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希真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长江口
  • 3篇邻近海域
  • 3篇近海
  • 3篇近海域
  • 3篇海域
  • 3篇长江口及邻近...
  • 2篇溶解无机碳
  • 2篇无机碳
  • 2篇DIC
  • 2篇TALK
  • 1篇东海海域
  • 1篇营养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生物硅
  • 1篇水体
  • 1篇夏季
  • 1篇硝酸盐
  • 1篇磷酸盐
  • 1篇颗粒态
  • 1篇硅质

机构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浙江省海洋监...

作者

  • 5篇金海燕
  • 5篇李宏亮
  • 5篇庄燕培
  • 5篇刘希真
  • 4篇陈建芳
  • 3篇王奎
  • 3篇张海生
  • 3篇徐燕青
  • 2篇王斌
  • 1篇刘际弟
  • 1篇卢勇
  • 1篇高生泉
  • 1篇王文亮
  • 1篇张静静
  • 1篇陈法锦
  • 1篇朱庆梅

传媒

  • 4篇海洋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赤道太平洋上层水体颗粒态生物硅分布及与营养盐的关系
2014年
依托中国“大洋一号”第20和第21调查航次,分析测定了东、西赤道太平洋4个站位的颗粒态生物硅浓度及其粒级结构.结果显示赤道太平洋采样站各层位颗粒态生物硅(PBSi)总浓度分布范围为5~65 nmol/dm3,东赤道太平洋的调查站位颗粒态生物硅的总浓度平均值达46 nmol/dm3,是西赤道太平洋的近3倍.PBSi的粒径结果显示在东赤道太平洋调查站位0.8~20μm粒径颗粒是PBSi的主要来源,其平均贡献率高达64%;而在西赤道太平洋2种粒径的生物硅贡献率相当.营养盐分布对PBSi的浓度及粒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硅质泵”的组成结构,是控制大洋生物泵运转的重要因素.
朱庆梅庄燕培李宏亮徐燕青刘希真张静静王奎金海燕
关键词:赤道太平洋营养盐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夏季溶解无机碳体系及其对海洋过程的响应机制初探
根据2009年8月"908"项目长江口补充调查总碱度(TAlk)、溶解无机碳(DIC)、pH值、溶解氧(DO)和叶绿素a(Chla)等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长江口及邻近东海海域夏季溶解无机碳(DIC)含量分布范围在1647...
王斌陈建芳金海燕李宏亮刘希真庄燕培徐燕青张海生
关键词:长江口东海海域
文献传递
长江口跨越锋面颗粒磷季节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1年
根据2006年夏、冬季以及2007年春、秋季"海监49号"科学考察船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长江口跨越锋面区域(31.00°~31.78°N、121.04°~123.99°E)颗粒总磷(PP),颗粒无机磷(PIP),颗粒有机磷(POP)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IP是水体颗粒磷的主要存在形式;受长江径流输沙量的影响,夏季各形态颗粒磷浓度为最高,秋、冬季次之,春季对应浓度最低;不同季节,颗粒磷表现的空间分布特征也有所不同,受锋面影响,夏季颗粒磷分布范围较广,春、秋、冬季羽状锋范围内缩,颗粒磷分布范围也相应减小。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除陆源输入外,POP的积累还与浮游植物的繁殖有关,其中部分POP可能发生矿化分解,供浮游植物生长利用。另外,PIP的解吸释放是水体中无机磷的动态补充。
刘希真李宏亮陈建芳金海燕王文亮刘际弟王奎庄燕培
关键词:长江口锋面影响因素
2009年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硝酸盐、磷酸盐的变化规律及其行为特征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2009年6月份和8月份(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硝酸盐、磷酸盐的扩散和输运行为特征,结果表明:8月份冲淡水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影响比6月份大,这可能与8月份时长江的径流量大有关;6月份和8月份,该海域硝酸盐、磷酸盐的转移机制主要是物理混合稀释过程,但8月份时的硝酸盐、磷酸盐转移机制稍显复杂;虽然8月份N∶P值比6月份更大,但是PO43-的绝对浓度却比6月份高,并且在这2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的生长有明显的变化,可见P已满足了该区浮游植物的生长,区域内并不存在P限制;6月份PO43-绝对浓度由表层到底层水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8月份表层和底层水体中PO43-的绝对浓度明显高出10 m和30 m层,这可能是因为8月份时表层水PO43-受冲淡水作用影响明显、而底层水则受矿化作用影响明显所致。
陈法锦陈建芳张海生李宏亮高生泉金海燕卢勇王奎庄燕培刘希真
关键词:长江口硝酸盐磷酸盐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夏季溶解无机碳体系及其响应机制初探被引量:7
2011年
根据2009年8月"908"项目长江口补充调查总碱度(TAlk)、溶解无机碳(DIC)、pH值、溶解氧(DO)和叶绿素a(Chla)等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长江口及邻近东海海域夏季溶解无机碳(DIC)含量分布范围在1 647.1~2 236.9μmol/dm3之间,平均值为2 031.2μmol/dm3;空间分布为由近岸冲淡水方向向外海逐渐增加;DIC在垂直分布上总体呈现底层水〉次表层水〉表层水,在29.0°N,122.6°E的底层存在1个高值中心,这可能与低温高盐的台湾暖流深层水作用有关。对TAlk、DIC与盐度的相关性探讨发现,当盐度为10~25,TAlk、DIC与盐度呈现很好的保守性关系;而在盐度接近0、大于30及盐度为25~28时则出现偏离保守型稀释曲线现象,而这3个区域分别属于河口淡水端、海水端和长江口羽状锋区域,这一现象的发生与河水端不同的输入源、海水端的水文物理过程以及长江羽状锋区域生物活动强弱密切相关。此外,根据DIC体系中DIC、pH值、温度和盐度等的实测数据进行推算可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pCO2的范围为15.4~166.9 Pa(154.0~1 669.0μatm),其中以29.5°N、123°E为中心的区域出现表层pCO2值的低值中心[〈39.0 Pa(390μatm)],理论上可认为是大气CO2的1个典型汇区。
王斌陈建芳金海燕李宏亮刘希真庄燕培徐燕青张海生
关键词:PCO2长江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