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宇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牙合
  • 1篇乙二胺四乙酸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效果
  • 1篇射线
  • 1篇水门汀
  • 1篇酸钠
  • 1篇头影
  • 1篇头影测量
  • 1篇玷污层
  • 1篇羟基磷灰石
  • 1篇洗液
  • 1篇氯酸
  • 1篇氯酸钠
  • 1篇机械性能
  • 1篇根管
  • 1篇根管冲洗
  • 1篇根管冲洗液
  • 1篇骨组织
  • 1篇骨组织工程

机构

  • 3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杭州口腔医院...

作者

  • 3篇孔宇
  • 2篇杨清岭
  • 2篇赵玥
  • 2篇李宝花
  • 1篇李晓光
  • 1篇丁元圣
  • 1篇满大鹏

传媒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羟基磷灰石-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机械性能、氟释放行为与抑菌效果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检测加入羟基磷灰石的改良玻璃离子水门汀(HA/GIC)的机械、氟释放与抑菌性能。方法:制备含28%HA质量分数的HA/GIC,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GIC和HA/GIC的抗弯强度与抗压强度,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微观形态,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氟释放累积量,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GIC和HA/GIC对总菌和变形链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HA/GIC的抗弯强度、抗压强度与氟释放累积量显著高于对照组GIC(P<0.05)。GIC内部存在较多不规则聚合单体颗粒和微裂缝,HA/GIC内羟基磷灰石颗粒与GIC原有成分结合紧密。HA/GIC对总菌和变形链球菌的抑菌效果强于传统GIC。结论:羟基磷灰石GIC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氟释放效果与抑菌效果。
赵玥丁元圣孔宇李宝花杨清岭
关键词:机械性能抑菌效果
成人AngleⅡ类错软硬组织颅面结构特征:计算机X射线头影测量被引量:3
2015年
背景:研究表明,覆盖在硬组织之上的软组织的厚度存在有较大的差异,不是均匀地覆盖在硬组织之上,即临床治疗错畸形时,仅仅单纯进行硬组织测量将不能获得理想的侧貌外形。目的:分析成人Angle Ⅱ类错软硬组织颅面结构特征,并分析Angle Ⅱ1类与Ⅱ2类软硬组织相关性。方法:从2011至2014年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病例中选取成人Angle Ⅱ类错畸形患者60例,年龄在18-38岁之间,平均26.3岁,男女各半,其中AngleⅡ1类和Ⅱ2类各30例,采用计算机X射线头影测量技术对比分析AngleⅡ1类和Ⅱ2类错畸形软硬组织测量项目的差异以及其软硬组织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硬组织测量结果:两组患者SNB角(蝶鞍中心点、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D角(蝶鞍中心点、鼻根点及下颌联合部中心点所构成的角)、ANB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面角(FH-NP)、上中切牙角(U1-SN,P<0.001)、LI-NB角(P<0.01)、下中切牙角(L1-MP,P<0.01)、上下中切牙角(U1-L1,P<0.001)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软组织测量结果:两组患者上唇倾角(ULA’-FH)下唇突角(LLNs-FH)、上唇突角(ULNs-FH)、鼻唇角(CmS nU L)、下唇-审美平面距(E-LL)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两组患者软硬组织各测量项目间有相关,相关性高低存在差别。结果表明AngleⅡ1类错的上颌骨及上前牙的突度对下唇部的位置有一定的影响。而Angle Ⅱ2类只有上颌突度对下唇部软组织的位置的影响。Angle Ⅱ2类错颏部软组织变异较小,而Angle Ⅱ1类错的颏部软组织变异较大。临床治疗成人Angle Ⅱ类错畸形患者制定方案时,需结合其各自的软硬组织结构特点进行正畸、正颌外科治疗以及方案的制定。
李晓光满大鹏齐炜峰孔宇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错牙合
两种根管冲洗液对根管壁玷污层去除效果分析
2018年
目的:评价7%MA溶液和1%IP6溶液对根管壁玷污层的去除情况,并与17%EDTA溶液的去除效果相比较。方法:将40颗正畸拔出的单根前磨牙随机分成4组(n=10),A组:3%次氯酸钠溶液(根管预备过程中)+17%EDTA溶液(根管预备完成后);B组:3%次氯酸钠溶液(根管预备过程中)+蒸馏水(根管预备完成后);C组:3%次氯酸钠溶液(根管预备过程中)+1%IP6溶液(根管预备完成后);D组:3%次氯酸钠溶液(根管预备过程中)+7%MA溶液(根管预备完成后)。将根管分为根上1/3、根中1/3、根尖1/3,分别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玷污层的去除情况。结果:对于根管壁中根上1/3、根中1/3玷污层的去除情况,C、D组优于A、B两组(P<0.05),且D组比C组去除玷污层的效果好(P<0.05)。根尖1/3玷污层去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7%MA溶液和1%IP6溶液去除根管壁玷污层的效果皆优于17%EDTA溶液,且3%次氯酸钠溶液联合7%MA溶液去除根管壁中根上1/3、根中1/3玷污层的效果最佳。
安妍王俊扬李宝花孔宇赵玥杨清岭
关键词:玷污层根管冲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