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喜聪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干细胞
  • 3篇牙周
  • 3篇牙周膜
  • 3篇牙周膜干细胞
  • 3篇颌骨
  • 3篇细胞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骨向分化
  • 2篇分化
  • 2篇干细胞增殖
  • 1篇牙周再生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再生微环境
  • 1篇上颌
  • 1篇上颌窦

机构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赵喜聪
  • 4篇朱斌
  • 3篇金岩
  • 2篇李德华
  • 2篇王国轩
  • 2篇冯源
  • 2篇孙聪
  • 1篇张勇杰
  • 1篇朱国雄
  • 1篇刘洪臣
  • 1篇刘一涵
  • 1篇安玉林
  • 1篇梁世桢
  • 1篇李楠
  • 1篇段妍
  • 1篇张震

传媒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口腔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组织特异性间充质干细胞的牙周再生对比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比不同特异性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牙周再生能力。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 PDLSCs),人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jaw-derived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JBMMSCs)和人髂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iliac-derived BMMSCs,h IBMMSCs),成骨诱导后进行成骨指标检测。间接共培养JBMMSCs/IBMMSCs与PDLSCs,通过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观察组织特异性来源的细胞间交互作用。构建JBMMSCs/IBMMSCs+PDLSCs细胞聚合体(cell aggregates,CAs),检测成骨基因表达以及裸鼠皮下8 w异位牙周再生能力。结果:经成骨诱导,h JBMMSCs的成骨相关指标表达均显著高于h IBMMSCs和h PDLSCs(P<0.05)。经JBMMSCs诱导的PDLSCs的成骨基因表达显著高于IBMMSCs(P<0.05);JBMMSCs+PDLSCs CAs成骨相关基因表达高于IBMMSCs+PDLSCs CAs(P<0.05),并且在裸鼠皮下异位再生牙周组织,前者形成排列规律的垂直于CBB表面的牙周膜样纤维,并且有更多新生骨基质沉淀。结论:PDLSCs和JBMMSCs是具有组织特异性的间充质干细胞,是更合适牙周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
朱斌赵喜聪李楠金岩
关键词:牙周再生牙周膜干细胞再生微环境
两种不同诱导液对人牙周膜干细胞膜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比分析发育期根端复合体(Dental Apical Complex,DAC)诱导液和成骨诱导液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膜片形成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十名12-16岁的青少年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无龋的新鲜牙(前磨牙),刮取根面残留牙周膜进行牙周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制备成牙周膜干细胞膜片,分别采用DAC诱导液和成骨诱导液对膜片进行诱导,对比分析两种诱导液对牙周膜干细胞膜片的影响。结果:DAC诱导液处理过的PDLSCs细胞膜片,细胞形态接近牙源性间充质细胞,DAC诱导液提供了良好的成牙骨质-牙周样结构诱导环境,可促进PDLSCs膜片向功能性成牙骨质细胞谱系分化,而成骨诱导液提供了良好的成骨诱导环境,可促进PDLSCs膜片向功能性成骨细胞谱系分化。结论:DAC诱导液较之于成骨诱导液更利于PDLSCs细胞膜片的成牙周样分化,利于牙周缺损修复和局部再生。
赵喜聪朱斌段妍孙聪冯源王国轩金岩李德华
关键词:牙周膜干细胞
犬颌骨与髂骨两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骨向分化能力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犬颌骨与髂骨两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骨向分化能力,为骨移植和组织工程骨的种子细胞获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组织块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BMMSCs组);骨髓穿刺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髂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I-BMMSCs组)。取第3代细胞分别进行以下检测:①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标记;②计算克隆形成率;③MTT法检测生长曲线;④骨向诱导和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BSP mRNA表达情况。结果:①J-BMMSCs组和I-BMMSCs组均阳性表达CD44、CD29,阴性表达CD34;②J-BMMSCs组和I-BMMSCs组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4.5±2.3)%和(18.6±1.3)%(P<0.05);③MTT法检测生长曲线显示J-BMMSCs组增殖速度强于I-BMMSCs组(P<0.05);④成骨诱导7 d后,ALP染色结果显示J-BMMSCs组的成骨能力强于I-BMMSCs组;成骨诱导21 d后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矿化结节,定量分析显示J-BMMSCs组矿化能力强于I-BMMSCs组;成骨诱导0 d、7 d、14 d后,RT-PCR结果显示J-BMMSCs组各时间点Runx-2和BSP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I-BMMSCs组。结论:J-BMMSCs组增殖及成骨能力均强于I-BMMSCs组。颌骨是骨移植的理想供体位点,颌骨骨髓适于用作组织工程骨的成体干细胞来源。
王国轩朱国雄朱斌梁世桢赵喜聪安玉林金岩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颌骨髂骨骨向分化
上颌后牙缺失病人上颌窦CBCT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针对上颌后牙缺失病人的CBCT资料,分析上颌窦内异常影像的发生率,为病人行种植术前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01—03因上颌后牙缺失需行种植修复病人的CBCT资料76例,共152个上颌窦。由两名研究人员对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影像诊断结果分为5类:①未见异常影像;②窦底黏膜增厚;③上颌窦囊肿;④上颌窦炎;⑤上颌窦分隔。同时测量所有窦底黏膜增厚病例的平均厚度以及缺牙区窦嵴距,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2例上颌窦中未见异常影像者65例(42.76%),黏膜增厚者36例(23.68%),上颌窦囊肿23例(15.13%),上颌窦炎17例(11.18%),上颌窦分隔11例(7.24%)。窦底黏膜增厚厚度为(3.65±1.65)mm,缺牙区窦嵴距为(7.05±2.99)mm。结论:上颌窦异常影像诊断发生率最高者为窦底黏膜增厚,其次为上颌窦囊肿;不同上颌窦影像诊断类型间窦嵴距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及不同缺牙情况下诊断类型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冯源张震孙聪赵喜聪李德华
关键词:CBCT上颌窦上颌窦囊肿
不同诱导环境对牙周膜干细胞膜片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诱导体系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膜片的构建以及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发育期根端复合体(developing apical complex,DAC)细胞,隔天更换收集细胞培养液上清并过滤冻存(DAC条件培养液)。分离培养人PDLSCs,并扩增构建PDLSCs细胞膜片,利用DAC条件培养液和成骨诱导液分别诱导PDLSCs膜片5、10、15 d。通过倒置显微镜、HE染色、免疫组化、RT-PCR检测经过诱导的人PDLSCs细胞膜片形态学和功能学变化。结果:与成骨诱导相比,DAC诱导后膜片含有丰富短棒状细胞和大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细胞膜片ALP和periostin表达丰富,体外成骨基因表达更高。结论:与成骨诱导体系相比,DAC诱导体系更适合PDLSCs膜片的形成。
刘一涵赵喜聪张勇杰刘洪臣朱斌
关键词:牙周膜干细胞
吸烟者人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骨向分化能力的对比研究
吸烟是牙种植的重要风险因素。很多研究已经证实,烟草的使用可负面影响种植体的成功率。临床研究证实,吸烟负面影响种植体的成功率,吸烟者不仅牙种植体的失败率比非吸烟者高,而且感染种植体周围炎的几率也比非吸烟者高。吸烟通过减少胶...
赵喜聪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吸烟骨向分化种植体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