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苗琪

作品数:13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玉米
  • 4篇氮肥
  • 4篇盐渍土
  • 4篇养分
  • 4篇土壤
  • 3篇氮肥利用
  • 3篇氮肥种类
  • 3篇盐渍
  • 3篇玉米产量
  • 3篇施肥
  • 3篇洱海
  • 3篇洱海流域
  • 3篇肥种
  • 2篇氮肥利用率
  • 2篇氮素
  • 2篇盐碱
  • 2篇小白菜
  • 2篇利用率
  • 2篇烤烟
  • 2篇黄河三角洲

机构

  • 11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安徽科技学院
  • 3篇山东省农业科...
  • 3篇云南省烟草农...
  • 3篇云南省烟草公...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安徽省工程技...

作者

  • 13篇苗琪
  • 8篇崔振岭
  • 3篇李军营
  • 3篇周毅
  • 3篇孙军伟
  • 3篇张济世
  • 2篇董彩霞
  • 2篇段立珍
  • 2篇薛艳芳
  • 2篇丁园园
  • 2篇江杰
  • 2篇范志勇
  • 1篇王德勋
  • 1篇程昕昕
  • 1篇黄成东
  • 1篇刘正
  • 1篇赵建荣
  • 1篇曹冰
  • 1篇刘畅
  • 1篇苏家恩

传媒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北方园艺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洱海流域植烟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及肥力评价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通过研究洱海流域植烟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实现对该区域植烟土壤肥力分级评价及其空间可视化的目标,进而为洱海流域烟田养分分区管理、平衡施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1—2013年、2018年和2020年洱海流域植烟区964个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技术探究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和区域分布格局,并采用Fuzzy综合评价法对植烟区土壤肥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2011—2020年洱海流域植烟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均值为7.3、59.6 g·kg^(-1)、3.5 g·kg^(-1)、54.4 mg·kg^(-1)、192.0mg·kg^(-1),均表现为中等变异。植烟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丰富,丰缺等级处于中上等级及以上的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85.2%、93.8%、94.5%及78.8%,存在明显的区域变异性。植烟土壤肥力处于Ⅰ—Ⅴ级的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8.4%、25.0%、40.3%、23.3%、3.0%。洱海流域植烟土壤整体偏碱性,pH值呈现出洱海北部高于南部的现状;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于洱海北部和西部;有效磷含量高值区以斑块状分布在洱海北部、东部和西部;速效钾含量高值区呈片状分布在洱海北部和东部。【结论】洱海流域植烟土壤整体肥力较高,Ⅲ级及以上高肥力区主要分布在洱海北部和东部。同时,洱海北部和西部植烟土壤氮磷元素含量丰富,区域内存在农业面源污染风险。
郭迎新陈永亮苗琪范志勇孙军伟崔振岭李军营
关键词:烟田土壤养分土壤肥力评价洱海流域
不同施肥措施对盐渍土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田间试验分别于轻、中度盐渍土条件下开展,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农民习惯施肥(T1,尿素分次施用,N 25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一次性基施(T2,18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微生物肥(T3,18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有机肥(T4,轻、中度盐碱土的施氮量分别为162 kg/hm^(2)和144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秸秆腐熟剂(T5,180 kg/hm^(2))、有机无机复合肥一次性基施(T6,162 kg/hm^(2)),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盐渍土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盐渍土条件下,与T1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氮肥偏生产力(PFPN)、不同土层钠吸附比(SAR)和电导率(EC值)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提高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在中度盐渍土条件下,不同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其中T4和T5处理产量表现最好;与T1相比,T4处理的PFPN显著提高16.6 kg/kg;不同施肥措施有降低0~20 cm土层SAR和EC值的趋势,其中T4处理表现最好。