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木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2篇青光眼诊断
  • 1篇代偿
  • 1篇断层扫描
  • 1篇悬韧带
  • 1篇移植术
  • 1篇诱发电位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开角型
  • 1篇原发性开角型...
  • 1篇韧带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细胞
  • 1篇失代偿
  • 1篇视觉诱发
  • 1篇视觉诱发电位
  • 1篇自体
  • 1篇细胞
  • 1篇相干光断层扫...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李木
  • 3篇张虹
  • 2篇王军明
  • 2篇严晓琴
  • 1篇周雄武
  • 1篇徐玲娟
  • 1篇张宪
  • 1篇周龙芳
  • 1篇李贵刚
  • 1篇许小兰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可疑性原发房角关闭的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度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可疑性原发房角关闭(primary angle closure suspect,PACS)患者与正常人各方位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度差异,探究隐匿性晶状体偏位在青光眼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纳入PACS组患者19例(19眼)和与之年龄、性别、眼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19名(19眼)。在标准暗室下采用Pentacam完成眼前节扫描,局部滴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水一滴,30 min后再次采集Pentacam图像,自动获得散瞳前后4 mm范围8个方位(上方、颞上、颞侧、颞下、下方、鼻下、鼻侧、鼻上)周边前房深度(peripheral anterior chamber,peri-ACD)。以散瞳前后peri-ACD的差值(即△peri-ACD)反映悬韧带松弛度。以散瞳后8个方位peri-ACD差异明确是否存在晶状体偏位,并通过其极差值(即散瞳后8个方位peri-ACD中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反映晶状体偏位程度。结果PACS组与正常对照组不同方位△peri-ACD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3),组间比较PACS组颞下方(0.40±0.28)mm小于正常对照组(0.55±0.15)mm(P=0.041),其余方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散瞳后PACS组和正常对照组8个方位peri-ACD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9),8个方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PACS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极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5±0.18)mm、(0.43±0.28)mm](P=0.362)。结论 PACS组与正常对照组均存在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度分布不均,而PACS组颞下方悬韧带松弛可能更为显著。
郭竞敏李木严晓琴张虹王军明
关键词:悬韧带
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在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价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c-VEP)在原发开角型青光眼(POAG)诊断和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85例(85眼),其中早期青光眼39例(39眼),中晚期青光眼46例(46眼),正常人56例(56眼)。所有受试者均进行Humphery 30-Ⅱ中央30°视野(MS)及柯谛亚电生理仪分离格栅模式检查(定量检查,刺激对比度分别为8%、14%、22%、32%)、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GCC)检查。结果早期青光眼平均8%SNR值小于1,中晚期青光眼平均8%及14%SNR值均小于1,早期及中晚期青光眼组梯度对比度刺激SNR值均显著小于正常(P<0.05)。ic-VEP SNR与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GCC)及视野检查的平均光度敏值(MS)呈正相关。在早期青光眼中,14%SNR与GCC及MS相关;在中晚期青光眼中,32%SNR与GCA及MS相关。早期POAG中,8%-SNR或14%-SNR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02;中晚期POAG中,8%-SNR或14%-SNR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87。在早期青光眼中,ic-VEP及视野分级的加权Kappa值为0.416;中晚期青光眼中,加权Kappa值为0.689。结论 ic-VEP在POAG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及灵敏度。不同时期青光眼中,GCC及MS和不同对比度刺激的ic-VEP SNR相关。
周龙芳张宪严晓琴李木张虹
关键词:视觉诱发电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HD-OCT测量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厚度对开角型青光眼诊断的意义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评估利用高分辨率相干光断层扫描(Cirrus-HD OCT)测量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GCIPL)厚度参数对早期和中晚期青光眼的诊断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例健康个体,26例早期青光眼患者,29例中晚期青光眼患者。对所有纳入个体均测量黄斑区GCIPL厚度参数,视盘(ONH)区参数以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参数。最后将所有数据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各参数诊断早期和中晚期青光眼的AUC值,以比较和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意义。结果:对于早期青光眼组,AUC值最高的为RNFL平均值(0.871)和7∶00位值(0.896),GCIPL各参数也表现出较高的AUC值,其中GCIPL平均值和最小值相应的AUC值分别为0.847和0.812。对于中晚期青光眼组,AUC值最高为盘沿面积(0.992),其次为RNFL平均值(0.991),而GCIPL各参数中平均值与最小值的AUC值分别为0.967和0.983。对于早期青光眼诊断,灵敏度最高的指标为RNFL平均值(76.9%),而特异度最高的指标为GCIPL平均值(93.5%)。结论:GCIPL作为诊断青光眼的新指标在诊断早期和中晚期青光眼时,具有与RNFL相似的诊断意义。对于早期青光眼,诊断时应重点观察RNFL平均值,而在筛查时应重点观察GCIPL的平均值。
许小兰郭竞敏陆朵朵李木张虹王军明
关键词:青光眼诊断
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一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女性,52岁,农民.于2015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接受入院治疗.患者主诉左眼视力半年内逐渐下降,且右眼红肿、疼痛半个月.患者10年前因左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
徐玲娟李贵刚周雄武李木
关键词: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内皮功能失代偿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自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