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明
作品数:
1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施文杰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徐玲霞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菊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王筱兰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化学工程
1篇
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1篇
底物
1篇
生产菌
1篇
生物转化
1篇
突变株
1篇
培养基优化
1篇
分支杆菌
1篇
杆菌
机构
1篇
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1篇
王筱兰
1篇
张菊
1篇
徐玲霞
1篇
施文杰
1篇
万明
传媒
1篇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1篇
2016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雄烯二酮生产菌耐底物突变株MN4生物转化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
2016年
雄烯二酮的生物转化过程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通过响应面优化耐底物突变株MN4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以提高转化过程中AD的产量.在摇瓶培养条件下,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发现玉米浆、Na H2PO4、豆油是菌株MN4降解植物甾醇产生雄烯二酮的主要因素.采用最陡爬路径逼近最大响应面区域,然后利用响应面法进行回归分析,对分支杆菌转化成植物甾醇生成雄烯二酮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实验分析表明,转化培养基的最佳组成为:玉米浆2%、Na H2PO40.07%、豆油14.49%.利用该培养基进行发酵转化验证实验,雄烯二酮平均生产量达到6.23 g·L-1,生物转化率为55.3%,比原始生成水平(4.65 g·L-1)提高34%.
万明
徐玲霞
张菊
施文杰
王筱兰
关键词:
培养基优化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