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海建

作品数:6 被引量:7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中新世
  • 3篇抬升
  • 3篇盆地
  • 3篇剖面
  • 3篇中中新世
  • 3篇南缘
  • 3篇构造抬升
  • 2篇东南
  • 2篇萨伊
  • 2篇塔里木盆地
  • 2篇塔里木盆地东...
  • 1篇地磁
  • 1篇新生代
  • 1篇氧同位素
  • 1篇植物
  • 1篇碳氧同位素
  • 1篇同位素
  • 1篇剖面特征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东南...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6篇卢海建
  • 3篇李海兵
  • 2篇刘栋梁
  • 2篇丁仲礼
  • 2篇王二七
  • 2篇熊尚发
  • 1篇孟恺
  • 1篇姜文英
  • 1篇李仕虎
  • 1篇朱园健
  • 1篇张瑜
  • 1篇周茹

传媒

  • 2篇中国地质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中新世中亚构造抬升驱动气候干旱化:以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江尕勒萨伊剖面为例
卢海建李海兵刘栋梁
中中新世中亚构造抬升驱动气候干旱化:以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江尕勒萨伊剖面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中亚前陆盆地地层中氧同位素和孢粉,以及黄土高原和北太平洋粉尘记录均表明,中中新世(16~12 Ma)中亚地区气候干旱化显著增强。然而,对其驱动机制的认识不一,包括全球降温、中亚地区的构造抬升、高海拔的“原西藏高原”的存在、副特提斯洋的退缩以及上述几者联合作用的结果。不过,全球降温(约14 Ma)、“原西藏高原”的抬升(≥40 Ma)、以及副特提斯洋退缩的时间(〉34 Ma)与中中新世中亚气候干旱化增强的时间(16~12 Ma)不一致。因此,它们可能是导致中中新世中亚干旱化增强的重要边界条件,或者是有利的辅助条件,但没起直接的主导作用。对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江尕勒萨伊剖面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阿尔金山快速抬升始于16 Ma。在获得了磁性地层年龄的基础上,前人的碳氧同位素数据指示了16 Ma江尕勒萨依地区气候干旱化逐渐增强。鉴于同时发生,笔者把16 Ma气候干旱化增强归因于此时阿尔金山的快速抬升。从更广范围看,中中新世中亚发生了广泛的的地壳缩短变形和造山运动。对中国黄土高原的红粘土以及北太平洋粉尘沉积的多指标分析(磁化率、粒径、粉尘通量以及物源等)表明,中中新世中亚构造抬升及其引起的雨影效应是中亚气候干旱化增强的主因。
卢海建李海兵刘栋梁
关键词:构造抬升中中新世
白水黄土-红粘土化学风化强度的剖面特征与粒度效应被引量:36
2008年
白水剖面黄土-红粘土全样化学分析表明,以CIA指数为代表的化学风化强度从剖面下部往上逐步变弱,波动增大,总体趋势与深海氧同位素代表的全球冰量变化可以很好对比。分粒级组分化学分析则显示,黄土-红粘土主要元素迁移及化学风化强度与粒度强烈相关,CIA指数表征的化学风化强度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粒度变化的控制。总体上,黄土-红粘土各粒级颗粒的风化程度都不高,而且沉积之后的成土风化作用对其主要元素含量的影响有限,黄土-红粘土化学成分的长期变化趋势主要受到物源的新加入和混合过程的影响。从剖面变化看,粗粒级部分(5~20μm和20~63μm)的风化指数的变化特征与细粒级部分(<5μm)不完全相同,表明不同粒级组分接受化学风化以及在物源区停留的历史不尽相同。1Ma以来,各粒级CIA指数都整体降低,显示物源区新鲜、弱风化碎屑影响到各粒级颗粒的混合过程。进一步对细粒级部分(<5μm)化学成分演化进行的分析显示,其元素含量呈现不同组分递次变化的"序列模式",从红粘土下部(约4.5Ma)到黄土上部(约0.6Ma),K2O/Al2O3,Na2O/Al2O3,CaO/Al2O3和MgO/Al2O3比率的变化依次出现转折,这很可能与晚新生代黄土-红粘土物源区构造抬升、冰川剥蚀能力不断加大,使得新鲜基岩不断被剥蚀、去顶,由此造成主要造岩矿物顺序剥蚀、接受风化,成为粉尘新物源有关。
