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智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盆地
  • 6篇地质
  • 5篇凹陷
  • 5篇成藏
  • 4篇断层
  • 4篇南襄盆地
  • 3篇地质结构
  • 3篇泌阳凹陷
  • 3篇南阳凹陷
  • 3篇勘探
  • 2篇岩相
  • 2篇油气
  • 2篇展布
  • 2篇勘探启示
  • 2篇雷口坡组
  • 2篇基底
  • 2篇几何学
  • 2篇边界断层
  • 2篇成藏过程
  • 1篇地层

机构

  • 15篇中国石化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石化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5篇李智
  • 8篇李双建
  • 6篇何登发
  • 3篇黎腾
  • 3篇李岩
  • 2篇袁玉松
  • 2篇熊健
  • 2篇安艳君
  • 2篇张磊
  • 1篇杨云飞
  • 1篇王雪梅
  • 1篇刘光祥
  • 1篇郭文建
  • 1篇尹微
  • 1篇姜仁
  • 1篇林娟华
  • 1篇蔡勋育
  • 1篇何治亮
  • 1篇李慧莉
  • 1篇岳欣欣

传媒

  • 3篇地质科学
  • 3篇西北地质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复杂油气藏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边界断层三维几何学与运动学被引量:15
2018年
神开断层位于开平凹陷北部,是发育在南海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的大型伸展拆离边界断层.本文以高精度2/3D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首次对神开断层的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剖析.根据断距变化,结合走向、倾向、倾角特征,将神开断层分为西南、中、东北三段;空间上认为神开断层断面是由多个等倾角区组成的复杂曲面,重建其几何学形态模型,通过5个垂向轴面和3个横向轴面将神开断层断面分为20个区.以正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对神开断层运动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平衡剖面对比,认为断层西南段、东北段在始新世早期开始发育,中段在始新世中晚期发育并与西南段和东北段连锁形成一条断层;断层旋转程度自西南向东北变弱;断层西南段反转强度最大,中段次之,东北段无反转.神开断层西南段为"反犁式"形态;中段为"座椅式"形态,与大洋核杂岩伴生;东北段为"犁式"形态.断层下盘的波瓦状构造为古老的拆离断层面,与神开断层一起构成拆离断层系.
张志业何登发李智李智何敏
关键词:运动学珠江口盆地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气藏气源分析与成藏模式被引量:1
2024年
文中以地震、钻井、岩心、气体组分及同位素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川西地区不同构造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气藏特征,划分了天然气来源,明确了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根据天然气组分特征差异,可将川西地区雷口坡组气藏划分为烷烃体积分数略低、H2S和CO_(2)等非烃体积分数略高的山前隐伏构造带,以及烷烃体积分数略高、H2S和CO_(2)等非烃体积分数略低的山前坳陷带;根据天然气烷烃同位素特征差异,山前隐伏构造带可划分为δ13C2偏轻、同位素倒序分布的石羊镇、鸭子河构造和δ13C2偏重、同位素正序分布的金马构造;山前坳陷带可划分为δ13C2偏轻、碳同位素值正序分布的新场构造和δ13C2偏重、碳同位素值正序分布的永兴、马井构造。基于天然气运移条件和成藏模式分析认为:石羊镇、鸭子河构造天然气来源于龙潭组和雷口坡组烃源岩;金马、马井构造天然气来源于龙潭组、雷口坡组和马鞍塘组烃源岩;新场构造天然气来源于雷口坡组烃源岩,顶部部分层段由马一段石灰岩供烃;永兴构造天然气来源于马二段页岩。油气成藏模式和断层发育规模是控制川西地区不同构造雷口坡组气藏特征及天然气来源差异的主要因素。
李智李智李双建张磊张磊
关键词:同位素特征成藏模式雷口坡组
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地质结构与形成演化被引量:2
2021年
南阳凹陷属南襄盆地次级构造单元,是发育在秦岭-大别褶皱造山带之上的富油气断陷。研究其地质结构特征和形成演化过程,对凹陷油气勘探和认识秦岭-大别褶皱造山带晚白垩世以来隆升剥蚀作用的盆地构造-沉积响应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凹陷内2/3D地震、钻井、测录井资料,识别区域性不整合面,划分构造-地层层序,刻画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及凹陷平、剖面形态;运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南阳凹陷晚白垩世以来的形成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南阳凹陷发育胡岗组底部(T_(g))、玉皇顶组底部(T_(7))、核桃园组底部(T_(5))、上寺组底部(T_(1))4个区域性不整合面,将凹陷地层划分为基底构造层、胡岗组构造层、玉皇顶组-大仓房组构造层、核桃园组-廖庄组构造层、上寺组-平原组构造层共5套构造-地层层序。受新野断层、禹桐断层、师岗断层等基底断层控制,南阳凹陷表现出南北分带、东西分块、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凹陷经历了初始断陷期、持续断陷期、强烈断陷期、断-拗转换期和拗陷期共5期构造演化阶段。基底结构复杂、边界断层形态差异及分段差异沉降是凹陷地质结构的主要控制因素。
李智李智杨云飞杨云飞郭文建李岩黎腾
关键词:不整合面地质结构差异沉降南阳凹陷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与南阳凹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被引量:13
2020年
