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登发
- 作品数:433 被引量:6,498H指数:5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油气成藏模式被引量:20
- 2005年
-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属于典型的凹中凸构造单元,有优越的烃源条件,包括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三套主力生油层系;垂向上主要发育四套储盖组合。莫索湾凸起的构造沉积演化与地质结构决定了其油气聚集的主要特点,先后经历了早期成藏与调整和中晚期的成藏与再调整,具有“两期成藏、两期调整”特征。生油期、运移期、成藏期、调整期在时空上的有利配置,使本区成为多层系油气富集的有利地区。
- 况军何登发张年富石昕
- 关键词:油气成藏模式构造沉积演化烃源条件储盖组合成藏期多层系
- 青藏高原东南部及三江地区新生代构造隆升——来自裂变径迹热史反演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及三江地区8个样品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分析、热史反演,对这一地区构造运动及隆升作用进行定量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东南部新生代以来经历两次构造抬升期,在50 Ma和6~5 Ma,其特点是早期为缓慢隆升;晚期为快速抬升期,抬升速率为0.5 mm/a。位于三江地区扬子地块的楚雄盆地构造隆升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受盆地中部构造和古隆起影响,盆地东西部次级坳陷在120~60 Ma表现为相反垂向运动趋势,盆地表现为50 Ma左右有一次相一致抬升运动趋势。总结本区裂变径迹年龄及长度分布规律,表明北东向构造分界明显,可能是印度地块与冈底斯地块碰撞后在东南无约束边界条件下侧向扩展形成。
- 金维浚何登发雷振宇孔祥儒
- 关键词:裂变径迹隆升
-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深层压力预测被引量:6
- 2005年
- 莫索湾凸起井下侏罗系下部普遍表现为超压特征,但井底以下地层压力特征不清楚。莫深1井是莫索湾凸起上以深层石炭—三叠系大型背斜圈闭为勘探目标的一口重点科学探索井,钻前开展压力预测,对莫深1井钻井工程的合理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地震层速度法预测地层压力在正常压力段比较准确,但在超压段,地震层速度与真实地层速度之间的系统误差较大,预测压力明显小于实测压力值。VSP测井速度较地震层速度对超压段更为敏感,利用VSP速度对地震速度进行校正,可以大大降低这种系统误差。采用校正后的地震层速度进行地层压力预测,其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
- 周路王绪龙何登发陈志稳张亚斌杨志力郑金云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地震层速度地层压力预测背斜圈闭地层速度测井速度
- 四川盆地及邻区中-晚侏罗世原型盆地特征及演化
- 李英强何登发梅庆华李皎
- 关键词:原型盆地四川盆地
- 准噶尔盆地古隆起形成演化、控油作用与莫深1井井位地质论证
- 何登发况军周路唐勇樊春刘得光常秋生浦世照吴晓智齐雪峰杜社宽牛志杰石新璞刘振宇
- 《准噶尔盆地古隆起形成演化、控油作用与莫深1井井位地质论证》是由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立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和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承担的研究项目,由《准噶尔盆地古隆起分布、演化及对油气...
- 关键词:
- 关键词:古隆起准噶尔盆地
- 复杂构造建模的理论与技术架构被引量:24
- 2011年
- 复杂构造建模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模型内部的约束机制,其中以反映褶皱形态、断层形态和断层位移之间定量关系的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最为成熟,其分析方法对于上地壳、低温和非变质条件下的脆性构造变形的建模具有最普遍和最有效的约束。规范的技术流程不仅有助于降低构造建模的多解性,也是合理认识构造和解释构造的有效手段。构造模型可以在剖面、二维和三维空间建立,剖面建模主要用于确定构造解释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二维面模型和三维体模型则能更直观的描述构造,尤其在体模型内填充地层的力学参数后建立的介质模型,已非常接近真实的地质体。通过面模型和介质模型的恢复计算,可获得二维和三维空间的恢复应变场,既提供了构造变形机理研究所必须的参数,也可用于油气储集体构造裂缝发育方位、发育密度和发育强度的预测。
- 管树巍何登发
- 关键词:三维建模
-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构造特征
- <正>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是剖析中西部地区盆-山耦合关系、盆地成因与造山带演化的关键地段;又是中国油气工业的摇蓝,并将在“西气东输”工程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起重要任用.本文主要对控制盆地形成、制约油气形成与分布的前陆冲断带...