此外,T4处理可以显著增加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综合认为,在中度盐渍土条件下,包膜增效尿素减量配施有机肥对玉米产量提高和缓解土壤盐渍化有重要促进作用。
颜为曹冰王慧敏蒋丽萍张济世苗琪夏海勇崔振岭薛艳芳
关键词:玉米施肥措施
不同施肥处理对洱海流域烤烟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2023年
为筛选出适用于洱海流域烟田高效低损的施肥方案,以洱海流域2个烤烟主推品种(K326和红花大金元)为研究对象,在洱海西部和北部同时设置4种施肥处理:不施氮肥处理(N0)、农户传统处理(FP)、稳定性氮肥处理(NOPT-1)和缓释氮肥处理(NOPT-2)。根据烤烟经济性状和表层土壤无机氮含量等指标,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洱海流域烤烟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烤烟K326,NOPT-1处理较FP处理提高了产量、产值和各农艺性状,施氮效益提高了6 826元/hm~2,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78.1%,同时表观氮素损失量降低23.9%;NOPT-2处理施氮效益较FP处理提高了4 292元/hm~2,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64.8%,表观氮素损失量降低19.2%。对于烤烟红花大金元,NOPT-1处理在产量、产值和农艺性状方面与烤烟K326表现一致,施氮效益提高了10 900元/hm~2,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32.9%,表观氮素损失量降低58.0%;NOPT-2处理产量和产值低于FP处理,但提高了3 584元/hm~2的施氮效益,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24.6%,同时表观氮素损失量降低65.5%。综上所述,稳定性氮肥和缓释氮肥处理均可以提高施氮效益,并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减少氮素损失。其中,稳定性氮肥处理综合表现较好,有效兼顾了烤烟生长和环境效益。
王琛苗琪郭迎新王红叶李军营王德勋苏家恩李江美张玉飞孙军伟崔振岭
关键词:洱海流域烤烟氮肥利用优化施肥
提高滨海盐渍地区春玉米产量及改善土壤盐碱特性的综合管理措施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土壤改良、作物调控和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措施对玉米生长和土壤盐碱特性的影响,为滨海盐渍地区玉米生产和土壤改善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田间试验于2016年开始在山东省垦利区进行,土壤改良剂为脱硫石膏30 t/hm^(2)加牛粪15 t/hm^(2),共设4个处理,其中两个处理为农户习惯使用土壤改良剂处理(ISM)和不使用土壤改良剂处理(FP),作物品种为‘郑单958’,播种密度为7.5×10^(4)株/hm^(2),N、P_(2)O_(5)、K_(2)O用量分别为280、90、60 kg/hm^(2);另外两个处理为综合作物管理使用土壤改良剂处理(ISCM)和不使用土壤改良剂处理(ICM),作物品种为‘登海618’,播种密度为9.0×10^(4)株/hm^(2),N、P_(2)O_(5)、K_(2)O用量分别为200、135、60 kg/hm^(2)。于2020年春玉米收获后取0—60 cm土层土壤样品,每20 cm为一层,分析了钠离子、交换性钠百分率(ESP)、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调查了该年度春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相较于FP处理,ISM处理0—20 cm土层土壤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和ESP值分别显著降低17.1%和28.4%,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分别增加了7.2%和10.7%,玉米产量增加了8.0%;ICM处理成熟期玉米生物量累积提高了19.7%,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61.7%,籽粒氮含量提高了6.2%,产量提高了15.5%;ISCM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和ESP值31.4%和41.1%,分别显著增加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15.8%和17.4%,地上部吸氮量提高了29.5%,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66.2%,并获得了最高产量(11.24 t/hm^(2)),较FP处理产量提高18.8%。【结论】在滨海盐渍地区,通过施用土壤改良剂、适当提高作物密度、调整氮磷钾肥比例和玉米品种,可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碳和全氮储量,降低土壤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及碱化度,进而促进玉米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实现滨海盐渍地区土壤质量与玉米产量的协同提升。
