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小兰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1篇弹性成像
  • 1篇弹性值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对侧眼
  • 1篇信度
  • 1篇异物伤
  • 1篇真菌性
  • 1篇真菌性角膜
  • 1篇真菌性角膜炎
  • 1篇正常成人
  • 1篇神经根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细胞
  • 1篇青光眼诊断
  • 1篇细胞
  • 1篇相干光断层扫...
  • 1篇栗刺
  • 1篇疗效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许小兰
  • 3篇张虹
  • 2篇王军明
  • 1篇周龙芳
  • 1篇李贵刚
  • 1篇李木
  • 1篇夏楠
  • 1篇王平
  • 1篇黄小雨

传媒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角膜板栗刺异物伤15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目前角膜板栗刺异物伤有效治疗方法及影响病情进展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7/2015-10武汉市同济医院眼科病房收治的角膜板栗刺异物伤患者15例15眼的临床资料,入院时未并发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在剔除角膜板栗刺异物的同时均积极给予以那他霉素为主的抗真菌治疗,而对入院时已并发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予以氟康唑溶液前房冲洗和角膜基质层注药,必要时予以羊膜移植术或角膜移植术,总结上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影响病情进展的因素。结果:入院时未并发角膜溃疡病例11例,入院时平均病程为1~7(2.42±2.15)d,入院时已并发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例4例,入院时病程为3~30(18.25±4.35)d。其中并发角膜溃疡病例板栗刺数量平均为4.5根,并均有板栗刺穿透角膜进入前房;未发生角膜溃疡病例板栗刺数量平均为3.5根,而只有28.5%病例有板栗刺穿透角膜进入前房。经抗真菌治疗和相应手术治疗后,所有病例均被判定为治疗有效。结论:影响角膜板栗刺异物伤病情进展的因素可能有板栗刺的数量、板栗刺是否穿透角膜进入前房、就诊时病程的长短、是否积极进行抗真菌治疗等。对已并发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积极予以抗真菌药物能有效控制真菌性角膜炎的进展,为进一步行羊膜移植或角膜移植术创造有利条件。
许小兰蔡苏博周龙芳姚珂珺黄小雨王平张虹李贵刚
关键词:板栗刺真菌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眼与可疑原发房角关闭眼的前节参数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单侧急性发作(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AACG)的对侧眼、可疑原发房角关闭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suspects,PACS)和正常眼的前节生物学参数差异。方法: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pentacam scheimpflug system,Pentacam)完成26例26眼AACG对侧眼及与之年龄、性别匹配的28例28眼PACS和34例34眼正常眼的前节扫描。采用Pentacam获得以下参数: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容积(CV)、瞳孔直径(PD)、中央前房深度(CACD)、周边前房深度(PACD)、前房容积(CV)和房角度数(ACA)。应用图像处理软件和OCT测量虹膜厚度(IT750,IT2 000),面积(IS)、体积(IV)和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进行。结果:角膜参数(CCT,CV),PD、虹膜参数(IT750,IT2 000,IS,IV)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ACG对侧眼和PACS比较,正常人CACD和PACD更深,ACV更大,ACA和AOD500更宽敞(P<0.05)。AACG对侧眼和PACS相比,各项前节解剖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AACG对侧眼作为房角关闭好发的诊断标准,上述前房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小于0.7。结论:AACG对侧眼和PACS的前节生物学参数无显著差异,以此作为房角关闭好发的诊断精准度较低。
郭竞敏许小兰张虹王军明
关键词:房角关闭对侧眼
HD-OCT测量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厚度对开角型青光眼诊断的意义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评估利用高分辨率相干光断层扫描(Cirrus-HD OCT)测量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GCIPL)厚度参数对早期和中晚期青光眼的诊断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例健康个体,26例早期青光眼患者,29例中晚期青光眼患者。对所有纳入个体均测量黄斑区GCIPL厚度参数,视盘(ONH)区参数以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参数。最后将所有数据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各参数诊断早期和中晚期青光眼的AUC值,以比较和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意义。结果:对于早期青光眼组,AUC值最高的为RNFL平均值(0.871)和7∶00位值(0.896),GCIPL各参数也表现出较高的AUC值,其中GCIPL平均值和最小值相应的AUC值分别为0.847和0.812。对于中晚期青光眼组,AUC值最高为盘沿面积(0.992),其次为RNFL平均值(0.991),而GCIPL各参数中平均值与最小值的AUC值分别为0.967和0.983。对于早期青光眼诊断,灵敏度最高的指标为RNFL平均值(76.9%),而特异度最高的指标为GCIPL平均值(93.5%)。结论:GCIPL作为诊断青光眼的新指标在诊断早期和中晚期青光眼时,具有与RNFL相似的诊断意义。对于早期青光眼,诊断时应重点观察RNFL平均值,而在筛查时应重点观察GCIPL的平均值。
许小兰郭竞敏陆朵朵李木张虹王军明
关键词:青光眼诊断
声触诊弹性成像测量正常成人臂丛神经根弹性值的信度及特征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声触诊弹性成像(STE)测量正常成人臂丛神经根弹性值的信度,并分析其弹性值特征。方法由同一操作者使用STE对44例健康志愿者的双侧C5、C6及C7神经根的弹性值进行两次测量,测量结果汇总后用于评估者内部信度和最小可检测差异计算。随机从所有受试者的两次测量数据中抽取其中一次,数据汇总后用于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44例健康志愿者左、右侧C5、C6及C7神经根弹性值分别为(20.64±6.87)kPa、(21.34±5.35)kPa、(25.48±7.13)kPa和(20.19±7.86)kPa、(22.35±7.99)kPa、(24.61±8.15)kPa,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左、右侧数据分析示C5、C6、C7的弹性值分别为(20.41±7.34)kPa、(21.85±6.78)kPa、(25.03±7.58)kPa,呈逐渐增大趋势(P<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志愿者左、右侧C5、C6、C7神经根弹性测量的评估者内部信度分别为0.70、0.63、0.74和0.68、0.60、0.71,其所对应的最小可检测变化分别为21.01 kPa、18.16 kPa、20.02 kPa和24.79 kPa、28.09 kPa、24.36 kPa。结论STE测量正常成人C5~C7臂丛神经根的弹性值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信度较好,最小可检测变化值较大。建议使用STE技术进行疾病变化或疗效的定量评估时注意其可能存在的测量误差。
许小兰古再丽努尔·亚森夏楠
关键词:臂丛神经根信度正常成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