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茗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肢长骨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预防被引量:1
- 2006年
- 薛剑朱茗孙小平龙源深
- 关键词:静力固定动力固定骨折延迟愈合
- Ilizarov骨搬移结合Masquelet术治疗胫骨骨感染12例被引量:1
- 2018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生活中各种事故的频发,由严重创伤所引起的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或由于初次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这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痛苦,更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由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相对复杂,近年来也成为骨科医生持续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应用Ilizarov技术在治疗此类疾病的优越性也越来越突出。我科自2012年3月至2016年6月共收治胫骨感染性患者12例,全部应用Ilizarov技术结合诱导膜技术治疗,治疗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薛剑朱茗谢伟勇黄坤炳
- 关键词:伊利扎罗夫技术外固定器
- 血管基质片段细胞促进游离脂肪移植后脂肪细胞再生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应用人脂肪组织新鲜分离的血管基质层细胞(stromal vasvular fraction cells,SVF)辅助脂肪移植,比较不同时间点的移植效果,观察移植后脂肪细胞再生的动态变化规律和机制。【方法】从临床抽脂患者获取脂肪组织,分离纯化后获得的SVF以1×10~6个/ml的比例与0.5 ml脂肪颗粒充分混合;以完全培养基的单纯脂肪颗粒为对照,两组随机注射移植于45只裸鼠背部皮下。分别于移植后1、4、7、14、30、60、90 d取材后检测:(1)大体学观察及存活率。(2)HE染色切片组织学观察;(3)免疫组化染色(S100,CD68,CD34)鉴定及系统软件分析新生脂肪细胞存活率。(4)PPARγ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1)SVF辅助脂肪移植组14 d后移植物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30 d后存活率为73%(对照组为66%),90 d后56%(对照组为47%),实验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织学观察:SVF实验组在移植后3 d后即在移植物表面发现新生血管,7 d内移植物中央出现密集新生血管的长入,新生血管周边伴随大量圆形核大居中的新生脂肪细胞,该细胞S100及CD34表达阳性,CD68表达阴性。移植后期(60~90 d),移植脂肪组织以脂肪小叶状组织结构实现再生,新生组织的人PPAR脂荧光原位杂交发现大部分新生脂肪细胞核及胞浆有点状绿色荧光表达,证实了该新生细胞是人源性的,少量细胞PPAR杂呈阴性表达,说明仍有少部分细胞可能由鼠的血源性间质细胞分化而来。对照组中移植物7 d后才逐渐出现新生血管长入,周围仅伴随少量的新生的脂肪细胞,移植后期,移植物中间质组织逐渐纤维化,脂肪细胞被间质组织分割成网格样结构,未发现大片的新生脂肪小叶状结构。SVF组新生脂肪细胞存活率于均高于对照组(P<0.05),SVF组不同天数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VF复合脂肪颗粒移植比单纯脂肪移植更能促进脂肪移植后的脂肪再生。SVF辅�
- 朱茗薛剑卢仕良邱晶晶廖清婷
- 关键词:脂肪移植细胞疗法
- 骨肉瘤p73、p21、CK2、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p73,p21,CK2和p53蛋白表达在骨肉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3例骨肉瘤组织及12例正常骨组织中p73,p21,CK2和p53蛋白表达。【结果】CK2、P53、p73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呈阳性明显高于正常骨组织(P <0.05);骨肉瘤中CK2、P53、p73、p2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无关(P>0.05),而CK2、P53、p73与组织学分型、侵袭转移、术后5年存活有关(P <0.05),CK2、P53、p73、p21在化疗前后的标本中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肉瘤组织中突变p53蛋白表达较高则恶性程度高;p73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浆,提示未被激活;p21的表达为阴性;而p53蛋白表达阳性的骨肉瘤中,CK2的表达较高。【结论】p73,p21,CK2和p53蛋白表达可以作为骨肉瘤的辅助诊断指标,4种蛋白在判断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上具有协同作用。
- 薛剑朱茗靳安民
- 关键词:P73P21CK2P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