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羽西
-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浅析女性劳动者的特殊权益保障
- 2013年
- 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心理特性以及承担孕育下一代的特殊社会使命,注定了她们在工作过程中不但应该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一般权益,而且应赋予她们与男子不同的特殊权益。在我国经济转型、高度市场化的今天,女性劳动者的特殊权益保障在“应然权”和“实然权”之间仍有较大差距。从法律制度的构建看,目前,我国已颁布的有关女性劳动者特殊权益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但这些法律法规在动态执行过程中因种种具体原因不能很好地落实执行。不和谐声音时见报道。
- 袁羽西冯跃林
- 关键词:权益保障劳动者法律法规生理特点心理特性经济转型
- 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思考被引量:8
- 2013年
- 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学应有专,德育为先。我国著名外科专家裘法祖的行医准则“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术不近仙者不可行医”如今已然成为人们衡量好医生的金标准。教育部2009年对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进行了战略性结构调整,首次允许临床医学应届本科生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明确为“真正会看病”的实践型高级医学综合人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强烈的职业指向性注定了学生在三年的学习生涯中有长达两年半(重庆医科大学是三年)都将浸泡在临床各科室轮转实践,提高临床综合能力。
- 袁羽西冯跃林陈地龙李情
-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德教育临床综合能力高等教育
- 新医科背景下发展型资助的价值意蕴和育人策略被引量:1
- 2024年
- 以资助为载体,将资助与育人密切融合,保障人人享受公平有质量医学教育的权利,促进每一位医学生成长成才是医学院校资助育人的时代职责。紧紧围绕新医科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分析医学院校发展型资助工作的现实困境,构建契合医学教育特点的促成长塑协同育人大格局、促成才搭人文关怀大平台、促成效建持续育人大数据的资助育人策略,破解资助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医学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人文支撑和价值导向。
- 袁羽西李志芬刘伟王慧君
- 关键词:医学院校育人策略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探索被引量:14
- 2017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的行为准则,培养"大医精诚,厚德尚医"的医生更是高等医学院校的神圣职责。医学教育能否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下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行业的医德方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探索医学生医德教育教学,切实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袁羽西冯跃林詹阿兰
- 关键词:医德教育医学生高等医学院校大医精诚
-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医德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2009年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招收进行了战略性结构调整,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生源。“无德不为医”,培养医德高、医技精,“能看病、会看病”的综合性应用人才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终极目标,更是完善医疗体制改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助推人人享有优良卫生保健的中国梦早日实现理念下高等医学院校必须承载的主要社会职能[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强烈的职业指向性特点和招生数量的持续增长,注定了毕业生们将成为铸就和谐医患关系的风向标。为此重庆医科大学开展了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职业情感、医德规范、医学伦理、医德责任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为构建切合培养特点的医德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现实的参考依据。
- 袁羽西冯跃林陈地龙李情
-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德规范应届本科毕业生和谐医患关系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医德教育研究
- 医德作为考量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灵魂、核心元素,它既是评价医疗服务水平的风向标,更是“建立全民共享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保障的中国梦在民生问题上得以实现的助推手。医德教育对医生、医学生始终是有起点无终点的终...
- 袁羽西
-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医德教育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