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瑞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主题

  • 7篇翻译
  • 4篇莎剧
  • 4篇莎士比亚
  • 3篇莎士比亚戏剧
  • 2篇代词
  • 2篇英译
  • 2篇人称代词
  • 2篇话语
  • 2篇话语标记
  • 2篇方言
  • 1篇第二人称
  • 1篇第二人称代词
  • 1篇语料
  • 1篇语料库
  • 1篇语料库考察
  • 1篇语用视角
  • 1篇正传
  • 1篇人名
  • 1篇莎剧翻译
  • 1篇社会

机构

  • 10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作者

  • 10篇王瑞
  • 2篇黄立波
  • 1篇陈国华
  • 1篇韩春荣

传媒

  • 4篇外语教学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大观周刊
  • 1篇中国外语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Q正传》在世界文学中早期经典化的翻译社会学解读被引量:2
2022年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经典的一部分,翻译对《阿Q正传》在世界文学早期经典化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阿Q正传》的早期翻译作为关注对象,从翻译社会学视角讨论鲁迅小说在世界文学早期经典化过程中译者所扮演的角色。作者提出:《阿Q正传》在世界文学中的成功是译者作为跨场域行动者建立的各种关系网络所产生的效应。
王瑞黄立波
关键词:《阿Q正传》翻译世界文学
浅析网络新词“给力”及其英译
2011年
本文主要以网络新词“给力”为考察对象,试从它的产生,用法及英译角度分析该词,以探求该词对未来中英新词发展的启示和导向作用。
韩春荣王瑞
关键词:网络新词给力
莎剧中的话语标记及其翻译被引量:10
2008年
本文旨在探讨莎剧翻译中对话语标记语用意义和社会意义在汉译本中加以体现这一问题。作者从英、汉两种语言入手在对话语标记认识的基础上,对莎剧话语标记加以分类,并从语言对比和译本对比的角度,以实例形式尝试提出莎剧话语标记汉译的原则,目的在于将莎剧语言研究的新成果应用于莎剧翻译中。
王瑞
关键词:莎剧话语标记
莎剧翻译的社会—语用视角——以第二人称代词称谓语you/thou及话语标记汉译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从社会—语用视角关注莎剧汉译中对莎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具体包括第二人称代词称谓语you/thou和话语标记两个方面。选取Hamlet第三幕第四景中一段对话,讨论13种译文对you/thou和话语标记的汉译,聚焦不同时期莎剧译者对莎学研究成果的关注程度,指出:衡量新时期莎剧重译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对莎学研究成果的运用。
王瑞
关键词:莎剧翻译称谓语话语标记
贾平凹小说译入译出风格的语料库考察被引量:21
2015年
本文以语料库为辅助,从形式数据统计、文本呈现模式和翻译策略三方面,对比贾平凹小说英译译入与译出文本的文体差异。研究发现:(1)形式数据统计方面,相对于英语原创小说,英语翻译小说使用词汇量大,译入文本词汇丰富程度显著高于译出文本;与同类原创文本相比,英语翻译小说文本信息负载量高,译入文本比译出文本信息负载量更高;(2)就文本开头的呈现模式看,贾平凹小说开头侧重于描写自然环境,而英语乡土主义小说偏好以人物作为故事切入点,这一点从实词使用可以看出;(3)从翻译策略上看,译入文本会调整原文语序以及添加明示性内容,而译出文本则忠实传达原作形式与内容。作者认为,一个文本在不同语言文化中的呈现模式差异是译者应当考虑的一个因素。
王瑞黄立波
关键词:小说翻译翻译策略
贾平凹作品英译及其研究: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5
2014年
本研究在概述贾平凹作品英译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文化差异问题并不是地方作家作品英译最突出的难点。对贾平凹作品的英译及推广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文本(包括原作文本和翻译文本)本身从语言、叙事、译者角度等内部因素的对比分析;二是对文本之外关于赞助人、翻译模式、目标语读者阅读期待或译作接受度等外部因素的研究。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中国现当代小说有地方特色作家作品的英译。
王瑞
关键词:英译
莎剧中称呼的翻译被引量:6
2010年
戏剧中的称呼可暗示人物身份,点明人物的某一特征,明示人物间的相互关系,表达人物的情感态度。翻译戏剧乃至文学作品中的各种称呼,应尽量保留原文称呼的这些功能。有特定含义的称呼,应尽可能在译本中有所体现;译人名尽可能像人名,尽可能音义兼顾;只要译语语言文化允许,同一称呼尽量用同一译名,不同称呼尽量用不同译名。莎士比亚剧本中一些人名的现有译名如you和thou的译法可根据上述原则加以改进。
王瑞陈国华
关键词:莎士比亚称呼人名
莎士比亚戏剧方言的分类及其翻译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现有主要莎剧译本在方言翻译方面存在的问题,论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将莎剧方言划分为地域、社会、时代、个人和舞台方言五大类,采用文本对比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出莎剧中方言翻译的原则:凡莎士比亚用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烘托戏剧效果的各种方言,在译本中应尽可能体现,旨在让读者明白不同语言变体的社会和语用功能。
王瑞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翻译
《哈姆雷特》百年汉译形式演化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回顾了Hamlet一剧汉译的文本呈现方式在中国的历时演变。作者指出,Hamlet一剧在中国经历了从文言故事到白话剧本,从诗体译本探索到研究型译本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伴随着国人和译者对莎剧认识的不断加深,也是各类莎学成果逐步应用于翻译实践的探索过程,翻译规范的发展变化在一程度上也促成了这一演变。
王瑞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
莎剧中方言的翻译
针对现有主要莎剧译本在方言翻译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将莎剧中的方言划分为地域、社会、时代、个人和舞台方言五大类,采用文本对比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出莎剧中方言翻译的原则:凡是莎士比亚用来塑造人物形象、...
王瑞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方言翻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