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丽
- 作品数:5 被引量:12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西藏高温地热显示区氟分布及富集特征被引量:22
- 2015年
- 通过对西藏高温地热显示区内12个主要地热田采集的地热、地表水样共30组测试和分析可知,研究区氟含量0.34~19.2mg/L,地下热水中氟含量均高于2.0mg/L,研究区南部氟含量较北区偏高.氟含量高区,地热显示较明显.氟离子在水化学类型为Cl-Na或Cl·SO4-Na等Na型水中富集程度高于HCO3-Na.Ca或HCO3-Ca等Ca型水.研究区高氟地热水的富集机制主要有:深部地热流体的升流混合作用,补给水向下渗流过程中含氟硅酸盐矿物、萤石的溶滤作用.两种机制相比,深部热流的混合作用对地下水形成高浓度F-的贡献更大,但矿物的溶滤作用相对而言更为普遍些.研究区砷的富集机制与氟相似,这也使得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共生性.应加强高氟高砷区地热水的管理与防护,防止其污染地表水环境.
- 孙红丽马峰刘昭刘志明王贵玲男达瓦
- 关键词:氟砷
- 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成因模式研究
- 关中盆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及秦岭造山带的过渡部位,受深部热源及构造发育等因素的影响,盆地热源及地热地质条件良好。盆地内地热资源利用良久,且多呈自发粗放式开发,造成地热资源浪费、地下水位逐年降低、引发系列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的同...
- 孙红丽
- 关键词:关中盆地赋存特征
- 文献传递
- 西藏高温地热田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热温标应用被引量:44
- 2015年
- 研究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属高温地热显示区。为了解区内地热田的热储基本特征,通过收集的12个主要地热田的23组地热及地表水样品分析可知,研究区水化学类型较复杂,地表出露温度较低的脱玛、玉寨、果组地热田以Na-HCO3型地热水为主,循环较快、可更新性较好,董翁、谷露、羊八井等地表出露温度较高的地热田以Na-Cl(Na-Cl·HCO3或Na-Cl·SO4)型地热水为主。地下热水中Cl与B、Li的正相关性,显示地热流体可能来源于深部岩浆;与Sr相关性较差,体现了地下热水中的盐分主要来源于深部热液而非水-岩相互作用;与SiO2、温度的正相关性更进一步印证了研究区地热为深部热源。经阳离子地温计与二氧化硅地温计估算各地热田深部热液与热水含水层混合温度为134~256℃。基于综合分析,推测研究区玉寨地热田较谷露地热田热水可更新性强,循环途径长或热源埋深较大,地热开发利用应综合考虑各自特点。
- 孙红丽马峰蔺文静刘昭王贵玲男达瓦
- 关键词:地球化学温标
- 中国EGS示范工程靶区选址与指标矩阵评价被引量:21
- 2015年
- 选择理想靶区建立中国第一个EGS示范工程,在中国节能减排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根据全国大地热流图、居里面深度图、新构造运动图、酸性岩体分布图,通过剖面分析,将中国EGS靶区分为板块构造活动、近代火山、沉积盆地和酸性岩体分布4种类型,分析了各类型干热岩靶区的产热特征。遴选了10个靶区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进行EGS示范工程选址指标分析,指标包括大地热流、热储岩性、覆盖层厚度、居里面深度、地应力(构造历史)、放射性生热率、地温梯度、区域经济8个指标,在对指标分析打分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羊八井、阳江、漳州、福州等为中国EGS潜在靶区。通过典型地区的热结构剖面分析说明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 马峰孙红丽蔺文静甘浩男王贵玲
- 关键词:增强型地热系统
- 西宁盆地地下热水的TDS分布特征及富集机理被引量:5
- 2022年
- 西宁盆地大部分地下热水中TDS含量较高,极大限制了地热水的可利用性,研究盆地地下水TDS的成因机理,可为后期指导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价值。通过对西宁盆地药水滩至盆地中心沿线地下水的常、微量组分的分析,探讨了区内TDS的分布特征及富集机理。结果表明: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地下水由HCO_(3)-Ca·Mg型淡水逐渐向SO_(4)·Cl-Na、SO_(4)-Na型盐、卤水变化,地下水具有陆相沉积水特征,且变质程度逐渐增强;盆地内不同区域TDS的富集机理也有显著差异,盆地边缘以降水入渗、溶解混合作用为主,湟水中心区域以蒸发浓缩作用和混合、水-岩相互作用为主,而盆地中心区域则以深部沉积物质随热液上涌的混合作用和封闭环境下的水-岩相互作用为主。
- 孙红丽王贵玲王贵玲
- 关键词:西宁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