臭河道底泥和上覆水为研究材料,研究了CaO_2在3种不同投加方式下对内源磷释放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CaO_2在3种投加方式下,均导致上覆水中pH和DO有所增加.注射条件下,上覆水DO浓度明显低于覆盖,说明注射确实延缓了CaO_2的氧化速度,有利于创造底泥微氧化环境.CaO_2覆盖和注射条件下,上覆水中TP和DIP浓度以及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明显低于混匀条件.但是,覆盖条件下,间隙水中DIP浓度最高,达到注射条件下的120.33~142.18倍.相反,注射条件下,间隙水中DIP浓度最低,并且上覆水中DIP浓度也较低,说明注射条件下CaO_2对内源磷的释放确有抑制作用,这与其创造的微氧化环境密切相关.底泥中不同形态磷数量分布也证实了这一点.投加CaO_2加快了有机磷的矿化速度,铁铝结合态磷和钙结合态磷也明显增加,使得内源磷持留能力增强.
- 徐垚李大鹏韩菲尔宋小君李鑫周婧黄勇
- 关键词:过氧化钙底泥磷形态
- 注射钙改性材料对易悬浮条件下底泥微环境的影响
- 2020年
- 在实验室内模拟底泥易悬浮的条件下,探究了底泥注射钙改性材料对底泥微环境及内源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钙改性材料有利于缓慢持续释放氧气,创造底泥微氧化环境,还原性物质Fe2+、NH+4-N浓度分别平均降低83.95%和74.96%,大幅增加底泥微生物活性.此外,上覆水及间隙水溶解性无机磷(DIP)浓度分别平均下降78.19%和65.63%,有效抑制了内源磷的释放.当受悬浮颗粒影响后,由于有机质的矿化等作用参与溶解氧的竞争,降低了钙改性材料的底泥修复能力.
- 宋小君李大鹏黄勇
- 关键词:溶解氧内源磷底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