王韵弘张济世王红叶刘秀萍崔振岭苗琪
关键词:滨海盐渍土土壤改良剂春玉米土壤特性
不同改良物料及其配施组合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被引量:24
2017年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在盆栽条件下,探究脱硫石膏、蚯蚓粪、硫磺、糠醛渣、沸石对土壤改良的效果,并据此设计改良剂配施组合,研究不同改良剂配施组合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性状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在0—20cm土层中,脱硫石膏、硫磺、糠醛渣、蚯蚓粪、沸石处理的土壤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轻度盐碱条件下降低了0.05~0.19个单位;中度盐碱条件下降低了0.20~0.33个单位。脱硫石膏可显著降低0—20cm土层水溶性Na^+含量。根据不同改良剂的改良特点,设计了T1(脱硫石膏+硫磺+蚯蚓粪)和T2(蚯蚓粪+沸石+脱硫石膏+糠醛渣)两种具有综合改良效果的改良剂配施组合,均能显著增加玉米植株生物量,在轻度盐碱条件下,较空白处理分别增加了77.75%和129.22%;中度盐碱条件下,分别增加了148.13%和170.31%。并且各配施处理(T1和T2)均能降低0—20cm表层土壤的pH。在滨海盐渍土中施用综合改良剂能促进作物生长和改善土壤性状,可以作为未来滨海盐渍土快速改良的重要措施之一。
卢星辰张济世苗琪蒋曦龙徐黎明刘志鑫季增诚崔振岭
关键词:盐渍土干物质积累土壤PH
钾高效利用小白菜品种筛选
2013年
[目的]为小白菜钾高效利用的相关研究筛选差异性种质资源.[方法]采用盆栽土培方法对42份小白菜栽培品种(系)的生物量、钾含量、钾累积量和钾利用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小白菜栽培种根系含钾量和钾累积量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地上部.但在植株总干物质积累中,根系所占的百分比仅为1.18%~9.50%,故而不同小白菜栽培种的钾吸收的变异主要来自其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和含钾量的变异.[结论]42份小白菜栽培种可分为4类,其中高生物量、高钾含量、高钾累积和高钾利用型4份,低生物量、低钾含量、低钾累积和低钾利用型22份,高生物量、低钾含量、高钾累积和高钾利用型9份,以及低生物量、高钾含量、低钾累积和低钾利用型7份.
苗琪丁园园王硕徐相思赵建荣周毅董彩霞
关键词:小白菜品种资源
优化氮肥管理提高滨海盐渍土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基于根层氮素实时调控技术的氮肥综合管理措施对滨海盐渍土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提高滨海盐渍土区域春玉米生产效益,降低氮肥带来的环境风险。【方法】田间定位试验于2020—2022年在山东省东营市进行,以‘郑单958’为供试春玉米品种。采用双因素设计,主处理设置5个供氮水平,分别为不施氮对照(CK)、基于根层氮素实时调控技术的优化施氮(Opt)、优化施氮下调(Opt70%)、优化施氮上调(Opt130%)、农民习惯施氮(FNP);副处理为3种氮肥,分别为硫酸铵(AS)、硝酸铵钙(CAN)、尿素(Urea)。于春玉米六叶期(V6)、抽雄期(VT)、成熟期(R6)测定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时测定籽粒产量、籽粒和秸秆含氮量。播种前和收获后,取0—90 cm土层土壤样品,分析无机氮含量。计算春玉米种植体系中氮素表观平衡、氮肥农学利用率(AEN)、氮肥偏生产力(PFPN)和施氮经济效益。【结果】Opt处理下2020、2021和2022年3种氮肥处理的平均产量较Opt70%处理下分别显著增加8.5%、4.1%和12.7%,2020年显著高于Opt130%,2021和2022年与Opt130%持平,2020、2021和2022年PFPN分别较Opt130%显著增加了33.3%~50.9%、2.6%~21.4%、15.1%~23.2%(P<0.05)。与FNP处理相比,Opt处理氮肥总施用量降低了30.7%~46.4%,作物吸氮量、生物量和产量无显著差异,而2020、2021和2022年PFPN分别显著增加了90.6%~115.0%、38.9%~49.8%和52.4%~60.7%,总收益增加了22.8%。Opt氮肥用量下,2020和2021年3种氮肥处理的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2022年CAN处理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Urea处理,与AS处理无显著差异;CAN处理的PFPN较Urea和AS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14.3%~17.2%和9.8%~14.6%(P<0.05),AEN较AS处理显著增加8.9%~18.9%(P<0.05);CAN处理的表观氮损失较AS和Urea处理分别降低10.3%和11.0%,但其3年平均产量收益低于AS处理18.5%。【结论】基于根层氮素实时调控技术,在玉米需氮量大的六叶�
