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峰

作品数:2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文学
  • 5篇语言文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女性
  • 6篇女性成长
  • 5篇小说
  • 4篇族裔
  • 4篇翻译
  • 4篇成长小说
  • 3篇英语
  • 3篇女性成长小说
  • 3篇恐怖
  • 3篇教学
  • 3篇《百舌鸟之死...
  • 2篇大学英语
  • 2篇大学英语教学
  • 2篇顿悟
  • 2篇叙事
  • 2篇学生翻译能力
  • 2篇英译
  • 2篇英语教学
  • 2篇英语专业
  • 2篇语言

机构

  • 23篇黄山学院
  • 2篇安徽广播电视...

作者

  • 23篇孙峰
  • 2篇戴福丽
  • 1篇陈圆圆
  • 1篇陈圆圆

传媒

  • 2篇乐山师范学院...
  • 2篇南京工程学院...
  • 2篇六盘水师范学...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海外英语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西昌学院学报...
  • 1篇安阳工学院学...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凯里学院学报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英语教师
  • 1篇荆楚理工学院...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特立学刊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长的声音——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管窥被引量:1
2013年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涵盖非裔、西语裔和印第安裔女性成长小说等不同类型。当前国内外对美国当代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其内涵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文章通过对三部代表性作品即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芒果街上的小屋》和莱斯利·马蒙·西尔克的《黄女人》的具体分析来揭示该类型小说的深刻内涵,旨在把握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过程中的一般性特征,并发掘其普遍的现实意义。
孙峰陈圆圆
关键词:族裔女性成长小说身份认同
公共意识绑架下的种族歧视——评《百舌鸟之死》被引量:1
2013年
种族歧视不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下,对非本族裔人群的歧视常表现为一种非本能的偏见与仇视。小说中种植园黑人工人汤姆·罗宾逊被诬陷犯有强奸罪。在法庭审判中,由于白人主流意识的先入为主,公共意识最终绑架了审判结果,使得汤姆最终在逃跑中被杀死。
孙峰
关键词:公共意识种族歧视绑架偏见
徽文化宣传译介中的误读与误译--以汤显祖《游黄山白岳不果》英译为例
2022年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与徽州有着颇深的渊源,而出自其《游黄山白岳不果》一诗的名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则存在着被大众误读的情况。在徽文化宣传译介中,这两句诗常常被误认为是表达了对徽州的赞美与向往,从而以讹传讹,致使一些译者望文生义,译文出现错误。这种误读乃至误译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译者对诗句诞生的历史背景和汤显祖人生经历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认识。可见,译者对原文的理解透彻与否,决定着译文的质量和徽文化宣传译介的效果。
孙峰
关键词:汤显祖
冲突、解构与重塑:成长主题视角下的《纯真年代》被引量:1
2018年
美国作家伊迪丝·华顿的代表作《纯真年代》塑造了一系列重要形象,其中以男主人公纽兰·阿切尔最为突出。以成长的视角来审视男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发现他与两位女主人公以及自身所处的纽约上层社会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冲突,这让他在自我中形成了一个矛盾体。探究男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其如何实现自我突破、进而产生价值观的变化和心灵的成长提供全新的视野。
孙峰戴福丽
关键词:男权主义《纯真年代》解构
恐怖与美学的融合:《阿芒提拉多酒桶》的哥特式叙事被引量:1
2014年
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哥特手法在爱伦·坡的众多短篇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为读者展现了一幕幕令人惊悚恐惧的场景。这种恐怖达到一个极致,便向它的相反面转化,使作为载体的故事情节呈现了一种异样的文学之美,从而被赋予了反传统的美学艺术特征。短篇小说《阿芒提拉多酒桶》作为爱伦·坡的短篇代表作之一,以复仇和死亡为主题,人物不多,情节也不太复杂,但却有着浓郁的恐怖气氛,恰到好处地传达出这种创作特征,实现了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
孙峰
关键词:哥特小说恐怖美学
解构与重构:中国传统戏曲对莎剧的改编与归化
2018年
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传播史,许多经典剧目被改编成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并搬上舞台,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不同的戏曲形式对莎剧的改编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相应的策略,对莎剧在故事内容、人物塑造、表演形式和舞台彰显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编和归化,以适应莎剧在东方文化语境下的再呈现。莎剧中国化的历史悠久,在特定历史时期甚至有着特殊的含义,探讨莎剧与中国传统戏曲的结合,可以窥见其改编与归化方面的一般特征和文化意义。
孙峰
关键词:传统戏曲莎剧
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原语辨识与启示——以诗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为例
2022年
汤显祖指涉徽州的名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在英译实践中出现了因译者误读原文而被误译的现象。通过探寻原诗产生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结合汤显祖当时的境遇,可知诗句的真实意义并非赞美徽州,而是表达作者不愿同流合污的坚定立场和高洁品质。由此可见,对原语的误读是导致译文产生偏差或错误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涉及徽文化相关内容的翻译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与策略,培养学生的原语辨识能力,提高其综合翻译能力。
孙峰
关键词:英汉翻译翻译教学原语
《百舌鸟之死》的儿童视角叙事被引量:2
2013年
在作者哈珀.李的精心设计下,小说以儿童作为文本的叙述者,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和描述呈现在他们眼前是真实世界,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儿童的天真与单纯恰恰对比反映出了成人世界中人性的罪恶,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与社会等级的虚伪,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孙峰
关键词:叙事儿童视角
乔治·奥威尔反极权主义信念与《一九八四》被引量:1
2013年
在《一九八四》中,乔治·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未来假想极权主义社会。奥威尔反极权主义信念的孕育和发展与其丰富而坎坷的人生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分析作品中极权主义对人的思想控制和对人性的扭曲,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奥威尔反极权主义信念下极权主义的本质。
孙峰
关键词: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极权主义语言
作为典型西语裔女性成长小说的《芒果街上的小屋》
2015年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以西语裔移民后代的身份创作了《芒果街上的小屋》这部典型的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作品糅合了女性成长小说的基本元素及女性原型,展现了成长于美国移民社区的女主人公埃斯佩朗莎的人生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女主人公的成长充满了许多美好的梦想和追求,表明她渴望独立和自由,并为追寻少数族裔女性的独特身份而不懈努力。
孙峰
关键词:族裔女性成长小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