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聪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不同诱导液对人牙周膜干细胞膜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对比分析发育期根端复合体(Dental Apical Complex,DAC)诱导液和成骨诱导液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膜片形成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十名12-16岁的青少年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无龋的新鲜牙(前磨牙),刮取根面残留牙周膜进行牙周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制备成牙周膜干细胞膜片,分别采用DAC诱导液和成骨诱导液对膜片进行诱导,对比分析两种诱导液对牙周膜干细胞膜片的影响。结果:DAC诱导液处理过的PDLSCs细胞膜片,细胞形态接近牙源性间充质细胞,DAC诱导液提供了良好的成牙骨质-牙周样结构诱导环境,可促进PDLSCs膜片向功能性成牙骨质细胞谱系分化,而成骨诱导液提供了良好的成骨诱导环境,可促进PDLSCs膜片向功能性成骨细胞谱系分化。结论:DAC诱导液较之于成骨诱导液更利于PDLSCs细胞膜片的成牙周样分化,利于牙周缺损修复和局部再生。
- 赵喜聪朱斌段妍孙聪冯源王国轩金岩李德华
- 关键词:牙周膜干细胞
- GSK-3β对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GSK-3β对正畸牙齿移动距离的影响。方法:分别选30只野生C57小鼠和20只GSK-3β基因敲除C57小鼠。野生型和基因敲除型各20只,正畸加力3、5、7、14 d(5只/组)后处死,取材固定上颌骨扫描Micro CT测量牙齿移动距离,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破骨情况。野生型10只腹腔注射LiCl(隔天100 ng/ml)加力3 d,7 d处死后扫描Micro CT。结果:与野生型组同期结果相比,GSK-3β基因敲除小鼠牙齿移动距离降低(P<0.05),压力侧破骨细胞减少(P<0.05);基因敲除组与野生型注射LiCl组牙齿移动距离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SK-3β可以影响破骨细胞形成从而影响正畸牙齿移动。
- 孙聪刘文佳金岩金钫
- 关键词:GSK-3Β正畸牙齿移动破骨细胞
- 小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的制作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建立正畸小鼠牙齿移动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选用雄性10周龄C57小鼠30只,随机分为0、1、3、5、7 d组(n=6)。除0 d组外每只小鼠上颌右侧切牙与第一磨牙之间安置正畸拉簧,并在加力过程中定期观察其脱落情况,计算脱落率。分别在相应时间处死各组小鼠,取实验侧标本,CT观察牙齿移动状况。标本脱钙后冰冻切片,HE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骨质改建情况。结果:CT结果显示,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从第1天开始出现间隙,随时间延长间隙逐渐加大,HE染色显示压力侧存在骨质改建;免疫荧光trap染色显示压力侧存在破骨细胞且膜腔变窄。结论:小鼠牙齿移动模型制作成功。
- 孙聪刘文佳金岩金钫
- 关键词:牙齿移动正畸治疗动物模型小鼠
- 上颌后牙缺失病人上颌窦CBCT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针对上颌后牙缺失病人的CBCT资料,分析上颌窦内异常影像的发生率,为病人行种植术前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01—03因上颌后牙缺失需行种植修复病人的CBCT资料76例,共152个上颌窦。由两名研究人员对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影像诊断结果分为5类:①未见异常影像;②窦底黏膜增厚;③上颌窦囊肿;④上颌窦炎;⑤上颌窦分隔。同时测量所有窦底黏膜增厚病例的平均厚度以及缺牙区窦嵴距,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2例上颌窦中未见异常影像者65例(42.76%),黏膜增厚者36例(23.68%),上颌窦囊肿23例(15.13%),上颌窦炎17例(11.18%),上颌窦分隔11例(7.24%)。窦底黏膜增厚厚度为(3.65±1.65)mm,缺牙区窦嵴距为(7.05±2.99)mm。结论:上颌窦异常影像诊断发生率最高者为窦底黏膜增厚,其次为上颌窦囊肿;不同上颌窦影像诊断类型间窦嵴距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及不同缺牙情况下诊断类型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冯源张震孙聪赵喜聪李德华
- 关键词:CBCT上颌窦上颌窦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