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成果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市巴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影响因素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血压
  • 2篇高血压
  • 2篇高危
  • 2篇高危人群
  • 1篇血脂
  • 1篇血脂水平
  • 1篇血脂水平分析
  • 1篇血脂异常
  • 1篇医生
  • 1篇死亡率
  • 1篇死因
  • 1篇死因顺位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平分

机构

  • 7篇重庆市巴南区...

作者

  • 7篇陶小红
  • 7篇刘成果
  • 6篇余兰英
  • 3篇方旭东
  • 3篇朱小玲
  • 1篇谭丽丽
  • 1篇闫菊

传媒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重庆市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市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巴南区11 716名城市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及健康状况等,并对调查对象...
朱小玲余兰英陶小红刘成果
关键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影响因素
巴南区农村地区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干预模式下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巴南区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干预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按照城乡地域分布,在巴南区抽取4个镇街为农村地区项目点,在4个项目点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共选取2020年1月-12月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35岁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n=939)和对照组(n=987)。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干预组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干预模式下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血压水平、血压控制率、规范管理率、治疗率。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压控制率、规范管理率、治疗率分别为70.82%、88.82%、87.33%,高于对照组的59.07%、79.23%、7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管理模式在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良好,可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规范管理率和治疗率。
余兰英陶小红刘成果
关键词:高血压管理效果
重庆市巴南区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巴南区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巴南区城乡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调查18岁及以上居民600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00%,标化患病率为8.85%。其中,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0.00%和8.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女性高于男性(χ2=3.99,P<0.05);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均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腰围、高血压、血脂异常影响,而饮酒和体质指数与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腰围和血脂异常为糖尿病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为保护因素。结论巴南区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尤其对高年龄、肥胖、血脂异常等高危人群采取主动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余兰英方旭东陶小红刘成果王星引谭丽丽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率
2011-2015年重庆市巴南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分析
2016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巴南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死因数据进行分类,采用Death Reg 2005和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标化死亡率采用2010年全国普查人口年龄结构进行标化。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11-2015年巴南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7 903例,死亡率为171.05/10万,居全死因第2位。恶性肿瘤死亡主要集中在45岁上人群(93.57%),男性高于女性(χ2=1 130.21,P〈0.05);各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构成不同:0~14岁主要为白血病(83.33%),15~39岁为肝癌(32.48%)、肺癌(26.75%)和白血病(15.29%),40~64岁为肺癌(42.49%)和肝癌(30.23%),65~岁为肺癌(51.87%)。5年来肺癌和肝癌一直居恶性肿瘤死因前2位。结论针对不同人群有重点地开展肿瘤三级预防措施,以减少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余兰英陶小红方旭东刘成果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死因顺位
重庆市巴南区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重庆市巴南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现状,为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辖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计调查3 900人,高血压患病615例(15.77%);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意义的变量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高血压家族史、饮酒、腰围、BMI值、体育锻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婚姻状况、饮酒、体育锻炼、肥胖均是巴南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270、0.864、1.071、1.181、1.052、0.914、1.844)。结论巴南区18岁以上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其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高血压家族史、饮酒、肥胖,文化程度、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控制高血压的流行和危害。
陶小红方旭东刘成果
关键词:高血压影响因素成年人
2017年重庆市巴南区35~75岁城市居民血脂水平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重庆市巴南区35~75岁城市居民血脂异常的流行特征。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2017年抽取重庆市巴南区4个城区街道年龄在35~75岁之间的居民11716名,开展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被调查对象空腹静脉血6 ml,检测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析血脂异常患病率与性别、年龄关系。率的比较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11716名调查对象,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40.57%,其中男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37.57%和42.42%,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4,P<0.001);血脂TC、TG、HDL-C和LDL-C异常患病率分别为9.06%、19.87%、10.55%和3.18%;血脂异常总患病率呈先升后降低趋势,在60~64岁年龄组达最高值(47.13%)。结论重庆市巴南区35~75岁城市居民血脂异常水平较高,中老年女性是血脂异常的重点人群,应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加强重点人群血脂异常防控,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闫菊余兰英朱小玲陶小红刘成果
关键词:血脂异常
重庆市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巴南区11 716名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及健康状况等,并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肺功能测量及血糖、血脂和尿液检测。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高危人群检出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为19.84%,其中男女性检出率分别为25.15%和16.56%,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人群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36.15,P<0.01),其中70~7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28.67%)。中心性肥胖(OR=1.11)、饮酒(OR=1.28)、糖尿病(OR=1.22)、血脂异常(OR=1.89)、高血压(OR=4.40)、冠心病病史(OR=22.88)、卒中病史(OR=23.64)是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影响因素。结论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心血管病的预防要做到关口前移,以高危人群为重点,尤其是中老年男性、饮酒、超重肥胖、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疾病史者,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方式,以降低危险因素水平,减少发病和死亡。
朱小玲余兰英陶小红刘成果
关键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