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树阳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仁化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血糖
  • 1篇地西他滨
  • 1篇血糖
  • 1篇异常综合征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因素
  • 1篇预后因素分析
  • 1篇原因分析及护...
  • 1篇远期
  • 1篇远期疗效
  • 1篇增生
  • 1篇增生异常综合...
  • 1篇髓细胞
  • 1篇髓细胞白血病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转移性胃癌

机构

  • 5篇仁化县人民医...
  • 2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刘树阳
  • 1篇江桂芳
  • 1篇贾筠
  • 1篇陈镜塘
  • 1篇赖应昌
  • 1篇姜义荣
  • 1篇李壮华
  • 1篇李坤
  • 1篇李章坤
  • 1篇魏玲
  • 1篇何继祥

传媒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全科护理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9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3
2009年
江桂芳刘树阳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化疗对中老年MDS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近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国产地西他滨联合预激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吡柔比星(THP)+阿糖胞苷(Ara-C)](CTG方案)治疗中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诊中老年MDS转化AML患者共76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CTG治疗和地西他滨联合CTG治疗(联合治疗组)2组,CTG治疗组36例,联合治疗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4个疗程治疗,随后进行来那度胺维持治疗。比较2组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探讨影响联合治疗的不良预后因素。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初始血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疾病诊断分型、染色体核型及FLT3-ITD基因突变等基础临床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的近期疗效优于CTG治疗组(ORR:72.5%vs 50%)(P<0.05),而骨髓抑制程度、严重感染发生率、胃肠道反应及肝损害方面,2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2年时间,联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优于CTG治疗组(19.9 vs 11.0个月)(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近期疗效不佳(RR=3.926,P=0.015)、FLT3-ITD基因突变(RR=4.347,P=0.004)是影响联合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国产地西他滨联合预激化疗治疗中老年MDS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预激化疗,而不良反应并未显著增加,其中近期疗效及FLT3-ITD基因突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章坤赖应昌李坤何继祥姜义荣刘树阳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SOX方案一线姑息化疗后替吉奥维持治疗转移性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转移性胃癌经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一线姑息化疗后继续替吉奥原药维持化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87例经SOX方案一线姑息化疗4~8周期的初治转移性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维持组(42例)进行替吉奥单药维持化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为止,对照组(45例)仅给予对症处理。比较两组的近期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维持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16.7%、2.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9%、42.2%,维持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维持组中位TTP为7.68个月,较对照组(6.74个月)显著延长(P<0.05)。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89个月和10.8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中度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损伤、肾功能异常及手足综合征。结论 SOX方案一线姑息化疗后替吉奥单药维持治疗转移性胃癌的疾病控制率高,可显著延长TTP,不良反应可耐受。
李壮华陈镜塘廖景升贾筠刘树阳
关键词:转移性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三种常见慢性胃炎关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3种常见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方法:273例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以及反流胃炎的患者,并用胃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124例,HP阳性67例,阳性率为54.0%;慢性糜烂性胃炎96例,HP阳性89例,阳性率92.7%,胆汁反流性胃炎53例,HP阳性15例,阳性率34.0%。3组间HP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这3种常见慢性胃炎与HP感染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刘树阳魏玲
关键词:慢性胃炎
阿斯匹林致胃肠黏膜损伤1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了解阿斯匹林对胃肠黏膜的损伤作用,以减少临床实践中阿斯匹林对胃肠黏膜的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因服阿斯匹林引起消化系统症状的病例资料,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或X线检查确诊。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31例(24.6%),急性糜烂性胃炎28例(22.2%),胃溃疡18例(14.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2例(25.4%),食道炎12例(9.5%),胃肠道穿孔5例(4.0%)。结论:阿斯匹林可致胃肠黏膜损伤。
刘树阳
关键词:阿斯匹林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黏膜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