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乐峰
- 作品数:7 被引量:289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中心城市的外向功能联系与时空格局被引量:9
- 2013年
- 基于城市流的中心城市外向功能联系研究视角,依据全国287个中心城市对外服务能力及其时空的变化,探讨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研究认为,中心城市外向功能联系构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演化的主要动力。我国区域空间结构从西部到中东部、从中部及东北到东部沿海地区,总体上呈现出低水平均衡分布、单核心极化—扩散、多核心极化—扩散、高水平均衡4个演化阶段。中心城市对外服务能力区域差异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的外向功能较强,城市群的集聚程度和对外服务能力呈现出规模递增趋势。
- 王海江苗长虹刘春国茹乐峰
- 关键词:区域空间结构城市流城市群
- 内陆区域中心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演化机理——以郑东新区为例被引量:22
- 2017年
- 基于演化和制度经济地理学,构建了区位机会窗口、金融机构衍生、区域产业分叉、制度厚度"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以郑州为案例,以郑东新区金融产业集聚区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研究了中国内陆区域中心城市金融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过程与演化机理。研究发现:在金融产业集聚起步阶段,郑东新区开发建设为金融业发展打开了区位机会窗口;在快速发展阶段,金融机构衍生是金融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在全面提升阶段,区域产业分叉是金融业态创新和高端要素集聚的主导力量;在郑东新区金融业集聚演化的全过程中,持续改进的政府支持与制度安排使制度厚度不断加厚,自增强机制使制度空间的粘性作用不断增强。与制造业的企业衍生、产业分叉过程不同,金融业集聚演化缺乏从大学实验室、科研机构、已有产业衍生和分叉出以技术为纽带的相关企业的实践,但对制度空间的粘性作用有更强的依赖。
- 赵建吉王艳华吕可文茹乐峰苗长虹
- 关键词:演化经济地理学区域中心城市
- 我国西部地区市域经济的时空差异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以市域为基本研究单元,以2000—2012年人均GDP为特征量,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进行时空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实力逐年增强,产业结构逐步向高层次结构迈进;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少数市域人均GDP处于极端高水平,而65%左右的市域处于西部平均水平以下;整体市域经济格局呈现"弱者不进,强者进缓,中间颠倒"的发展状况;市域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在增大的同时,相对差异先增大后波动减小;人均GDP空间自相关显著,局部地区经济空间差异明显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区域在空间上出现集聚分布。最后,从自然环境条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基础、产业结构、政策效应以及路径依赖等方面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 茹乐峰张改素丁志伟赵威
-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市域
- 我国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外服务能力的空间格局——兼论与制造业分布关系被引量:8
- 2014年
- 本文以城市流描述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和外向功能,以城市流强度来描述中心城市对外服务能力大小,全面分析了我国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外服务能力的规模分布及格局变化。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能力的规模递增趋势明显,全国性中心城市集聚与省域中心城市集聚并存。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能力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各省区的省会及副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呈现明显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集聚与制造业腹地生产的区域性空间组合关系。北京生产性服务功能在不断加强的同时,其制造功能在逐步外迁,长三角、珠三角、山东、福建等省区的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能力与制造功能增长较快,湖北、湖南和江西等省区接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其生产性服务能力与制造功能也有相对较快的增长。
- 王海江苗长虹茹乐峰关中美
-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城市流
- 我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与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106
- 2014年
- 通过对2010年全国286个地级以上中心城市相关数据的因子分析,将金融集聚因子降维成规模因子、质量因子和活跃程度3个较稳定的可解释因子,并与2005年相应数据进行比较。根据金融集聚指数,将我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划分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全国性金融次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省域金融中心及地方金融中心。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全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展现,结果显示我国金融集聚最为显著的区域集中在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构成全国性金融集聚服务中心城市;金融集聚与城市规模有着极强相关性,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是金融活动的主要集聚地;各省区的金融集聚中心一般为其省会城市及其副中心城市。分析金融集聚指数2005—2010年的变化率,全国金融业集聚态势有从全国金融中心向邻近区域扩散的趋势,并向中部和近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不断传播。
- 茹乐峰苗长虹王海江
- 关键词:金融集聚GIS空间分析
- 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62
- 2014年
- 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产业转移概念、国际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研究、国家内部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研究、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对产业转移研究进行展望。研究认为:针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空间格局与过程研究;以国际"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解释产业转移的动因与区位选择;从经济地理学学科特点出发建立综合性分析框架研究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加强产业转移的空间计量以及模拟分析应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 赵建吉茹乐峰段小微苗长虹
-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经济地理学
- 我国省域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被引量:75
- 2012年
- 借助空间相互作用重力模型,利用2009和2000年的市区总人口、GDP及公路运营里程等指标,综合测度全国全部287个地级以上中心城市的省域空间经济联系。计算每个省域所辖中心城市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以经济联系强度小于10、介于10—100、大于100三个区段按统一尺度标准,通过ArcGIS软件分别绘制出2009、2000年各省的经济联系空间分布格局图。综合对比发现,区域空间结构与其内部空间经济联系的强弱、联系网络的发育程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空间经济联系由弱到强、联系网络由简单到复杂,区域空间结构也随之由极核式单中心结构向多核心、网络式、一体化方向发展;全国省区的空间经济联系与全国主要城市群可以进行完美的空间拟合,反映出空间经济联系的强弱与紧密程度表征了城市群的演化阶段与发育状况,也说明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内在机理是其空间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与深化。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偏集于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三地区的三大城市群区域,并且这一不平衡的空间格局仍在持续发展。
- 王海江苗长虹茹乐峰崔彩辉
- 关键词:空间经济联系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