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莉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市奉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海市奉贤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和分析上海市奉贤区2004—2008年饮食服务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携带情况及菌型分布。方法对从业人员肛拭标本进行肠道菌检测及血清分型鉴定。结果共检测标本154097份,检出阳性菌株545份,总检出率0.35%。其中检出沙门菌537株,志贺菌8株。537株沙门菌经生化及血清学鉴定分为6个血清群46个血清型。其中E群占的比例为38.79%。最常见的血清型依次为伦敦,山夫登堡,德比。结论奉贤区饮食服务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检查,及时调离阳性者。
- 蔡卫红王惠峰沈春莉谢晓红
- 关键词:肠道致病菌
- 2019—2022年上海市奉贤区哨点医院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同源性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开展上海市奉贤区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耐药性和同源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风险监测预警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2022年上海市奉贤区腹泻病检测中分离到的DEC,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21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聚类分型。【结果】腹泻病例DEC检出率为18.99%(131/690)、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占64.89%(85/131)、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占22.14%(29/131)、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占12.21%(16/131)、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占0.76%(1/131),未检出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DEC检出具有明显夏季高发的季节性特点。DEC多重耐药率为66.41%,共有65种耐药谱,耐药率最高的5种抗生素是氨苄西林(60.31%)、萘啶酸(51.91%)、头孢唑林(50.38%)、四环素(44.27%)、复方新诺明(35.11%),2019—2022年DEC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明显升高。85株EAEC聚类分析相似度为58.4%~100.0%,得到69种带型;29株ETEC聚类分析相似度为58.5%~100.0%,得到13种带型,有2种优势带型;16株EPEC聚类分析相似度为53.9%~96.0%,得到15种带型。共发现5组同源性菌株,同源性菌株耐药表型均一致。【结论】上海市奉贤区腹泻病例中DEC流行强度较高,耐药形势严峻,引起暴发感染的风险较高,需要加强监测和防范。
- 赵宏伟谢晓红陶力新沈莉沈春莉刘梅花施媛盛黄妃
- 关键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腹泻脉冲场凝胶电泳多重耐药耐药谱
- 上海市奉贤区2019-2022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和同源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开展上海市奉贤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coli,DEC)耐药性和同源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风险监测预警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2022年上海市奉贤区腹泻病检测中分离到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21种药物敏感试验,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进行聚类分型。结果690例腹泻病例DEC检出率为18.99%、ESBLs-DEC检出率为5.22%,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在15~<60岁的青壮年中检出率最高(6.20%)。36株ESBLs-DEC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全部敏感,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和多黏菌素E全部耐药。其他耐药性较高的有氨苄西林(91.67%)、四环素(44.44%)、复方新诺明(44.44%)。ESBLs-DEC对头孢唑啉、头孢吡肟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于非ESBLs-DEC。2019—2022年ESBLs-DEC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由0升高到40%,对四环素耐药率从22.22%升高到44.44%。ESBLs-DEC全部为多重耐药,共产生22种耐药谱。36株ESBLs-DEC经PFGE聚类分析相似度为47.8%~97.1%,得到34种带型,带型分散呈现多态性。结论上海市奉贤区腹泻病例中ESBLs-DEC流行强度不高但耐药形势严峻,引导临床和农业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控制耐药升高的关键环节。
- 赵宏伟谢晓红胡屹庄源陶力新刘梅花沈莉沈春莉施媛盛黄妃
- 关键词:Β-内酰胺酶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耐药脉冲场凝胶电泳
- 上海市奉贤区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和志贺菌检测结果被引量:1
- 2008年
- 蔡卫红王惠峰沈春莉谢晓红沈莉
- 关键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志贺菌属饮食服务行业沙门菌属卫生监督管理
- 奉贤区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和遗传特征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奉贤区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耐药性和遗传特征,为副溶血性弧菌风险监测预警和溯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腹泻患者和食品风险监测中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采用三重实时荧光PCR法检测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毒素基因(trh),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聚类分型。结果56株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携带率为100.00%;其中35株人源性菌株tdh和trh基因携带率分别为91.43%和8.57%,21株食源性菌株trh基因携带率为4.76%。人源性耐药株22株,耐药率为62.86%;食源性耐药株6株,耐药率为28.57%。人源性中度敏感株21株;食源性中度敏感株9株。PFG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6株副溶血性弧菌分为31种带型,带型相似性50.37%~100.00%。5组同源性菌株毒力基因和耐药谱均一致。结论2019年奉贤区分离的56株副溶血性弧菌遗传性较为分散,但存在主要流行克隆系。食源和人源性菌株间遗传差异较大,存在多重耐药和高毒力菌株,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较高。
- 赵宏伟谢晓红陶力新沈春莉沈莉王洁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