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英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锚碇
  • 2篇悬索
  • 2篇悬索桥
  • 2篇破坏模式
  • 2篇重力式锚碇
  • 2篇边坡
  • 1篇地基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加速度
  • 1篇岩系
  • 1篇载力
  • 1篇设计承载力
  • 1篇顺层边坡
  • 1篇隧道
  • 1篇隧道式锚碇
  • 1篇结构-地基
  • 1篇金沙江
  • 1篇金沙江大桥
  • 1篇库水
  • 1篇华丽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5篇王东英
  • 4篇尹小涛
  • 4篇邓琴
  • 2篇周磊
  • 1篇冯振洋

传媒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铁道工程学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年份

  • 5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结构-地基联合承载机制被引量:7
2017年
基于普宣高速公路宣威岸重力式锚碇工程,设计了不回填无预应力、不回填有预应力和回填有预应力3种计算工况,利用数值仿真试验分析了重力式锚碇和地基的力学机制和破坏模式。承载机制表明:8倍设计荷载之前没有塑性变形,为弹性工作状态,最大变形在锚岩界面,摩擦效应居主导,基底拉应力区可控,锚碇结构抗滑移和抗倾覆性均处于稳定可控状态;12倍设计荷载之后塑性区逐步扩展,达到20倍设计荷载时全部贯通,基底塑性变形明显,锚碇结构变形显著,基底夹持岩体剪切破坏,夹持效应居主导,基底拉应力区不可控,锚碇结构抗滑移和抗倾覆性均处于不可控状态;锚碇施加的预应力只在结构-岩基协调变形之前起作用,之后影响不大;回填可以极大地改善基底应力状态与结构扭转变形、抗滑移和抗倾覆稳定性,可在容许变形范围内适当考虑增强效应。可见,重力式锚碇结构-地基协调变形与联合承载机制,表现为摩擦效应、夹持效应和回填效应的综合作用。监测结果显示:通过基底拉应力和压应力监控结构与地基接触面安全性,监测值小于地基容许承载力3MPa;通过基底变位和地基深部水平位移监控结构抗滑移稳定性,实际工程监测值小于1mm;通过角点不均匀沉降监控锚碇抗倾覆稳定性,倾斜值小于0.006;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监测可知,内部最高温度小于60℃,进出水温差小于15℃,内表温差小于20℃,峰后降温速率小于3℃·d^(-1);锚束锁固荷载监测变化幅值不超过设计值的5%。
尹小涛严飞周磊王东英邓琴
关键词: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破坏模式
基于静力模型试验的华丽高速公路金沙江桥华坪岸顺层边坡安全性评估被引量:3
2017年
顺层边坡的破坏范围及稳定性一般受工程扰动影响较大。以华丽金沙江桥华坪岸顺层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现场调查、地质力学方法和数值分析,综合确定华坪岸边坡破坏模式主要为后缘陡倾结构面控制剪入+T2凝灰岩软弱夹层主滑+前缘缓倾结构面剪出破坏控制。基于此,制作考虑后缘陡倾结构面和顺层软弱夹层边坡模型,设计了不同桥基荷载和水平荷载组合工况,分析余推力、位移、应力和应变发现:不同工况临界水平荷载为1.89~3.15 k N,临界水平地震加速度值为0.134 g^0.208 g,除100 a设防自然工况不满足外,其余条件下华坪岸边坡均满足工程区修正后地震设防标准0.105 g(50 a)和0.144 g(100 a)的要求。在模型试验过程中,数据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排序为表观应力和位移>内部应力>应变;传感器的费效比排序为量力环>百分表>土压力盒>应变片。
尹小涛冯振洋严飞王东英秦雨樵
关键词:边坡工程顺层边坡极限荷载安全性评估
库水对香丽金沙江大桥丽江岸边坡稳定性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以香丽金沙江桥丽江岸边坡静动力稳定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Phase2D软件,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设计了无水、拟建水库运行低水位、水库正常蓄水位等3类工况,分别计算了上述每类工况0、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 g等10个拟静力法地震工况稳定性。经对比得到的安全系数和监测位移变化规律,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香丽高速公路金沙江大桥丽江岸边坡的破坏模式为:后缘为陡倾结构面控制,剪入破坏发生在桥基和重力式锚碇位置区域;沿缓倾结构面滑移,前缘沿缓倾结构面剪出。(2)香丽高速公路金沙江大桥丽江岸边坡无水、拟建水库运行低水位和正常蓄水位工况下基于安全系数确定的临界水平地震加速度0.30 g;基于变形确定的临界值为0.20 g。(3)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0.30 g,因此在容易发生破坏的位置要增补部分工程加固措施,以满足工程稳定性要求。(4)边坡静动力稳定性评价,需要同时考虑强度和变形控制标准,该边坡安全监控的预警值可参考无水工况下14 mm、低水位下9 mm、正常蓄水位下5 mm。
严飞文海邓琴秦玉樵王东英
关键词:安全系数
重力式锚碇水平极限承载力估值公式探讨被引量:6
2017年
研究目的:当前基于摩擦设计的重力式锚碇的水平极限承载力估值偏保守,没有考虑锚碇结构与地基协同作用,联合承载的估值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本文利用平硐岩基摩擦试验、重力式锚碇基底深部位移监测和数值仿真试验等手段,探讨重力式锚碇与岩基的协同作用和联合承载机制。研究结论:(1)极限试验破坏形态揭示了重力式锚碇不是单纯的摩擦承载,而是锚-岩联合承载;(2)锚碇-岩基联合极限承载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效应,初期为基底摩擦极限承载,摩擦效应;之后,前部齿坎夹持岩体剪切破坏极限承载,锚岩系统联合承载性能达到极限,夹持效应;基底上覆土重量对上述两部分都有提高,回填效应;(3)提出了考虑上述效应和联合承载机制的重力式锚碇水平极限承载力估算公式,经工程案例检验,公式极限估值9.6P与数值仿真确定的极限值8.0P接近,说明公式精度有保证,符合实际破坏模式;(4)该研究成果可用于新型重力式锚碇的设计和安全监控领域。
尹小涛严飞周磊王东英邓琴
关键词:重力式锚碇
金安金沙江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变形破坏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隧道式锚碇的变形破坏机制涉及到结构与围岩的协同作用问题。以华丽高速公路金安金沙江悬索桥两岸隧道锚变形破坏机制为研究对象,利用工程类比法评价了其稳定性控制要素,设计了超载数值试验。根据塑性区的扩展过程确定了施工安全监测和需要采取预加固的重点部位,确定了隧道锚围岩的破坏模式。根据锚面监测点位移由mm到cm量级突变确定的两岸锚岩系统极限荷载均为6~8倍设计缆力,则锚岩系统的设计承载力取3倍设计缆力下变形安全是有保障的。丽江岸塑性区在10 P下贯通;华坪岸塑性区在14 P下贯通。设计缆力作用下,丽江岸锚碇最大位移1.5 mm、围岩1.2 mm、地表0.5 mm;华坪岸锚碇最大位移1.7 mm、围岩1.5 mm、地表0.7 mm,其响应顺序为后锚面监测点>前锚面监测点>锚碇中间岩体>地表点,可作为后期结构及围岩安全监测布点和预警的参考,也证明当前设计缆力下变形和强度均是安全的。
赵栋琪王东英秦雨樵邓琴尹小涛
关键词:隧道式锚碇破坏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