吴帅兵苗琪王红叶王韵弘李俊超宋华峰刘玉明王卫东崔振岭
关键词:滨海盐渍土氮肥种类氮肥利用率
施肥管理对洱海流域烤烟产质量及氮磷养分径流损失的影响
2023年
优化施肥管理措施,实现洱海流域植烟区农田氮磷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有利于协同提升烤烟的经济、品质和环境效益。通过在不同类型烟田(洱海西部银桥镇和洱海北部三营镇)设置径流收集装置,明确了洱海流域烤烟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在不同处理(不施肥-CK、有机肥-FP、复合肥-CF和有机无机肥配施-OAI)下烟叶品质、产值、肥料利用率、氮磷养分径流损失量以及土壤无机氮动态等指标,明确协同实现高产出与低径流损失的施肥种类及用量。结果表明:洱海流域烟田径流量与降水量间均有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无机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可溶性磷。与FP处理相比,OAI处理在银桥分别减少总氮、总磷径流流失量42.61%、4.81%,在三营减少总氮、总磷流失量30.17%、25.00%。并且OAI处理在各项经济性状和内在品质指标上均表现较优,在洱海西部银桥烤烟的产量、产值获得最大值,分别高于FP处理3.61%、12.85%;在洱海北部三营,产量、产值分别高于FP处理4.30%、14.87%。同时,银桥和三营OAI处理成熟期表层土壤(0~20 cm)无机氮残留分别低于FP处理50.39%和15.75%,有效降低养分资源浪费。本试验结果为实现洱海流域植烟区面源污染防治和农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
郭迎新王琛王红叶苗琪李军营孙军伟户艳霞何海萍崔振岭范志勇
关键词:洱海流域烤烟施肥径流
田间管理措施对滨海盐渍地区中低产田生产力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提高滨海盐渍化农田农业生产力的集约化种植方案,从2015年开始在山东省垦利区开展田间定位试验,综合考虑施肥量、施肥时期、种植密度、土壤改良剂等措施,试验设置农户习惯(farmer’s practice,FP)、土壤改良(improved soil management,ISM)、作物调控(improved crops management,ICM)和土壤作物综合调控(integrated soil crop management,ISCM)4个处理,追踪小麦关键生育期的群体动态变化,分析小麦、玉米收获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植株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调查小麦、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比较作物生产净收益、收获期0—20 cm土层的土壤脱钠率和钠吸附比。结果表明,相较于FP处理,ISM显著增加了小麦和玉米收获期穗数,最终产量分别提高25.2%和10.0%,净收入提高7.8%。此外,ISM处理土壤脱钠率达78.6%;ICM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和玉米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相较FP处理产量分别提高17.8%和10.7%,净收入增加19.3%;ISCM处理获得试验条件下小麦、玉米最大产量,分别为11.96和10.83 t·hm^(-2),净收入比FP处理提升20.8%,土壤脱钠率达82.9%。ISM处理能显著降低滨海盐渍土的钠离子含量,提高小麦玉米养分吸收能力并增加产量;ICM处理虽然增产效果低于ISM处理,但较低的投入成本能够获得更高的净效益。综合来看,ISCM处理能够协同实现土壤质量提升、作物增产和经济效益增加,是该研究条件下最优管理实践方案。研究结果可为区域中低产田产能提升提供技术理论支撑和示范样板。
王韵弘苗琪李俊超王红叶张济世崔振岭
关键词:盐渍化土壤小麦玉米
北独乐河村桃园养分管理现状及分析
2021年
为了解北京市平谷区北独乐河村桃园养分管理现状,采用随机确定调查样点的方式调研农户桃园养分管理现状,并结合桃树养分吸收特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合理管理桃园养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养分投入量上,氮磷钾平均投入量为N 1 004.9 kg·hm^(-2)、P2O5 705 kg·hm^(-2)、K2O 1 065 kg·hm^(-2),分别为桃树养分需求量的5.2、9.2、4.3倍。在施肥结构上,42.9%的农户桃园全年只施用化肥,而忽视有机肥的投入。在施肥时期上,有60%和40%的农户分别选择在秋季和春季施用基肥,只有5.7%的农户在基肥后追肥3次,其余均少于3次。建议桃园应将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控制氮磷钾肥的用量;在秋季(9—11月)施用基肥,并重视追肥次数,从而达到合理管理桃园养分的目的。
王日俊刘文静李梦琦李紫玥苗琪黄成东
关键词:农户养分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