泌阳凹陷和南阳凹陷均属于南襄盆地次级构造单元,两者被唐河低凸起分隔,有效勘探面积相近,但凹陷资源量、已探明地质储量、石油天然气产量差异很大,油气分布具不均衡性。以两个凹陷的地震、钻井、测录井、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立足于已有的勘探地质认识,从大地构造、含油气盆地要素分析、石油地质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两凹陷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两凹陷在大地构造背景、构造演化阶段、凹陷平面形态、地层系统等方面具相似性。两凹陷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基底性质、边界断裂特征、沉降特征、地温特征、烃源岩特征、沉积体系、储集层物性、生储盖配置、圈闭特征、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模式10个方面。其中,基底性质和凹陷地质结构差异导致的油气成藏要素和成藏作用不同是油气分布不均衡性的决定因素。油气地质特征类比表明,南阳凹陷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只要借鉴泌阳凹陷的成功勘探经验,创新地质认识,配套勘探关键技术,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油藏类型的立体勘探,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李智李智何登发何登发李岩
关键词:成藏要素成藏作用泌阳凹陷南阳凹陷
川东南平桥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群多元复合成藏过程及其勘探启示被引量:1
2023年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普遍具有多源多期的特征,复杂成藏过程的准确剖析对油气的高效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确定川东南平桥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群油气成藏过程,针对多期次储层孔洞缝充填物,开展了阴极发光、元素和同位素、流体包裹体捕获古温压和沥青激光拉曼光谱等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多期矿物充填序列表现为第一世代白云石、第二世代方解石和晚期石英;沥青广泛分布于基质白云岩溶孔及第一世代白云石晶粒间,同时白云石发育沥青包裹体和气包裹体;第二世代方解石捕获了原生和次生甲烷包裹体。碳、氧、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分析表明成岩矿物流体来源以储层流体为主,方解石形成与有机流体参与相关。储层沥青和沥青包裹体的热成熟度Ro主要分布于2.90%~3.59%,结合与沥青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烃源岩生烃史,推断沥青来源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液态烃充注洗象池群后热裂解干气阶段伴生的焦沥青。方解石中原生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集中分布于55.8~81.7 MPa(捕获温度198~203℃),指示埋藏期液态烃热裂解干气阶段压力系数为1.06~1.56,具有中等超压特征;次生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分布于42.1~65.0 MPa(捕获温度为150°~155℃),指示抬升期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泄压供烃阶段压力系数为0.94~1.45,仍保持有中等超压特征。平桥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群存在埋藏期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液态烃充注和原位裂解气成藏与抬升期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泄压供烃成藏的多元复合成藏过程。多元复合成藏模式为寻找寒武系洗象池群风险勘探目标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高键李慧莉李慧莉何治亮蔡勋育李双建刘光祥林娟华李智
关键词:川东南
泌阳凹陷下二门地区生长断层控砂作用研究
2024年
泌阳凹陷下二门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油藏类型以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断裂特征与砂体展布的配置关系是该区油气勘探的主控因素。笔者综合3D地震、钻测井、岩心资料,以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Ⅳ油组1小层(Eh3Ⅳ1)为例,通过精细构造解析、断层活动性定量分析和砂体展布特征刻画,从构造活动-沉积响应的角度分析生长断层对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展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下二门地区主要发育一系列SW-NE转近E-W走向的北倾生长正断层,剖面形态呈阶梯状断层组合,各条断层沿走向活动性差异明显。研究区主要发育侯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平面上来自北部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在断层转换带或同一断层活动性较弱部位易通过,而在活动性较强部位受到限制或转向。垂向上,通过活动性较弱区域砂体垂向连续叠置、加厚发育,通过活动性较强区域砂体垂向间歇分散、减薄发育。该研究可为东部断陷盆地低序级生长断层发育区砂体展布规律认识和断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李智李双建李双建王雷王雷安艳君
关键词:泌阳凹陷核桃园组生长断层砂体展布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次
2024年
