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勇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蒲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钉螺密度与繁殖率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通过定量研究影响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种群动力学与繁殖的内在(种群密度负反馈)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从而探索钉螺种群控制阀值以指导控制钉螺。方法在四川省蒲江县大塘镇选择一无螺环境放置14个钉螺框,2次随机抽取100个有螺环境,分别采集2 820和2 826只钉螺,按不同密度组2、4、6、8、10、20、40、80、100、150、200、400、800和1 000只/框放入钉螺,低密度组(≤40只)中保证雌雄比例1∶1,高密度组(≥80只)随机放入不同数量的钉螺。实验分2次。实验结束后分别将2次实验的14框钉螺全部拣出,观察新螺繁殖率,记录新老螺死亡率。结果第1次实验低密度组新螺繁殖率平均值为80.07%,新螺死亡率平均值为16.86%,老螺死亡率平均值为2.73%;高密度组新螺繁殖率平均值为37.06%,新螺死亡率平均值为19.83%,老螺死亡率平均值为35.51%。第2次实验低密度组新螺繁殖率平均值为80.40%,新螺死亡率平均值为4.65%,老螺死亡率平均值为11.46%;高密度组新螺繁殖率平均值为22.81%,新螺死亡率平均值为4.77%,老螺死亡率平均值为68.06%。高低密度组之间新螺繁殖率、新螺死亡率、老螺死亡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研究证明,种群密度影响钉螺繁殖率,种群密度越低,则繁殖率越高,反之亦然。
- 徐惠蓉伍建军郑树明侯明陶伟周宗勇张辉林路英何建川陈进蒙先洪叶红陈陵崔丽娜钟波
- 关键词:繁殖率
- 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果园养鸡灭螺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评价果园养鸡在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灭螺效果。方法在四川省蒲江县长秋乡选择果园,一次性放养1月龄小鸡100只,作为实验组;另选择环境、种植类型及螺情相似的果园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灭螺措施。观察两组的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植被变化情况、药肥施用及收成情况。结果实验组在养鸡3个月后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平均密度较基线调查分别降低了86.9%和98.1%(P<0.001),其下降幅度高于采取常规灭螺措施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养鸡4个月后的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平均密度与养鸡3个月后相比有进一步下降;对照组在同月份有螺框出现率及活螺平均密度较上一月份有所回升,实验组和对照组两项螺情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的费用效益比对照组每亩可增加收入2 228.5元。结论果园养鸡灭螺的效果优于常规方法,灭螺效果也能维持较久。降低了血防工作的成本,同时增加了果园的收入和减少开支。
- 伍建军侯明陶伟张辉周宗勇陈琳许发森钟波邱东川
- 关键词:血吸虫病山丘型灭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