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旭东
- 作品数:20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市巴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庆市巴南区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庆市巴南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现状,为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辖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计调查3 900人,高血压患病615例(15.77%);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意义的变量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高血压家族史、饮酒、腰围、BMI值、体育锻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婚姻状况、饮酒、体育锻炼、肥胖均是巴南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270、0.864、1.071、1.181、1.052、0.914、1.844)。结论巴南区18岁以上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其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高血压家族史、饮酒、肥胖,文化程度、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控制高血压的流行和危害。
- 陶小红方旭东刘成果
- 关键词:高血压影响因素成年人
- 味精中漂白剂监测被引量:1
- 2005年
- 马君方旭东梁利
- 关键词:漂白剂味精
- 重庆市巴南区“三位一体”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探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索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为枢纽,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NGO)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为建立有效、可持续的艾滋病防治机制及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描述巴南区从2009年探索构建三位一体模式的过程,分析比较模式运行前后干预和随访管理指标、医疗机构检测点和防治队伍的变化。结果从2009-2012年,暗娼(FSW)、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和吸毒人群(DU)的月均干预数,CD4淋巴细胞检测率和随访率均有了很大幅度上升;医疗机构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点从2个增加到25个,基层艾滋病防治队伍扩大。结论三位一体模式的建立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 朱小玲欧阳琳周颖方旭东
- 关键词:艾滋病
- 2008-2009年重庆巴南区麻疹和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检测分析
- 2011年
- 目的了解巴南区网络直报疑似麻疹和风疹病例的实验室分类情况,为消除麻疹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巴南区2008-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疑似麻疹和风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疑似麻疹和风疹病例急性期血清IgM抗体,并采用Excel2003软件对实验室诊断的麻疹和风疹病例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407份疑似风疹、麻疹病例血清标本中,麻疹IgM阳性标本25份,阳性率6.14%,风疹IgM阳性标本150份,阳性率36.86%,麻疹IgM和风疹IgM双阳性标本1份,阳性率0.24%。结论 2008-2009年巴南区麻疹抗体阳性率较风疹阳性率低,应继续开展麻疹强化免疫等有效防控措施。
- 方旭东朱小玲马娟杨克伦顾正高杜远革余兰英
- 关键词:麻疹风疹IGM抗体
- 2007-2013年重庆市巴南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巴南区2007-2013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动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巴南区2007-2013年网络报告的各类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3年巴南区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5种31150例,年均发病率494.44/10万,2012年发病率最高,2009年发病率最低,其中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梅毒占乙类传染病的78.79%,丙类传染病中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80.08%,男女性别比1∶0.68,0~岁组占发病数38.63%、有逐年上升趋势,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占62.13%。结论 2007-2013年巴南区总的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趋势不明显,发病以病毒性感染病和低年龄为主,应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管理,同时要加大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乙肝-梅毒为主的血源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 罗万云方旭东孙锐
-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疫情
- 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一例报告被引量:2
- 2007年
- 2006年11月6日,某儿童在重庆市巴南区某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我们对该事件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 卢麟万清忠方旭东
- 关键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门诊接种血管神经性水肿预防接种
- 味精中漂白剂监测结果分析
- 味精有其特有的“鲜味”而被人们所使用。目前我国采用发酵法生产味精,首先将粮食制成淀粉,然后将淀粉进行糖化,加入菌种进行发酵产生谷氨酸,再经过育晶、分离、脱色、干燥等工序便制成了白色的味精。随着科学技术的的不断进步,味精生...
- 马君方旭东梁利
- 文献传递
- 巴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吸烟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巴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吸烟状况,为政府和卫生部门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15年8月-2015年10月对重庆市巴南区240例15-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调查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2.1%,基本知识和理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水平分别为16.7%、20.8%、12.9%,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如下:科学健康观为41.3%,传染病预防为28.8%,慢性病预防为7.5%,安全与急救为47.1%,基本医疗为17.1%,健康信息为9.2%;居民吸烟率为29.6%(71/24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3.307)和吸烟状况(OR=1.969)是影响该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巴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吸烟率较高,应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健康问题进行综合干预,以提高居民基本健康知识与技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形成。
- 周昊汪洋陈鹏方旭东
- 关键词:吸烟状况影响因素
- 2011-2013年重庆市巴南区居民死因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掌握巴南区居民疾病谱和死因谱特点,为制定疾病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ICD-10进行死因归类,用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减寿顺位进行分析。结果居民前4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减寿顺位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慢性病对巴南区居民的健康造成主要威胁,普及居民健康知识,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以及安全教育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 方旭东陶小红
- 关键词:死因死因顺位
- 巴南区水发食品甲醛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调查水发食品中甲醛含量情况,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执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食品不同种类和来源随机采集样品,蒸馏后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巴南区水发食品中甲醛合格率为65.4%,靠近主城区的城镇合格率高于其他小城镇,相差最高达33%。水发植物类合格率最高,为96.6%,动物性非水发制品合格率高于动物性水发制品25%~70%,其中发鱿鱼的合格率最低,为20.4%。小餐馆合格率低于大餐馆和集市20%。结论本地区水发食品中甲醛较严重,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
- 雷勇马君王其伟陈晓玲石平方旭东
- 关键词:水发食品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