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燕
- 作品数:120 被引量:61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南海沉积记录中U37k指数与颗石藻生长季节对应性的探讨被引量:3
- 2015年
- 根据表层沉积物长链不饱和烯酮的不饱和度(Uk37指数)以及现代海洋0~30 m层平均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探讨在低温和高温海区利用Uk37指数重建上层古温度的合理性。同时,结合文献报道的南海上层水体中颗石藻(E.huxleyi,G.oceanica和G.ericsonii)细胞丰度的季节特征,探讨了沉积记录中Uk37指数与季节的对应性。结果表明:(1)在极端低温和高温海区(-0.6℃和28℃)Uk37指数仍是重建上层水体古温度的良好替代指标;(2)由于南海长链烯酮源生物——颗石藻的主要生长季节为冬季,因此,尽管南海表层沉积物中的Uk37指数与4个季节的SST均显著相关,但沉积记录中的Uk37指数反演的SST可能仅代表冬季上层水体的温度。
- 张静静陈建芳李宏亮金海燕王斌刘飞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
- 西北冰洋上层水体光合色素的分布及其指示意义
- 本文依托2010年夏季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通过对西北冰洋海盆区和楚科奇海陆架营养盐及光合色素的测定和分析,以研究海域上层水体的氮限制现状,并探讨其对光合色素和浮游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北冰洋上层氮耗尽的...
- 庄燕培金海燕陈建芳李宏亮卢勇王斌
- 关键词:光合色素浮游植物
- 文献传递
- 赤道太平洋上层水体颗粒态生物硅分布及与营养盐的关系
- 2014年
- 依托中国“大洋一号”第20和第21调查航次,分析测定了东、西赤道太平洋4个站位的颗粒态生物硅浓度及其粒级结构.结果显示赤道太平洋采样站各层位颗粒态生物硅(PBSi)总浓度分布范围为5~65 nmol/dm3,东赤道太平洋的调查站位颗粒态生物硅的总浓度平均值达46 nmol/dm3,是西赤道太平洋的近3倍.PBSi的粒径结果显示在东赤道太平洋调查站位0.8~20μm粒径颗粒是PBSi的主要来源,其平均贡献率高达64%;而在西赤道太平洋2种粒径的生物硅贡献率相当.营养盐分布对PBSi的浓度及粒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硅质泵”的组成结构,是控制大洋生物泵运转的重要因素.
- 朱庆梅庄燕培李宏亮徐燕青刘希真张静静王奎金海燕
- 关键词:赤道太平洋营养盐
- 南海末次冰期以来的深部海水通风及其对碳循环的影响
- 翦知湣金海燕万随
- 长江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不同粒级沉积有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19
- 2009年
- 通过对长江口、杭州湾、舟山海域及东海陆架4个海区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敏感组分分析,发现东海陆架与长江口具有相似的三级组分物质组成,杭州湾与舟山海域具有相似的两级组分物质组成。综合4个区域粒级组分分布特征,采用湿分法将4个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成6个粒级:<0.004 mm,0.004~0.025 mm,0.025~0.063 mm,0.063~0.125 mm,0.125~0.250 mm和>0.250 mm,分别提取各级组分和全样进行有机碳及同位素测试。定量分析各级组分有机碳含量、来源及物质组分,除杭州湾海域粗粒级外,基本上<0.004 mm的粘土组分有机碳含量最高;富集在杭州湾海域粗颗粒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植物碎屑。沉积物颗粒大小、物质组成类型是不同粒级有机质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
- 章伟艳金海燕张富元赵国军杨克红李宏亮白有成高为利
- 关键词:沉积物有机碳有机碳同位素
- 夏季长江口无机氮的加入与转移 偏移理论稀释曲线的解释被引量:2
- 2010年
- 利用2006年夏季长江口调查数据分析了长江口海域硝酸盐(NO3-)、亚硝酸盐(NO2-)、铵盐(NH4+)大面分布,NO3-浓度呈近岸高、外海低的特征,NO2-和NH4+浓度在上海市排污口位置有高值区并向外扩散。NO3-,NH4+浓度总体上符合咸淡水混合之稀释效应,与盐度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15,0.255,呈保守行为,而NO2-浓度与盐度的相关性系数为0.074,呈非保守行为。在确定了淡水端元和咸水端元的基础上,做出理论稀释曲线TDL(theoretical dilution line),由于上海市污染物的输入,淡水端元NO3-,NO2-,NH4+浓度不同程度地正偏于TDL,在外海深层水范围内有机颗粒矿化再生亦呈加入态势。对应高溶解氧的盐度羽状峰处,由于真光层初级生产较强,表层NO3-浓度负偏于TDL约1~19μmol/dm3,NO2-,NH4+浓度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小。在长江口最大浑浊带附近,由于高浓度悬浮物吸附NH4+而呈现明显的迁出机制。外海表层海水三氮营养盐浓度数据点偏离TDL程度较小,但在底层由于来自上层的有机颗粒耗氧分解而再生出营养盐,使NO3-,NO2-,NH4+浓度数据一般在TDL之上。
- 王奎陈建芳徐杰金明明金海燕李宏亮高生泉卢勇黄大吉
- 关键词:长江口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