以地震、钻井、岩心和包裹体薄片等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和烃源岩生排烃过程,通过对川西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分析、均一温度及盐度测定、埋藏—热演化史模拟和气藏演化过程分析等,明确雷口坡组油气充注时间和期次,分析不同类型气藏的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川西探区雷口坡组包裹体成群/成带发育于孔洞矿物充填期后,丰度较低(GOI为1%±),均为灰色—深灰色含烃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在90℃~200℃,温度峰值在120℃~150℃;盐度分布在0~24%,具体可细分为0~4%、6%~18%和20%~24%共3个区间。川西探区雷口坡组天然气主成藏期有3期,分别为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晚期至晚侏罗世早期和新近纪—第四纪。油气成藏过程为晚三叠世,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烃源岩进入生油高峰,生成原油沿印支运动形成的断裂进入雷四段储层形成古油藏;早-中侏罗世,两套烃源岩进入生气高峰,叠加古油藏裂解生气形成气藏,斜坡区马鞍塘组烃源岩进入生油高峰,沿不整合面侧向运移至雷四段储层形成古油藏;新近纪以来,油气藏最终调整定型形成现今形态。
李智李智李双建王濡岳李双建李英强
关键词:岩相学特征成藏期次成藏过程雷口坡组
变克拉通化对盆地构造—沉积—油气成藏作用的响应:以阿富汗—塔吉克盆地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阿富汗—塔吉克盆地位于北特提斯构造域北缘,帕米尔突刺构造带的西侧,内部发育伴随盐构造的滑脱产生的断褶相间的独特构造地质现象,与塔里木盆地一样被称为“变克拉通化”。本文综合利用阿富汗—塔吉克盆地的地震地质资料、油气田资料,结合盆地地表及地下的构造—地层沉积类型和样式,分析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旨在为油气勘探的“盐相关构造”领域研究提供科学参考。研究表明,从地层结构格架来看,上侏罗统的膏盐岩作为区域性的滑脱面,控制了阿富汗—塔吉克盆地盐上、盐下两套构造层系的冲断变形,盐上构造层系属盐丘构造系统,平面上具有线形构造形态,而盐下构造层系大部分为断层滑脱褶皱的构造样式。阿富汗—塔吉克盆地在晚古生界基底之上存在3期构造运动:弧后伸展环境(中二叠世—三叠纪)、台地稳定沉积时期(侏罗纪—古近纪)、喜马拉雅造山期挤压阶段(渐新世末至今)。盆地因盐构造滑脱作用和岩层间滑移作用产生多套区域滑脱面,形成复背斜、复向斜、构造楔等多种构造样式,盆内挤压变形的最小缩短率约为13%。已发现的含油气区多位于复向斜带的隆起区,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始新统的页岩和泥质碳酸盐岩为烃源岩,白垩系碎屑岩、古近系碳酸盐岩为储集岩层,白垩系膏盐岩和始新统的区域性页岩为封盖层,发育盐下、盐上两套成藏组合,形成断背斜、地层岩性生物礁等圈闭,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潜力。
张艺琼计智锋尹微鲁兵姜仁何登发李智
关键词:构造样式油气地质
南襄盆地地质结构与形成演化被引量:3
2022年
南襄盆地是以古近系沉积为主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分析其地质结构和形成演化对盆地油气勘探和研究造山带之上盆地构造特征均有重要意义。笔者以重磁电、地震、钻井和测井资料为基础,系统分析南襄盆地的地层展布、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探讨各凹陷地质结构差异的控制因素,分析盆地成因。通过研究认为,南襄盆地是由深大断裂分割的数个隆起和半地堑型凹陷组成,平面具分带、分块构造格局;垂向上由不整合面划分为基底、上白垩统、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4套构造-地层层序。其构造演化可划分为晚白垩世断陷初期—白垩纪晚期差异反转期、古近纪强烈断陷-廖庄组沉积末期强烈隆升剥蚀、新近纪拗陷期3个伸展-聚敛构造旋回。泥岩滑脱作用和基底性质差异导致的控凹边界断裂沉降差异,是盆地各凹陷地质结构差异的主控因素。南襄盆地是在晚白垩世以来北西—南东向剪切拉张应力场下地幔隆起和地壳下沉均衡作用下形成的简单剪切型伸展拆离盆地。
李智张志业李双建李双建安艳君
关键词:南襄盆地地质结构基底性质断层特征
南阳凹陷边界断层三维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被引量:5
2020年
新野断层位于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南部的控凹边界断裂,研究其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对分析南阳凹陷的形成演化至关重要。以2/3D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为基础,以正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构造复原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新野断层的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对凹陷形成的控制作用。根据断层平面走向,结合倾角和断距变化,将新野断层分为西、中、东3段;空间上认为,新野断层是由多个等倾角面构成的复杂曲面,通过两个垂向轴面和4个横向轴面,将新野断层断面分为11个等倾角区。根据平衡地质剖面复原结果对比,认为新野断层西段、东段形成于晚白垩世,中段形成于始新世大仓房期并逐渐与西段、东段硬连接形成一条断层;断层及其上盘地层旋转程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强;断层反转强度自西向东亦逐渐变大。新野断层西段为“座椅式”正断层,中段由“转折式”正断层转“犁式”正断层,东段为“犁式”正断层。沿断层走向的差异沉降和断面形态差异是南阳凹陷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的重要控制因素。
李智李智何登发何登发罗曦
关键词:南阳凹陷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