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晓红

作品数:28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奉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奉贤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电泳
  • 5篇食物
  • 5篇脉冲场
  • 5篇脉冲场凝胶电...
  • 5篇霍乱
  • 5篇霍乱弧菌
  • 5篇副溶血性
  • 5篇副溶血性弧菌
  • 4篇中毒
  • 4篇沙门菌
  • 4篇食物中毒
  • 4篇耐药
  • 4篇检出
  • 4篇病原
  • 4篇病原菌
  • 3篇志贺菌
  • 3篇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机构

  • 28篇上海市奉贤区...
  • 5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8篇谢晓红
  • 20篇沈莉
  • 11篇王仁刚
  • 5篇沈春莉
  • 4篇蔡卫红
  • 3篇王惠峰
  • 2篇王洁
  • 1篇王嘉瑜
  • 1篇胡屹
  • 1篇俞雪莲
  • 1篇张曦
  • 1篇王志
  • 1篇赵百慧
  • 1篇沈佳仁
  • 1篇袁政安
  • 1篇陈悦
  • 1篇陈洪友
  • 1篇吴凡
  • 1篇高烨
  • 1篇李星成

传媒

  • 10篇预防医学情报...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职业与健康
  • 3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预防医学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株2011年出现的季节性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血凝素基因特性的研究
2012年
本文通过比较2011年分离培养的1株季节性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A/Shanghai/1167/2011(H1N1))与历年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基因,追溯该病毒的基因变异与来源,探讨该毒株的出现对流感防控工作的意义。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病毒的HA和神经氨酸酶(NA)片段,并进行测序;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获得的序列进行分析,绘制基因进化树;同时,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检测2011年下半年健康人群中该流感病毒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A/Shanghai/1167/2011(H1N1)的HA基因序列与世界卫生组织(WHO)2007~2008年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株A/Brisbane/59/2007(H1N1)最接近,同源性达99.2%,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A/California/07/2009疫苗株同源性仅为72.4%。其HA基因裂解位点为PSIQSR↓GLF,尚未出现高致病性的分子特征。HA片段共编码557个氨基酸,有9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序列与2009年前WHO疫苗株A/NewCaledonia/20/1999(H1N1)、A/SolomonIslands/3/2006(H1N1)和/Brisbane/59/2007(H1N1)相比,分别有15、12和4处不同,这些差异分布在Sa、Sb、Ca1、Ca2、Cb5个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差异分别有5、5和2处。该毒株在健康人群血清的抗体阳性率为34.33%,几何平均效价(GMT)为10.38。A/Shanghai/1167/2011(H1N1)是2011年出现在上海地区的一个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其抗原变异与既往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比不大,但在以A(H1N1)pdm09为主要流行株的年份检测到散在发生的既往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应当引起重视,其在人群中的抗体水平较低,易引起流行,需要提高对类流感人群中此种毒株的持续监测。
沈佳仁赵百慧高烨俞雪莲王嘉瑜袁政安吴凡谢晓红陶力新张曦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检测外环境霍乱弧菌的应用
目的:综合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常规技术的检测手段,提高外环境霍乱弧菌的阳性检出率。 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检测方法与单纯的常规技术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其阳性检出率。 ...
谢晓红沈莉韩华忠王仁刚陶力新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霍乱弧菌免疫学检验聚合酶链反应
文献传递
检测外环境霍乱弧菌的方法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提高外环境霍乱弧菌的阳性检出率。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和常规分离培养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检测方法,与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常规分离培养技术和单纯的常规分离培养技术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其阳性检出率。结果荧光定量PCR技术、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和常规分离培养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检测方法,霍乱弧菌阳性检出率(1.05%)明显高于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常规分离培养技术的阳性检出率(0.53%)和单纯的常规检测技术的阳性检出率(0.26%)。结论将PCR方法作为筛查的基础,进行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结合常规分离培养技术应用于霍乱弧菌的检测,可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明显地提高阳性检出率。
谢晓红王洁蔡卫红王仁刚陶力新
关键词:霍乱弧菌阳性率
外环境霍乱弧菌检测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结合常规法的检测手段,提高外环境霍乱弧菌的阳性检出率。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检测方法与单纯的常规技术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其阳性检出率。结果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检测技术,其阳性检出率(0.3%)高于单纯的常规检测技术的阳性检出率(0.2%)。结论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结合常规法进行霍乱弧菌的检测,可提高其阳性检出率,同时又能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谢晓红沈莉王仁刚陶力新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霍乱弧菌阳性率
酒店浴室花洒头上检出嗜肺军团菌的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部分公共场所环境中军团菌的污染状况,为军团菌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该区使用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大型酒店及超市的环境样品共80份进行军团菌检测,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常规方法结合,样品先进行PCR检测,阳性样品再进行常规分离和鉴定。结果从某酒店的浴室花洒环节标本中检出2株嗜肺军团菌。结论环境中有嗜肺军团菌存在,易受到感染,存在隐患。
沈莉谢晓红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PCR
从海、水产品中检出3株霍乱弧菌的报告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奉贤区海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状况,为霍乱防治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同时用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从20件样品中检出霍乱弧菌3株,其中1株为O1群霍乱弧菌稻叶27L型,另外2株分别为O1群霍乱弧菌小川9L型和15d型。结论:本次检出的3株霍乱弧菌均为非流行株,但仍需加强对海水产品的主动监测,预防霍乱流行株的出现而导致霍乱的散发和暴发流行。
谢晓红沈莉王仁刚陶力新
关键词:霍乱弧菌
上海奉贤区公共场所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应用PCR技术对奉贤地区部分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塔水及其他环境(淋浴设施等)进行军团菌污染状况调查。方法于2010-05和2010-10,分别采集中央空调冷却塔水样品及环境样品用聚合酶链(PCR)对其进行嗜肺军团菌检测,同时用常规法进行分型鉴定。结果采集的125份样品中,PCR法检出嗜肺军团菌45份,阳性检出率为36%,水样检出率远高于环境(分别为67.19%和3.28%)。在检出的59株军团菌中共鉴定出6种不同菌型,其中LP1为重点菌型,占50.85%。且在同一样品中检出不同菌型有2株以上的占35.29%。结论奉贤地区中央空调冷却塔及环境中存在军团菌污染。
沈莉谢晓红韩华忠陶力新袁建华王仁刚
关键词:军团菌冷却塔PCR
2004-2006年奉贤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分析
2007年
目的掌握奉贤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学特点,为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食品卫生管理水平。方法对奉贤区2004-2006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6年奉贤区共发生食物中毒21起,采集标本665份,检出病原菌182株,检出率为27.37%。结论奉贤区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7、8月份为发病高峰。
谢晓红沈莉王仁刚
关键词:食物中毒病原学副溶血性弧菌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快速检测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被引量:7
2007年
韩华忠谢晓红沈莉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杆菌痢疾杆菌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食源性疾病病原菌快速检测上的应用与评估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实现对食源性疾病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选取食源性疾病常见的四种病原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它们的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技术,同时验证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普通PCR、常规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灵敏度可达4 CFU/ml~8 CFU/ml,其敏感性比普通PCR高10倍,比常规培养法高1000倍。且快速简便,特异性强,从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最快能在2 h~3 h内完成,而常规培养需3 d~4 d。通过对282件样品的检测,证实该方法可以使阳性检出率从常规法的8.51%提高至14.18%。结论: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技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食源性疾病病原菌的快速检测。
谢晓红韩华忠沈莉王仁刚陶力新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食源性疾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