- 长江口锋面附近咸淡水混合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现场培养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2009年6月调查航次,获得了营养盐等参数断面分布,表明咸淡水混合是控制营养盐分布的主要因素。为了解不同盐度梯度下浮游植物生长与营养盐吸收的关系,采集两个站位水样分别代表长江冲淡水(C1站)和外海水(I10站),按C1站水样比例,分100%、75%、50%、25%、0%不同比例混合进行现场模拟咸淡水混合培养,有以下认识:(1)平行结果表明培养过程中活体荧光极大值在100%混合组,且淡水比例越低,指数生长期0—48 h内生长速率越低,100%、75%、50%、25%组分别为1.18/d、1.12/d、1.14/d、0.77/d;(2)低于26盐度的水体中PO34-在48 h内可被迅速消耗而产生限制作用,是控制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限制因子;(3)除0%组外,各混合组DIN/P(DIN: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NO3-+NO-2+NH4+)比值在浮游植物指数生长期有升高趋势,100%组DIN/P比值增加了一倍。各组培养48 h后DIN/Si比值逐渐降低至原来的0.7左右,初始DIN/Si小于一定时间内硅藻吸收的(ΔDIN/ΔSi)比,是造成各组DIN/Si比值减小的原因。以上结果表明咸淡水混合过程中形成的营养盐梯度可造成浮游植物生长程度和速率差异,且可因局部浮游植物旺发而改变海水营养结构。
- 王奎陈建芳李宏亮金海燕徐杰高生泉卢勇黄大吉
- 关键词:长江口营养盐
-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2
- 2011年
- 利用2007年10月和2009年6月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其中Cu、Pb、Zn、Cd、Cr、As和Hg等7种重金属元素和TOC的含量,并采用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Cu、Pb、Zn、Cd、Cr、As和Hg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43×10-6,36.85×10-6,93.48×10-6,0.17×10-6,72.91×10-6,10.60×10-6和0.043×10-6。各重金属元素空间上呈现长江口及杭州湾高、外陆架海区低的分布趋势,且总体上调查海区南部海域高于北部海域。7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指数由大到小排序为:Cu>Cr>Zn>Pb>As>Cd>Hg,其中Cu和Cr元素是主要的污染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Cd>Hg>Cu>As>Pb>Cr>Zn,其中Cd、Hg和Cu元素是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研究区仅局部海域受到了重金属元素的污染,RI值均小于150,属低潜在生态危害的范畴。
- 白有成高生泉金海燕孙向卫李宏亮卢勇王奎陈建芳
- 关键词: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楚科奇海附近表层沉积物中类脂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和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多参数生物标记物法已被广泛用于重建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种群结构,研究了2003年夏季我国二次北极考察时采集的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的比例变化及其作为浮游植物种群结构替代指标的潜力。观测海区表层沉积物中菜子甾醇、甲藻甾醇、长链烯酮的总含量为20~3149ng/g,平均值为1010ng/g,生物标志物总量分布表明南部的楚科奇陆架海域生产力明显高于北部海台区,不同站位的菜子甾醇和甲藻甾醇相对比例有明显变化,但都显示菜子甾醇占优势,楚科奇海陆架的站位中都是硅藻为主,菜子甾醇占生物标志物总量的比例为42%~74%,甲藻甾醇占生物标志物总量的比例为17%~37%,在海台区仍然是硅藻占优势,但是甲藻和颗石藻的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加拿大海盆的4个站位中以甲藻和颗石藻为主,硅藻并非加拿大海盆的优势种群。这与用显微镜下鉴定得到的硅藻和甲藻分布趋势相似。研究结果为生物标志物作为浮游植物种群结果替代指标并为利用柱状样中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古生态提供现代依据。
- 白有成陈建芳李宏亮邢磊金海燕赵美训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表层沉积物楚科奇海
- 早更新世赤道太平洋上部水体结构的东西向不对称格局的形成被引量:2
- 2011年
- 选取大洋钻探ODP130航次在西太平洋暖池钻取的807站A孔上段43m岩芯样品为研究材料,进行浮游有孔虫表层水种、次表层水种的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并与赤道东太平洋ODP851站的记录比较,揭示了赤道太平洋海区距今2.5Ma以来上部水体的古海洋变迁.研究发现,早更新世1.6~1.4Ma时,赤道东、西太平洋表层水和次表层水的氧同位素都发生明显的分异,进一步证实赤道太平洋类似于现代的东-西向温度梯度(表层水温西高东低)和上部水体温跃层西深东浅的不对称格局在当时最终形成.由于次表层水的氧同位素东-西向梯度变化大于表层水的,说明赤道东、西太平洋这种不对称格局的形成应该与东太平洋温跃层变浅、次表层水显著降温关系更为密切.此外,~1.6Ma之后,赤道太平洋表层水和次表层水的碳同位素差异明显变小,且其偏心率长周期也从400ka变为~500ka,反映了大洋碳储库的改组,可能与这一时期南大洋深部水的改组及其对热带太平洋(特别是次表层海水)的影响加剧有关,说明热带系统可以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 金海燕翦知湣成鑫荣郭建卿
- 关键词:赤道太平洋氧早更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