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亚平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磨损
  • 2篇复合材料
  • 2篇C/C
  • 2篇C/C-CU...
  • 2篇复合材
  • 1篇电流强度
  • 1篇熔渗
  • 1篇磨损行为
  • 1篇摩擦磨损特性
  • 1篇摩擦磨损行为
  • 1篇CU复合材料

机构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篇杨琳
  • 2篇易茂中
  • 2篇廖亚平
  • 1篇冉丽萍
  • 1篇李文军

传媒

  • 2篇粉末冶金材料...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载流条件下C/C-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真空无压熔渗工艺制备炭纤维整体织物炭/炭-铜(C/C-Cu)复合材料,在改装的QDM150型干式摩擦性能试验机上进行载流条件下的干滑动模拟实验,研究电流及紫铜对偶盘转速对C/C-Cu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磨损表面及磨屑形貌。结果表明:C/C-Cu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随电流增大而减小,质量磨损率随电流增大而增大,接触表面的化学反应使得正极的磨损大于负极;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随着转速增大而降低。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发现正极生成的磨屑主要以片状剥落层的形式存在,而负极的磨屑细小松散,呈等轴状。
廖亚平易茂中杨琳
关键词:电流强度
不同试验模式下C/C-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无压熔渗工艺制备1种新型的具有自润滑耐磨性能的炭纤维整体织物/炭-铜(C/C-Cu)复合材料,分别在环-块运动模式、销-盘运动模式和往复运动模式下对该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研究,并与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滑板用C/Cu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C/C-Cu复合材料在不同试验模式下表现出迥异的摩擦磨损特性。往复运动模式下试样表面形成完整光滑的磨屑层,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均分别维持在0.02和1.70 mm3的较低水平,摩擦磨损性能优于C/Cu复合材料;环-块模式下试样磨损面粗糙,摩擦因数最高,达到0.25以上,磨损量最低,仅为0.75 mm3与C/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相当;销-盘模式下试样的磨损量远高于其它2种摩擦模式,最高达55 mm3,摩擦磨损性能比C/Cu复合材料差。
杨琳易茂中冉丽萍廖亚平李文军
关键词:C/C-CU复合材料熔渗摩擦磨损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