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卓勋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定常
  • 2篇压气机
  • 2篇压气机转子
  • 2篇数值模拟
  • 2篇轴流
  • 2篇轴流压气机
  • 2篇轴流压气机转...
  • 2篇非定常
  • 2篇值模拟
  • 1篇多通道
  • 1篇叶尖
  • 1篇音速
  • 1篇诱因
  • 1篇诱因分析
  • 1篇声压
  • 1篇双级风扇
  • 1篇喷气
  • 1篇气机
  • 1篇流动失稳
  • 1篇跨声速

机构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楚武利
  • 4篇吴艳辉
  • 4篇张卓勋
  • 3篇张皓光
  • 2篇李清鹏
  • 1篇田江涛

传媒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轴流压气机转子近失速工况点叶尖区流动非定常性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为了揭示某轴流压气机转子近失速工况点叶尖区域流场的非定常变化及其形成机理,采用定常和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了全三维的数值模拟。通过和已有的试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预测的总性能及基元性能与试验结果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近失速工况点的非定常模拟结果表明,压气机的总性能及叶片承受的扭矩出现了周期性的波动,其波动周期约为转子通过频率的2.5倍。进一步详细分析叶尖区流场的瞬态流动结构发现,间隙泄漏涡在近失速工况下出现了泡式破碎,破碎的泄漏涡、主流以及来自相邻叶片的间隙泄漏流相互作用形成了另外一个特征明显的旋涡(命名为叶尖二次涡)。该旋涡的形成、发展和运动是压气机的总性能出现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
吴艳辉李清鹏张卓勋楚武利张皓光
关键词:轴流压气机
激波/泄漏涡相互干扰对跨声压气机流动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对单级跨声压气机Stage 35进行了单通道全三维定常数值模拟,开展了网格密度对计算结果影响的研究,从而确定了一套最佳网格配置,该套网格配置预测的总性能和基元性能与试验结果符合得最好.以此为基础对Stage 35的内部流场进行分析,发现其流动失稳最有可能是由动叶近叶顶靠近压力面侧的低能堵塞团引发的.随着流量的减小,间隙泄漏涡的强度和旋拧度随着叶片载荷的增加而增加,激波与泄漏涡相互干扰使得近失速条件下间隙泄漏涡破碎,涡破碎极有可能是动叶近叶顶靠近压力面侧低能流体产生的主要原因.
张卓勋吴艳辉楚武利张皓光
关键词:跨声速数值模拟激波
跨音轴流压气机转子叶尖喷气扩稳机理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对跨音压气机Rotor35进行了多通道全三维定常/非定常叶顶喷气数值模拟。数值计算所获得实壁机匣总性能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计算表明使用3.6%转子堵塞流量的叶顶喷气量可以获得21.4%的扩稳效果。定常计算结果显示叶顶喷气重点影响0.9叶展以上区域,使得该区域进气攻角和扩散因子减小,从而降低叶顶载荷,减小了由激波和泄漏涡相互作用形成的通道堵塞。非定常计算结果显示,叶尖喷气的扩稳效果来自两方面:一是对某一叶片叶顶的卸载作用;二是对激波/泄漏涡干扰形成的低能区重新注入轴向动量。后者对通道流通的改善作用大于前者。非常高的喷射频率使得叶顶喷气能够抑制每个通道中低速区的进一步增长,从而实现了对压气机的扩稳。
吴艳辉田江涛李清鹏张卓勋楚武利
关键词:跨音速非定常多通道
某双级风扇亚音工况下流动失稳诱因分析
2010年
以一带减振阻尼台的双级风扇为研究对象,对其亚音工况下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更为真实的全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计算和试验的总性能和基元性能可以看出,计算结果很好地再现了试验给出的流动信息。以此为基础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第1级动叶叶顶吸力面附面层分离形成的低能气团及其造成的流动堵塞是该双级风扇亚音工况下流动失稳的诱发因素。
吴艳辉张卓勋楚武利张皓光
关键词:双级风扇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