- 何登发雷振宇周路贾进斗
- 文献传递
- 多旋回叠合盆地构造控油原理被引量:77
- 2005年
- 以塔里木盆地为例,揭示了多旋回叠合盆地的构造控油特点.塔里木盆地是在前震旦纪陆壳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经历了震旦纪-中泥盆世、晚泥盆世-三叠纪和侏罗纪-第四纪这3个伸展聚敛旋回的演化。塔里木盆地的构造控油作用具有6个基本特点:①三大伸展期的原型盆地发育了三套优质烃源岩;②三次关键构造变革期孕育了三个有效成藏时期;③原型盆地的叠合界面导致了新的成藏组合类型;④多旋回盆地叠合产生了多种成藏模式;⑤新构造运动导致油气晚期成藏具有普遍性;⑥油气分布受控于叠加地质结构,具有有序性与层次性,油气分布的有序性受控于盆地结构的层次性。
- 何登发贾承造周新源石昕王招明皮学军张朝军
- 关键词:叠合盆地地质结构油气成藏油气分布塔里木盆地
- 中国录井在国际录井市场的竞争力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的石油技术服务企业也纷纷走向国际市场,但由于录井行业技术门槛低、投入少、风险低,小公司进入比较容易,因而竞争比较激烈。为此,分析了国际录井市场上中国录井在设备、技术、QHSE管理、作业人员管理、物资材料保障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及面临的困难。指出国际录井低端市场进入容易但不能确保赢利,中端市场竞争激烈,高端市场垄断严重。提出了中国录井在国际市场运作应重点加强的3个方面:借鉴在苏丹、叙利亚、阿塞拜疆等国员工当地化的成功经验,积极培养当地员工,降低人力成本和作业风险;在国际市场大力推广使用国内已成熟使用的核磁录井、定量荧光录井、地质导向等中国特色录井技术,增强中国录井的国际竞争力;做好设备、技术、人员等储备,为进入高端录井市场创造条件。
- 郑应钊何登发万德辉钟建文院国胜
- 四川盆地北部地区三叠系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四川盆地北部地区以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四段—五段的大套膏岩层为分割层,将其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上构造层断裂以膏岩层作为主滑脱层,上、下构造层断裂均终止于膏岩层。区内东部构造运动最为强烈,断裂非常发育。中部地区上构造层断裂相对发育,下构造层不发育。西部受构造运动影响最小,断裂不发育。断裂样式主要表现为"Y"或反"Y"字型组合、"树枝状"、平行及对冲断裂等。三叠系主要在平昌—达州—宣汉一带发育北东—南西向断裂,通江以东地区以北西—南东走向为主,中部平昌—龙岗一带受力复杂,断裂走向较不规律,元坝地区发育有南北走向断裂,往西断裂逐渐不发育。全区可划分为7大构造带,其中米仓山前缘褶皱构造带包含了西部九龙山背斜和东部通南巴构造;川北凹陷构造带仅在上构造层有少量断裂发育;川北平缓构造带上构造层发育大量中小型断裂;大巴山前陆盆地构造带属于断褶发育的凹陷带;川东高陡构造带构造变形强烈,上构造层多发育披覆背斜及较陡断背斜,下构造层发育断背斜并伴有断堑、断垒特征。该地区下构造层断裂发育开始于印支早期构造运动,印支中后期断裂活动进一步加强;上构造层断裂发育始于印支中后期构造运动,盆地北部整体开始抬升使雷口坡组顶部遭受剥蚀;燕山期上、下构造层断裂进一步发育,山前褶皱构造带挤压变形强烈,构造格局基本定型,喜马拉雅山期运动对研究区构造具有叠加改造作用。
- 周路李飞何登发胡燕吴勇陆鹏
- 关键词:四川盆地三叠系地震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