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常宇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黔东南州一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黔东南州某中学一起肺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原因,为科学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2—5月黔东南州某中学一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密切接触者筛查结果,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密切接触者筛查结果、发生原因等。结果该起疫情共筛查学校师生2293人,共报告学生肺结核13例,所有病例均集中于高一(3)班,该班级的罹患率达24.53%,病例分布呈班级和寝室聚集现象;指示病例密切接触者强阳性率达64.15%,高于一般接触者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4,P<0.01);除指示病例为因症就诊外,其余病例为主动筛查发现,均无肺结核相关症状。结论导致该起聚集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未按要求开展晨午检,体检机构也未按照国家体检标准开展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欠缺,患病学生带病上课,班级空调的使用也加大了结核病的传播风险。
- 覃常宇李涛唐德亮徐成杨全杰陈怀艳毛琦
- 关键词: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 一起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引起的聚集性疫情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黔东南州一起COVID-19家族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调查,分析该起疫情的流行病特征,为有效控制COVID-19的传播提供对策与依据。方法对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病例三间分布及其他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该起家族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累计报告8例病例,有3例为确诊病例(A、D、E),5例为无症状感染者(B、C、F、G、H);传染源为武汉自驾来黔探亲的B或C,B和C自武汉来黔后居住在A、H家中,多次参与家庭聚餐,导致A、D、E发病。对A的154名密切接触者进行进行COVID-19核酸检测,发现B、C、F、G、H核酸检测阳性,且均为无症状感染。结论武汉来黔无症状感染者为本次疫情主要的病毒携带者,家族聚集、聚餐行为是COVID-19的高危因素,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及时采取集中隔离措施能有效防控疫情扩散,做好无症状感染者隔离治疗对预防病毒在社区传播意义重大。
- 覃常宇邓茂铭罗涛唐德亮侯兴华杨熳欧阳建华
- 关键词:家族聚集密切接触者
- 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县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评估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快速诊断肺结核的可靠性和评估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快速诊断利福平耐药的效能。方法在贵州省24个县对研究期间内就诊的肺结核可疑者同时进行痰抗酸染色涂片检测(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痰培养)和Xpert MTB/RIF检测,对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比例法),比较Xpert MTB/RIF检测结核菌和R耐药的效能。结果以痰培养为金标准,Xpert检测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95.0%,约登指数为90.6%;痰涂片检测灵敏度为79.8%,特异度为93.9%,约登指数为73.7%。以传统固体培养基利福平耐药检测为金标准,Xpert检测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96.7%,约登指数为88.0%。结论 Xpert MTB/RIF检测技术检测结核菌和R耐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指数,检测时间低于常规培养和药敏,适合在县级基层实验室推广使用。
- 陈玮李杨陈依江陈再平商宇覃常宇雷世光
- 关键词:结核
- 2011~2014年黔东南州食物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2011~2014年黔东南州食物中毒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全州食物中毒的三间分布特征、分析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等,为以后更好的开展食物中毒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中获取黔东南州2011~2014年食物中毒监测数据,对该期间监测的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2011~2014年共收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34起,发病总人数248人,死亡人数13人,病死率5.2%;2、3季度是食物中毒高发时间;主要场所分布在农村家庭;致病因素以毒蘑菇中毒居多,且病死率高;误食误用是引起中毒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2011~2014年全州食物中毒的发生具有明显季节性,农村村民是高危人群,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做到早期预警,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 覃常宇周亚娟邓茂铭罗涛龙黔清王娅芳朱启洪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毒蕈中毒宣传教育
- 基于盲法设计的医疗机构输入性传染病应对能力评估实践
- 2024年
- 目的:探索基于盲法设计的医疗机构输入性传染病应对能力评估体系构建,为相关部门检验医疗机构应急处置能力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2019年10月以上海市某区发生输入性传染病疫情为背景,采用单盲实战演练形式,完全模拟真实疫情情境,根据相关防控方案设计评估项目及指标。演练共有4家医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结果:评估结果显示,C医院得分最高,其后依次是A医院、D医院、B医院。各医院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97,P<0.05)。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总得分前5位依次为F、M、K、D、H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47,P<0.05)。结论:通过演练有效检验了医疗机构对输入性传染病的应对能力,验证了演练模式的可行性,为相关部门开展卫生应急演练提供相对合理、客观、科学的参考依据。
- 毛琦张永德吕锡宏孙中兴覃常宇
- 关键词:传染病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