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存在争议,认识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目的:综述国内外关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组织工程学技术在其应用中的研究概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80-01/2009-08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椎间盘源性腰痛,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low back pain,tissue engineer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9-08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椎间盘源性腰痛",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还手工查阅相关专著数部。纳入椎间盘退变的病理生理机制、椎间盘突出致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结果与结论:慢性下腰痛部分是椎间盘本身内部结构病变导致的。自然退变和机械压力改变导致髓核和纤维环的破裂,神经纤维通过破裂的纤维环长入到椎间盘的内部,椎间盘内的髓核等组织破裂后能够刺激周围产生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刺激神经产生疼痛;腰部机械压力的改变,炎症因子进一步刺激神经导致疼痛加重。治疗盘源性下腰痛,传统手术治疗如椎间盘切除、腰椎融合、椎间盘内射频消融等会牺牲正常脊柱的高度和脊柱节段的活动,促进椎间盘的再生和椎间盘置换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故组织工程方面治疗盘源性腰痛成为新的热门。
背景:目前对于膝关节周围混合药物注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术后镇痛方面,较少涉及到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引流量等指标,而且与神经阻滞对比的研究较少。目的:比较膝关节周围注射混合药物与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镇痛作用。方法:纳入于2016-06-01/10-31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58例,按镇痛方案分成2组,每组29例。关节注射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在膝关节周围注射混合药物100 m L(罗哌卡因、肾上腺素、吗啡、生理盐水);神经阻滞组于术前行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比较2组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补救性镇痛患者的分布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与结论:(1)术后第3天静息性目测类比评分关节注射组较神经阻滞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术后第1,2,3天运动性目测类比评分关节注射组较神经阻滞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对于术后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补救性镇痛患者的分布情况2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2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及并发症发生;(5)结果表明,全膝关节置换膝关节周围注射混合药物的镇痛效果优于神经阻滞,而且关节周围注射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用。
目的明确患者同种异体骨植骨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行良性肿瘤刮除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48例;年龄5~76岁,平均(37.09±19.52)岁;术后9例出现切口并发症,发病率8.5%。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年龄和发病病种的差异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后提示,年龄是患者切口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是良性肿瘤刮除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患者的切口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小出现切口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这可能与细胞毒性T淋巴(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细胞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有关,这一结果对于临床预防同种异体骨免疫排斥反应所引起的切口并发症有一定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