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莹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水陆
  • 1篇启动子
  • 1篇启动子区甲基...
  • 1篇喜旱莲子草
  • 1篇莲子草
  • 1篇基因
  • 1篇甲基化
  • 1篇甲基化调控
  • 1篇表达基因
  • 1篇表型
  • 1篇表型可塑性
  • 1篇差异表达基因

机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辰山植物...

作者

  • 1篇高乐旋
  • 1篇杨继
  • 1篇邓莹
  • 1篇朱珠

传媒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水陆环境中喜旱莲子草甲基化调控因子表达水平和差异表达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方式,参与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并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作用。DNA甲基化的建立和维持是胞嘧啶甲基转移酶、染色质重塑酶、组蛋白修饰因子和去甲基化因子等协同作用的结果,环境胁迫能诱导植物体内DNA甲基化状态改变,进而改变基因表达水平和式样,影响植物的适应性。喜旱莲子草是一种恶性入侵植物,种内遗传多样性很低,主要依靠极强的表型可塑性侵占不同水陆生境。对克隆繁殖的喜旱莲子草个体进行不同时间的淹水处理,并用定量PCR方法检测16个DNA甲基化调控基因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和变化趋势,发现其中13个基因在不同处理时间点的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且在淹水植株中多数基因在处理前期被强烈诱导上调表达。运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技术对两个在不同水陆条件下明显差异表达基因(Contig942和Contig23336)的上游启动子区甲基化动态进行分析,发现启动子区多个胞嘧啶位点的甲基化修饰状态在不同水陆条件下及淹水处理的不同时期呈现快速且可逆的动态变化,可能影响这些基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达水平。本研究结果能帮助了解喜旱莲子草表型可塑性变异和适应性发生的分子机理。
邓莹高乐旋朱珠杨继
关键词:喜旱莲子草表型可塑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