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琴
- 作品数:91 被引量:33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山区公路弃渣工程尺度参数数字化测定方法及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公路弃渣工程尺度参数数字化测定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依据弃渣堆填全过程施工记录获得弃渣总重量,结合初始地形和整形地形获得弃渣总体积,根据弃渣总重量和弃渣总体积获得弃渣总容重进而获得工程尺度条件下弃渣...
- 尹小涛汤华 秦雨樵邓琴吴振君张勇慧宋罡 袁晖 秦辉 袁浩
- 基于矢量和分析法的大型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 2016年
- 目前基于矢量和分析法的边坡稳定性研究还未在大型工程中得到验证,解决问题的系统性体系还未能形成。为此以金沙江大桥建设工程丽江岸边坡为研究对象,验证矢量和分析法的正确性、可靠性及分析优势。分析时考虑自然状态工况和两种不同烈度的地震工况,利用矢量和分析法初步分析确定最可能滑动模式和潜在滑移面,并计算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对比分析极限平衡法、二维矢量和分析法和三维矢量和分析法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用二维矢量和分析法潜在滑移面的思想是可行的,且其计算结果与极限平衡法相对误差较小,而三维矢量和分析法计算精度较二维更高,对边坡滑动分析要求更高的工程中推荐应用三维矢量和分析法分析其稳定性问题。
- 沈冰邓琴
- 关键词:边坡稳定
-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高地应力软岩体地应力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高地应力软岩体地应力计算方法,包括建立不同直径钻孔的三维地应力计算模型;将岩体材料参数代入三维地应力计算模型中获得孔壁不同位置处的正应变数据;将岩体材料的不同参数及孔壁不同位置处的正应变...
- 秦雨樵汤华吴振君葛修润张勇慧袁从华邓琴尹小涛
- 涛源金沙江大桥重力锚碇岩基原位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在建大永二期涛源金沙江大桥属华丽高速公路大理连接线(丽江段)。桥位区域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位于程海-宾川活动断裂带,曾发生过多次地震活动。需要通过现场原位试验分析锚碇基底的承载性能和摩擦特性,以此验算锚碇的变形和抗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锚碇基坑各地层的载荷承载力基本值都远大于勘察设计值,各地层的剪切摩擦系数及粘聚力也都大于或等于勘察设计值,均满足设计要求。
- 宋罡汤华袁从华邓琴钟明文
- 关键词:岩基原位试验
- 一种弃渣工程中长期环境安全的综合安全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障弃渣工程中长期环境安全的综合安全控制方法,包括:弃渣场场地稳定性和安全控制;弃渣边坡稳定性和安全控制;主体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控制;优点是保障了系统量化评估,保证了弃渣场不会出现根本性的场地稳定风险;测试...
- 尹小涛张朔汤华袁从华吴振君邓琴秦雨樵
- 下限问题中新的莫尔--库仑屈服面线性化方法被引量:1
- 2013年
- 相比极限平衡法,基于下限原理的极限分析法具有更严谨的力学基础,且得到的安全系数偏于安全,更具有实用价值.尽管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有益的研究,然而经典的线性化方法不能解决一般的强度各向异性问题.在方位角离散化的基础上,建立各离散方位平面上的屈服条件,同时引入伪黏聚力以保证其具有下限性质.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稳定地从极限解的下方收敛.该方法不仅丰富了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下限有限元理论,而且为材料各向异性本构问题的计算打下了理论基础.
