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丽娜
- 作品数:20 被引量:67H指数:6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高温发酵处理对苹果品质和风味变化的影响
- 2024年
- 以新鲜苹果为原料,在高温(50~90℃)和相对湿度(50%~90%)条件下,探究苹果发酵过程中品质和风味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与新鲜苹果相比,苹果在外观、色泽、质地和口感上均发生显著变化。发酵过程中总色差(ΔE)显著增加,从29.07±1.04增至50.11±0.93,表明苹果色泽变为深褐色。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降到(6.64±0.78)、(77.04±0.58)mg/g DM和(24.75±0.73)mg/g DM,还原糖含量则增加到(409.36±0.64)mg/g DM。在酶活性方面,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酶活性在发酵初期达到峰值后开始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酶活性在发酵中期达到峰值后有所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酶活性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保持稳定。黑苹果的总酚含量较新鲜苹果提高1.45倍,5-羟甲基糠醛含量在发酵后期显著增加到(16.21±0.36)mg/g DM,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但总黄酮含量有所减少。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显示,高温发酵降低醇类和酯类化合物的含量,促进醛类化合物的形成,这些醛类化合物作为美拉德反应的主要产物,对黑苹果的整体风味有重要贡献。
- 宋娟康三江康三江张海燕曾朝珍袁晶慕钰文
- 关键词:苹果高温发酵抗氧化活性挥发性物质
- 我国野生蔬菜资源加工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7年
- 对我国野生蔬菜资源的特点和部分野生蔬菜营养价值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就当前野生蔬菜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工产品的种类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我国野生蔬菜加工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 陈志玺康三江张海燕张芳苟丽娜张霁红曾朝珍
- 关键词:野生蔬菜
- 当归微波干燥灭菌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当归微波干燥灭菌的最优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对其因素进行筛选,以当归菌落总数、阿魏酸含量以及最终含水量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当归最佳微波干燥灭菌工艺参数为当归含水量15%、微波功率12 kw、微波转速1030 r·s^(-1)、载样量10 kg·m^(-2)。结论:通过优化当归微波干燥灭菌的工艺,可降低当归有效成分阿魏酸的损失,也可以达到有效灭菌的目的,有利用提高和改善产品的品质,为甘肃及全国当归的加工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张芳康三江张永茂苟丽娜郑娅
- 关键词:微波干燥当归
- 一种蔬菜护绿保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果蔬精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蔬菜护绿保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蔬菜护绿保脆剂按重量份计,包括1000份水、0.5~1.5份植酸钠、7~9份D‑异抗坏血酸钠、2~4份碳酸氢钠和0.6~1.6份氯化钙。通过护...
- 康三江张海燕展宗冰苟丽娜张芳张霁红曾朝珍袁晶
- 文献传递
- 无硫杏脯褐变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酶促褐变是水果蔬菜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旨在探讨无硫杏脯褐变的最佳控制工艺。采用先单因素后正交试验设计,探讨氯化钙、柠檬酸、氯化钠、D-异抗坏血酸钠及浸泡时间对杏脯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色泽的影响。结果显示,无硫杏脯最佳护色工艺配方为氯化钙0.3%+氯化钠1.0%+柠檬酸0.2%+D-异抗坏血酸钠0.2%,浸泡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可以最大限度的抑制杏PPO、POD活性,保持杏脯色泽。
- 张芳康三江苟丽娜庞中存
- 关键词:大接杏褐变
- 一种速冻野生蔬菜团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速冻野生蔬菜团的制备方法,属于蔬菜深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清洗后的野生蔬在质量分数为0.6%~0.8%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25~35min,沥水,得到第一沥水野生蔬菜;将第一沥水野生蔬菜在质量分数为...
- 康三江展宗冰张海燕张芳苟丽娜
- 文献传递
- 一种食用沙棘酵素生产用沙棘清洗装置
- 本发明属于沙棘清洗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食用沙棘酵素生产用沙棘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罐池;启动电机带动螺杆旋转,使顶板和孔板同步在螺杆上旋转下移,带动漂浮的沙棘果进行下移,使沙棘果完全浸入水体中,当孔板下移过程中,还会使...
- 张海燕康三江袁晶苟丽娜曾朝珍慕钰文宋娟陈志玺
- 护色生产工艺对无硫杏脯质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酶促褐变是水果蔬菜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旨在探讨无硫杏脯护色工艺对杏脯质构的影响及探索最优控制工艺条件。采用先单因素后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工艺条件对杏脯制作过程质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无硫杏脯最佳护色工艺条件为:采用煮制温度65℃、真空度0.065MPa、煮制时间20s、抽真空时间10min。该工艺条件制成的杏脯,硬度适中、弹性适中,内聚性和咀嚼性最佳,同时保持无硫杏脯良好色泽及感官品质。
- 张芳黄玉龙康三江苟丽娜张海燕
- 关键词:杏脯内聚性
- 响应面法优化黑苹果发酵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 2024年
- 该研究以苹果为原料,采用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与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混合发酵制备黑苹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黑苹果最佳发酵工艺,系统探究了接种量、混菌比例、发酵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黑苹果的颜色参数、褐变程度(A420 nm值)、类黑精含量、总酚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苹果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粘液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比例1.5∶1.0,混菌接种量7.5%,相对湿度54%,发酵温度56℃。在此优化条件下,黑苹果的类黑精含量为189.64 g/kg,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34.24μmol Trolox/g,FRAP值为31.09μmol Trolox/g,分别比未发酵的新鲜苹果提高了8.87倍、4.15倍和6.41倍。综上,黑苹果的类黑精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加。
- 宋娟康三江康三江张海燕曾朝珍袁晶慕钰文
- 关键词:发酵工艺类黑精抗氧化活性
- 苹果酵素混菌发酵工艺优化
- 2024年
- 该研究以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Cyberlindnera fabiani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戊糖乳植物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entosus)、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为发酵菌种制备苹果酵素,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发酵对苹果酵素可溶性固形物、pH、总酸、还原力、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苹果酵素酵母菌发酵阶段和乳酸菌发酵阶段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多菌种发酵苹果酵素酵母菌发酵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酿酒酵母1∶0.2,接种量3.3%,发酵温度23℃,初始pH4.7,乳酸菌发酵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戊糖乳植物杆菌∶肠膜明串珠菌1∶1,接种量5.2%,发酵温度33℃,初始pH 5.1,在此优化条件下,多菌种发酵苹果酵素的感官评分为9.82,SOD活性为55.83 U/m L、总酸含量为4.96 g/L、还原力为6.8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4°Bx、p H为2.96。该研究为苹果酵素产品工业化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海燕康三江康三江袁晶苟丽娜慕钰文袁晶
- 关键词:酵母菌多菌种发酵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