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坤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肿瘤
  • 2篇骨折
  • 2篇复位
  • 1篇弹性髓内钉
  • 1篇凋亡
  • 1篇腰椎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抑癌基因PT...
  • 1篇异体
  • 1篇异体骨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骨
  • 1篇治疗儿童
  • 1篇治疗股骨转子...
  • 1篇肉瘤
  • 1篇软组织
  • 1篇射频

机构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泉县人民医...

作者

  • 6篇曹坤
  • 5篇胡勇
  • 4篇徐生林
  • 4篇江正
  • 3篇胡博
  • 1篇王明丽
  • 1篇周健
  • 1篇尹宗生
  • 1篇郭玉坤

传媒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0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抑癌基因PTEN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PTEN基因稳定转染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质粒pCMV-Tag3B-PTEN和pCMV-Tag3B空载体质粒,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体外培养的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以未转染组为对照。应用RT-PCR分析目的基因表达,MTT法分析细胞生长增殖,An-nexinV—FITC和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结果pCMV-Tag3B-PTEN转染组有外源目的基因的整合和相应mRNA表达。MTT检测表明,pC-MV-Tag3B-PTEN转染组转染组活细胞数低于未转染组和pCMV-Tag3B细胞转染组。流式细胞术显示pCMV-Tag3B-PTEN转染组凋亡率高于未转染组和pCMV-Tag3B细胞转染组。荧光染色观察到pCMV-Tag3B转染组部分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结论外源性PTEN基因稳定转染可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凋亡。
曹坤尹宗生胡勇王明丽
关键词:骨肉瘤转染细胞凋亡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根据术中不同骨折移位情况采用相应的复位技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复位后股骨近端颈干角、术中骨折复位效果、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价复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切口感染及内固定失效发生。手术时间40~120(79.7±22.6)min,术中出血量20~100(46.6±24.3)ml。术中微创切口辅助复位21例(55.3%)。复位后股骨颈干角115°~140°(130.1°±5.8°)。术中骨折复位效果:优31例,良7例。术后住院时间2~6(3.6±1.1)d。37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4~15(6.7±1.6)月,1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因高血压继发脑梗死死亡。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1个月为80~95(90.1±3.5)分,末次随访时为86~97(91.9±2.9)分。结论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徐生林阙玉康曹坤江正胡博周健胡勇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
射频消融应用于四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治疗的效果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射频消融在四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2例四肢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采用手术切除重建术合并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手术切除重建术,对比探讨射频消融在对肿瘤复发率、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功能恢复等方面的作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18个月随访。观察组的手术时间[(121.07±16.69)min]比对照组[(102.21±18.24)min]长,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52.91±11.51)mL]较对照组[(610.27±13.70)m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复发率约为10.5%,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6、12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3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肢体功能方面观察组的评分[(22.72±6.56)分]高于对照组的[(19.53±5.4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可以显著提升四肢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胡博胡勇徐生林曹坤江正阙玉康
关键词:骨肿瘤射频消融术
同种异体骨植骨后免疫排斥反应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明确患者同种异体骨植骨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行良性肿瘤刮除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48例;年龄5~76岁,平均(37.09±19.52)岁;术后9例出现切口并发症,发病率8.5%。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年龄和发病病种的差异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后提示,年龄是患者切口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是良性肿瘤刮除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患者的切口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小出现切口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这可能与细胞毒性T淋巴(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细胞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有关,这一结果对于临床预防同种异体骨免疫排斥反应所引起的切口并发症有一定参考意义。
曹坤江正胡博徐生林阙玉康胡勇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免疫排斥反应影响因素
分离手术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分离手术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行分离手术治疗的腰椎转移瘤患者46例,分析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拆线时间,并于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VAS、KPS评分及Frankel分类评估。结果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8.27±0.23)、(4.27±0.49)、(3.00±0.82)、(2.71±0.49)、(2.16±0.21)分,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KPS评分情况: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KPS分值分别为(36.78±0.36)、(49.27±0.11)、(52.09±0.36)、(61.31±0.24)、(70.16±0.23)分,术后KPS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离手术已成为腰椎转移瘤的有效治疗方式,可早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局部病灶的进展。
孙敏江正徐生林曹坤胡勇
关键词:腰椎脊柱肿瘤转移瘤分离手术
断端控制技术辅助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干骨折
2025年
目的探讨断端控制技术辅助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断端控制技术辅助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21例尺桡骨干骨折患儿。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及前臂活动度。采用Flynn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10个月。术中出血量10~60(25.14±6.74)ml,手术时间45~65(53.38±4.69)min。骨折均愈合,时间7~12周。术后6个月,肘关节屈曲132°~142°、伸直-13°~-4°;前臂旋前81°~90°、旋后83°~88°。末次随访时采用Flynn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18例,良3例,优良率21/21。结论断端控制技术辅助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干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张增辉郭玉坤韩体超曹坤田清
关键词:尺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