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毅
-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创新支撑计划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差分脉冲伏安法间接检测氯吡脲
- 2024年
- 氯吡脲可以抑制铁氰化钾的还原反应,基于此建立了差分脉冲伏安法(DPV)间接测定氯吡脲浓度的新方法。为减小试验工作量,本文选取试验次数少、可靠性强的均匀设计法,采用其中的表U1*0(108),对包括支持电解质硫酸钾浓度、铁氰化钾浓度、多壁碳纳米管的浓度、铅笔芯的有效长度、扫描电位范围和富集时间等6个条件进行了6因素10水平优化试验。在最佳条件下,铁氰化钾的DPV还原峰电流下降值ΔI与氯吡脲浓度在0.75~1.75μmol/L范围成正比,检测限为4.20×10^(-2)μmol/L,氯吡脲体系可能共存的物质不干扰测定。采用本方法对施加过氯吡脲的猕猴桃果实进行测定,与标准方法LC-MS的检测结果一致。
- 马明明何成毅崔淑慧史帅刘佳
- 关键词:差分脉冲伏安法氯吡脲均匀设计法
- 三叶半夏离体块茎诱导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采用不同激素浓度梯度水平和配比进行试验,以筛选三叶半夏进行离体块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叶片、叶柄和丛生芽可直接诱导产生块茎,MS+2.0mg/L6-BA+0.1mg/LNAA为三叶半夏叶片、叶柄和丛生芽诱导离体块茎的共同最佳培养基激素浓度配比,其中叶柄和丛生芽较之叶片更易于诱导产生块茎。
- 程霞英牛振刚邵红军何成毅
- 关键词:三叶半夏
- 聚β-环糊精修饰电极零流电位法检测氯吡脲
- 2024年
- 采用电聚合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铅笔芯电极(MWCNT-PEC)表面制备聚β-环糊精-氯吡脲(CPPU)复合材料(P-β-CD-CPPU),并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含有CPPU分子残留活性点的P-β-CD-CPPU拥有较大筒腔结构,能重新包合识别CPPU分子,据此建立了P-β-CD-CPPU修饰电极零流电位法检测CPPU的新方法。考察了影响P-β-CD-CPPU重新包合CPPU前后零流电位差值变化的条件。在优化条件下,修饰电极的零流电位与CPPU浓度在0.5~50μmol/L范围内成正比,CPPU的检出限为21.4 nmol/L。CPPU体系可能共存的有机物及金属离子均不干扰测定;同一根修饰电极对同一浓度CPPU零流电位测定值在14 d内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5根不同批次修饰电极的零流电位测定值的RSD为1.7%。应用本方法检测实际猕猴桃样品中CPPU残留浓度,平均回收率为102.7%~109.1%,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 马明明何成毅史帅崔淑慧刘佳
- 关键词:氯吡脲Β-环糊精电聚合超分子识别
- 10%噻唑磷颗粒剂防治黄瓜根结线虫药效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进行10%噻唑磷颗粒剂防治黄瓜根结线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μ用10%噻唑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防治黄瓜根结线虫有较好的效果,持效期较长,推荐用量22.5~30.0kg/hm2。
- 张军峰程爱红何成毅孙永
- 关键词:黄瓜根结线虫防效
- 10.00%噻唑磷颗粒剂防治番茄根结线虫效果试验被引量:1
- 2015年
- 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棚室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危害日益严重,对番茄生产构成很大威胁。防治上,由于农民对该病认识不足,乱用、滥用农药现象严重,对产品、环境造成污染。为筛选安全有效的杀线剂农药品种,进行田间药剂防治根结线虫病的小区试验。
- 姜娜王文思程爱红何成毅
- 关键词:番茄根结线虫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策略被引量:1
- 2015年
- 由于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农产品生产者及销售者为了赢得经济利益,不顾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使用或者添加过多的化学药剂、保鲜剂、防腐剂等,严重威胁了产品的质量安全,给农民朋友的经济利益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并依靠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实现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 姜娜何成毅周延烁
