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彬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微光夜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武器装备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光电
  • 2篇光电阴极
  • 1篇氮化
  • 1篇氮化物
  • 1篇导弹逼近告警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第一性原理研...
  • 1篇电子结构
  • 1篇日盲
  • 1篇日盲紫外
  • 1篇子结构
  • 1篇像管
  • 1篇密度泛函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化物
  • 1篇告警
  • 1篇功函数
  • 1篇光电对抗
  • 1篇光阴极
  • 1篇厚度

机构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重庆光电技术...

作者

  • 4篇任彬
  • 2篇江兆潭
  • 1篇周跃
  • 1篇申志辉
  • 1篇崔穆涵
  • 1篇杨晓波

传媒

  • 3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兵工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GaAs光电阴极Cs,O吸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提出了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广义梯度近似投影缀加波赝势法,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采用平板模型计算了GaAs(110)表面单一吸附0.5 ML Cs元素、单一吸附0.5 ML O元素及0.5 ML Cs、0.5 ML O共吸附系统的特定吸附位、吸附系统总能及吸附系统的电子结构。吸附系统总能的计算结果对比及电子结构图表明:当Cs、O元素吸附量在GaAs(110)表面达到Θ=1 ML时,它们并非各自在表面形成局域畴形态的竞争性共化学吸附,而是将在表面形成混合均匀相的协同共化学吸附。采用偶极子校正进一步计算三种吸附系统的功函数分别是4.423 e V、5.749 e V、4.377 e V,从而得出GaAs光电阴极制备过程中提高并保持光电阴极发射性能的方法及机理。
任彬石峰郭晖焦岗成程宏昌王龙牛森袁渊
关键词:电子结构功函数
InP/InGaAs转移电子光阴极吸收层厚度设计与计算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计算了InP/InGaAs转移电子光阴极吸收层材料的电学结构和光学性质,交换关联能采用杂化泛函HSE06来描述。首先对闪锌矿结构GaAs材料能带图进行计算验证,接着建立标准InGaAs材料体结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动力学的自洽优化,在优化后的基础上进行了非自洽的计算,得到标准InGaAs材料的复介电函数,然后根据KramersKronig关系推出标准InGaAs材料光吸收系数。最后,结合转移电子光阴极量子效率模型,在给定P型标准InGaAs材料非平衡少子扩散长度分别是0.8、1.0、1.2、1.4、1.6和2.0mm的条件下,得到对能量在0.780260~0.820273eV区间内、间距为0.002eV的不同光子能量优化的InP/InGaAs转移电子光阴极吸收层厚度。
任彬石峰郭晖焦岗成胡仓陆成伟徐晓兵王书菲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NEA GaN光电阴极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框架下广义梯度近似投影缀加平面波方法,在六方结构Ga N结构优化的基础上,计算了Ga N(0001)A面吸附Cs后功函数变化,指出吸附系统表面形成了一个有效的Ga N-Cs电偶极子层,降低了原本的Ga N表面势垒,形成更加有利于电子逸出的外光电发射效应特性。接着图示吸附Cs、O后的电子结构,指出吸附原子和衬底之间的键合。六方结构Ga N材料的光学性质通过Kramers-Kronig关系得出。根据Ga N的介电函数谱,得出了254nm光波长下以Ga N为激活层材料的反射式光电阴极在不同少子扩散长度下的内量子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六方结构Ga N(0001)A面是可见光盲光电阴极的优良发射表面,且254 nm处的量子效率可达到60%,远大于碱金属卤化物紫外光电阴极。
任彬石峰郭晖江兆潭程宏昌焦岗成苗壮冯刘
关键词:GAN第一性原理负电子亲和势
新型Ⅲ族氮化物日盲紫外变像管的研制及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作用距离估算被引量:2
2017年
围绕Ⅲ族氮化物半导体在紫外战术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中的潜在应用前景,设计出一种基于新型Ⅲ族氮化物半导体光电阴极的紫外变像管,确定了影响光电阴极光电发射性能的Al摩尔组分、膜层厚度和P型掺杂水平。利用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光电阴极结构和光学日盲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和测试。紫外变像管的光谱辐射灵敏度测试结果显示:探测器像管的辐射灵敏度在220~270 nm波段范围内波动较小,在波长266 nm处的辐射灵敏度为39.7 m A/W,光谱响应从波长270 nm之后开始急剧下降,表明其本征具有良好的日盲紫外属性。基于变像管的光谱辐射灵敏度测试结果及信噪比的作用距离模型,采用MODTRAN大气模拟软件包对以此变像管为核心探测器件的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作用距离进行迭代求解。计算结果显示:导弹逼近告警系统的作用距离可达到7.1 km.
任彬江兆潭郭晖石峰程宏昌拜晓锋申志辉杨晓波周跃崔穆涵
关键词:导弹逼近告警光电对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