熊尚发朱园健周茹卢海建丁仲礼
关键词:化学风化CIA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旋转变形分析:以四川盐源盆地古地磁研究为例被引量:9
2015年
探究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旋转变形有助于理解青藏高原内部物质向东南方向的挤出过程。目前,有关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构造旋转研究主要针对于两套地层:侏罗系—始新统和中新统—第四系。对侏罗系—始新统研究表明了大范围的顺时针旋转变形的存在,而对中新统—第四系的研究则表明该区域可能同时存在逆时针旋转变形。然而,对这两种构造旋转变形的时间和幅度仍缺乏充分的制约。位于川滇地块的四川盐源盆地同时出露这两套地层。磁性地层研究表明,上新统—中更新统的时代为〉3.6~0.6 Ma。磁偏角数据揭示上新统—中更新统经历了逆时针旋转变形(-14.4°±2.7°),而古新统—始新统经历了明显的顺时针旋转(10°~21.5°),两套地层间的旋转幅度高达36.6°。鉴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发生大规模顺时针旋转变形的最年轻地层为始新统地层,因此顺时针旋转变形可能发生在始新世—中新世某个时间段。这个时间与红河—哀牢山走滑断裂带的活动时间基本一致,因此顺时针旋转变形可能与该大型断裂带的活动直接相关。盐源盆地记录到的逆时针旋转变形发生于至少3.6 Ma以来,平均旋转速率为4°/Ma。由于磁组构数据表明上新世—中更新世地层并未受到挤压变形作用,因此其逆时针旋转变形可能受周围走滑断裂带的控制。
卢海建王二七李仕虎李海兵
关键词:磁性地层新生代青藏高原东南缘
中新世以来六盘山邻区黄土-红粘土成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记录及其对C_4植物早期扩张的指示被引量:23
2011年
晚新生代C_4植物扩张是地球环境-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事件,重建C_4植物地质演化历史是认识新生代地球气候变化、全球植被演化和大气CO_2演化历史及区域陆地生态系统转变模式的关键环节。通过最近20多年来对全球不同区域地质剖面中的植物化石、动物牙釉质及成土碳酸盐碳同位素等的分析,研究者认识到晚新生代C_4植物在全球成规模出现和扩张过程并不同时,不同记录反映的C_4扩张信号有所不同,目前对C_4植物扩张的全球格局还不明晰。亚洲季风区C_4植物扩张历史是理解全球C_4植物地质演化过程和机制的重要方面。南亚地质记录揭示的C_4植物扩张过程表现为8~4Ma前后的迁跃式转折,黄土高原已有研究揭示在约6Ma,3Ma前后及1Ma之后各有一个δ^(13)C_(SC)高值出现,在7~4Ma期间成土碳酸盐δ^(13)C_(SC)呈现自北向南变轻的格局,表明在晚中新世到上新世早期黄土高原C_4植物出现从北到南的扩张过程。对于黄土高原C_4植物在更早时期的演化扩张过程,目前限于记录尚不明晰。在此,本文通过分析六盘山邻区的平凉白水黄土-红粘土和庄浪红粘土剖面,获得成土碳酸盐碳同位素记录,揭示出C_4植物在黄土高原扩张时间至少可以下推到中新世早期(约20Ma),C_4植物比率在中新世变化于15%~40%之间。这一结果为拓展我们对C_4植物在黄土高原乃至东亚季风区早期演化历史的认识提供了新证据。
张瑜熊尚发丁仲礼卢海建姜文英
关键词:C4植物中新世季风干旱化
中中新世南祁连山的构造抬升——来自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的沉积证据被引量:2
2014年
山间盆地中的碎屑沉积是周围山脉隆升信息的记录载体。本文对柴达木盆地中北部大红沟剖面砂岩中的碎屑含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在34~8.5Ma大红沟剖面的物源区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均为前陆隆升物源(forelandupliftprovenance)。但是,砂岩中的石英、长石、岩屑含量均呈现了两阶段的演化特征,在12Ma发生了快速的大幅变化。这些现象与以前通过沉积学、沉积速率、磁化率等分析获得的结果是一致的。成因上,这可能与12Ma大红沟剖面北部的柴北缘褶皱逆冲带的构造复活有关。
卢海建王二七孟恺
关键词:物源分析构造抬升柴达木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