-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 10%噻唑膦颗粒剂防治保护地茄子根结线虫效果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用10%噻唑膦颗粒剂温室处理土壤防治茄子根结线虫,试验结果表明,10%噻唑膦颗粒剂2.0kg/667 m2药后30 d和60 d的防治效果均在90%,可较好地控制茄子根结线虫危害,显示了该药剂具有较好的持效期及推广应用价值。
- 何成毅邵红军王红旗王科峰郭建安何国俊孙永李宁
- 关键词:根结线虫保护地田间防效
- 基于零流电位法的氯吡脲分子印迹聚合物印迹吸附被引量:3
- 2022年
- 氯吡脲(Forchlorfenuron,简称CPPU)是水果、蔬菜等常用的一种膨大剂,它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简称MIP)印迹吸附自身模板分子的机理对今后应用MIP吸附清除蔬果残留CPPU及其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界面双电层变化的零流电位法在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有显著的优势。据此,在293.15 K下,采用零流电位法,以MIP印迹吸附模板分子前后零流电位变化率作为吸附容量,考察了电化学聚合法所制备的氯吡脲分子印迹聚合物(CPPU-MIP)印迹吸附模板分子CPPU的等温模型、吸附机理和动力学反应特点。结果发现:所拟合的7种等温模型(Langmuir、Freundilich、Langmuir-Freundlich、Dubinin-Radushkevich、Temkin、Henry以及BET)中,只有Langmuir-Freundlich和BET方程更适合描述CPPU-MIP对CPPU的吸附,显示单分子层与多分子层吸附共存的特点;在0~240 s范围内,CPPU-MIP对CPPU的吸附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慢速吸附和趋于平衡3个阶段,其中前30 s即可完成快速吸附,可达到79.7%的吸附率,超过90 s后趋于饱和平衡;在拟合的Elovich、准一级和准二级3种动力学方程中只有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更能反映CPPU-MIP吸附模板分子的动力学过程,说明该吸附有化学键形成;对CPPU-MIP的吸附容量与吸附时间的平方根关系曲线研究发现其并不过原点,进一步说明CPPU-MIP对CPPU的吸附呈现孔扩散和化学吸附共存的吸附机制。
- 马明明何成毅崔淑慧刘佳
- 关键词:氯吡脲分子印迹聚合物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
- 猕猴桃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为保障猕猴桃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促使果品提质增效、农药使用减量,2018—2019年于陕西周至开展了猕猴桃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利用蜜蜂授粉、害虫诱杀、生态调控、科学用药等技术,蜜蜂授粉区猕猴桃坐果率较自然授粉区提高2.9%、畸形果率降低48.2%;采收前对褐斑病、溃疡病、蝽类害虫的防治效果在69.6%以上,有效控制了病虫为害。蜜蜂授粉区单果重和商品果率增加,增产、增收及化学农药减量效果明显。
- 金平涛王亚红曹颖何成毅李长莉许福平朱江涛
- 关键词:猕猴桃蜜蜂授粉绿色防控
- 电化学方法下的聚β-环糊精吸附苯胺特征
- 2024年
- 聚β-环糊精(聚β-CD)是通过电化学合成法制备的一形状类似β-环糊精(β-CD)锥筒型的β-环糊精聚合物。苯胺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环境污染物之一,聚β-CD包合吸附苯胺(An)的机制研究对今后聚β-CD去除苯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298.15~323.15 K的温度范围内,以电聚合法合成的聚β-CD/聚苯胺(PANI)复合材料的荷电量为吸附量,通过6种吸附等温模型(Langmuir、Freundlich、Langmuir-Freundlich、Temkin、Henry和BET)和4种动力学方程(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颗粒内扩散及Elovich方程)的拟合,考察了聚β-CD包合吸附苯胺过程中的等温模型及其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在此温度范围内,Langmuir-Freundlich、Temkin等温吸附模型适合描述聚环糊精对苯胺的包合吸附,说明聚β-CD包合苯胺是单分子层与多分子层吸附共存,且其吸附热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吸附热随表面覆盖率增加而下降;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模拟聚β-CD包合吸附苯胺的反应过程,表明聚β-CD包合吸附苯胺以物理吸附为主,因此聚β-CD可以应用于苯胺的去除。
- 马明明何成毅张明明
- 关键词:苯胺吸附动力学电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