- 李春光朱宇飞刘丰邓琴郑宏
- 关键词:线性规划
- 应力释放率对超大断面小净距浅埋隧道的开挖影响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依托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基于空间反向荷载法和CRD施工工法,分析了不同应力释放率下浅埋隧道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应力释放率的增大,浅埋隧道洞周竖向位移及地表沉降明显增大,围岩塑性区范围也明显增大;(2)在小净距浅埋隧道变形计算中,应力释放率越小,左、右幅隧道开挖引起地表相对干扰越大。当应力释放率取50%时,左洞隧道开挖引起的右洞地表隆起值大于其自身开挖引起的位移值,右洞上部地表隆起,最终导致隧道上方公路可能出现拉裂现象。
- 但路昭罗红星邓琴王东英秦雨樵
- 关键词:应力释放率浅埋隧道塑性区
- 隧道式锚碇极限拉拔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式锚碇极限拉拔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锚碇自然拱高范围内的塌落岩土体重量;根据所述塌落岩土体重量得到锚碇底面法向力;采用所述锚碇底面法向力及锚碇与围岩接触面的内摩擦角,计算得到锚碇底...
- 尹小涛汤华袁从华邓琴吴振君秦雨樵廖明进
- 隧道锚承载特性及其破坏模式探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隧道式锚碇的楔形结构造成锚-岩系统在不同的加载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承载能力,其中极限承栽力又因锚-岩系统的破坏类型不同发掘空间巨大。首先基于一般力学原理和方法,分析锚-岩系统可能的破坏类型和隧道锚承载的阶段性,提出不同阶段隧道锚的承载力估值公式。利用数值试验和自编的破坏面追踪程序,揭示锚-岩系统的破坏演化规律,同时探究锚体结构楔形角和埋深对隧道锚的破坏面形态、破裂角和承载力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破坏性数值试验追踪得到的锚-岩系统最终破坏形态为下窄上开口的倒喇叭形,室内2D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该破坏形态。(2)锚-岩系统的承载具有显著的三阶段特征,加载初期锚-岩界面无附加应力产生,中期界面压应力随工程荷载近似呈线性增长,加载后期界面压力随围岩破坏迅速降低。阶段承载的力学机制在于:隧道锚初始承载力仅依赖于锚体结构自身,由锚碇自重和由自重产生的界面挤压力、抗剪力两部分组成;而极限承载力取决于锚碇夹持岩体的范围,因而依赖于破坏面的位置、形态和破裂角等数据。数值试验揭示的锚-岩界面的应力随荷载变化曲线和锚-岩系统塑性区的扩展过程佐证了力学模型概化和阶段划分方法的合理性。(3)根据锚体楔形角和埋深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浅埋深、大楔形角情况下,破坏面倾向于圆台状;当埋深在35?45m、楔形角为2°?6°时则破坏面呈喇叭状,埋深较大时倾向于界面破坏。喇叭形较窄段破裂角为2?3倍楔形角,较宽段破裂角则在20°?25°范围内,拐点位置距后锚面的距离稳定在1/2H处。(4)隧道锚的埋深不影响初始承载力,但极限承载力随埋深增加而增大;随楔形角的增加,初始承载力逐渐走低,但极限承载力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表明锚碇结构存在优势角。
- 王东英汤华汤华葛修润尹小涛
- 关键词:岩土工程隧道锚承载力附加应力敏感性
- 房县深峪沟病险水库黏土心墙坝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以房县深峪沟病险水库黏土心墙坝为研究对象,对其渗流稳定和坝坡稳定性进行评估,目的是为加固设计提供参考。设计了校核洪水位、设计洪水位、正常蓄水位的稳定渗流计算,校核洪水位降到正常蓄水位、正常蓄水位降到死水位的非稳定流计算工况,其中正常蓄水位降到死水位的工况又设计了5种降速计算方案,利用自动搜索滑动面的Morgenstern-Price法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坝坡稳定性,分析发现:校核洪水位稳定渗流背水坡安全系数k<1.15,不满足工程稳定性要求;设计洪水位和正常蓄水位工况,安全系数k<1.25,不满足工程稳定性要求。校核洪水位到正常蓄水位的迎水坡满足k≥1.15的要求,背水坡不满足k≥1.15的要求;正常蓄水位到死水位迎水坡在设计的5种降速下均存在时间步不满足k≥1.25的要求,所以该水库属于病险库,需要加固处理。
- 尹小涛王水林邓琴
- 关键词:病险水库黏土心墙坝渗流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