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茹 作品数:13 被引量:3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兔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兔脊柱融合术后邻近椎间盘软骨终板组织结构和形态学改变。方法:54只体重相当的12月龄日本大耳兔随机等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使用椎弓根螺钉和钢丝内固定的方法融合L 5/6节段,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仅做相同部位皮肤切口后缝合。分别于术后3、6、9mo每组取8只动物处死并取出L 2/3、L 4/5及L 6/7软骨终板进行HE染色及Markin评分。结果:融合术后3、6及9mo时实验组L 4/5、L 6/7(邻近节段)软骨终板Mankin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L 4/5(融合平面以上邻近节段)与L6/7(融合平面以下邻近节段)软骨终板Mankin评分6、9mo时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软骨终板较未融合固定者易发生退变,并且融合平面以上邻近节段较融合平面以下邻近节段更易发生退变。 贾海生 吉茹 吕慧成 杨学军关键词:脊柱融合 邻近节段退变 软骨终板 平扫MRI和DCE-MR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比较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平扫MRI和DCE-MRI序列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评估,并讨论评估乳腺癌患者NAC后的疗效时,平扫MRI是否可以替代DCE-MRI序列。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女性患者175例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均接受完整周期的NAC,所有患者在每次NAC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都进行乳腺DCE-MRI检查。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平扫MRI与DCE-MRI序列乳腺癌病变大小及NAC前和NAC后的乳腺癌的ADC。以术后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平扫MRI、DCE-MRI序列检测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准确度(AC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结果:平扫MRI和DCE-MRI序列检测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0.2%和92.7%,特异度分别为90.3%和88.8%,ACC分别为90.3%和89.7%,PPV分别为74.0%和71.7%,NPV分别为96.8%和97.5%。平扫MRI和DCE-MRI序列在NAC前后对于病灶大小的评估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整个研究组、pCR组的平均ADC在NAC前后有显著差异,而非pCR组在NAC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平扫MRI和DCE-MRI序列对乳腺癌患者NAC后疗效的评估价值具有可比性,所以对于接受NAC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了降低检查成本和避免重复使用钆对比剂可能造成的潜在人体组织损伤,平扫MRI是DCE-MRI序列不错的替代选择。 贺春燕 吉茹 刘兵关键词: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乳腺非肿块强化病变的DCE-MRI特征及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乳腺非肿块强化(NME)病变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影像特征,并探究可以鉴别乳腺NME病变良恶性的影像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117例患者的乳腺DCE-MRI影像资料,年龄28~71岁,平均(52.1±5.6)岁。搜集、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灶随访结果,所有患者于术前均行乳腺DCE-MRI扫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呈良性和随访期间病变稳定或消退的NME归类为良性。比较分析乳腺良恶性NME的DCE-MRI影像特征。结果 恶性NME的分布类型中节段分布最多见(P=0.001),阳性预测值(PPV)较高(77.8%)。簇状环形强化模式与恶性NME之间有显著关联性(P=0.005),PPV为50.0%。所有恶性NME均无均匀强化模式。通过比较良、恶性NME的分布类型/强化模式组合发现节段分布/簇状环形强化模式与恶性NME显著相关(P=0.001),该组合的PPV为69.2%。恶性NME中最多见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为Ⅱ型,其PPV为40.0%。恶性NME与DWI扩散受限有显著相关性,但其PPV较低(57.1%)。STIR序列显示NME中囊性结构的存在与恶性NME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通过分析乳腺NME的DCE-MRI影像特征,发现节段分布和簇状环形强化与恶性NME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预测指标。Ⅱ型TIC曲线和DWI扩散受限也与恶性NME存在相关性。 贺春燕 张啸飞 高岩峰 吉茹 仝伟兵 刘兵关键词:乳腺病变 磁共振成像 E-cadherin表达丢失与Vimentin表达在结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E-cadherin表达丢失与Vimentin的表达在结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设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因其他原因切除的正常结直肠标本3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标本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丢失率与Viment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析E-cadherin蛋白表达丢失率与Viment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结肠癌临床资料的关系;80例患者均术后通过电话随访2年,统计2年内复发转移情况及存活与否。结果结直肠癌组的E-cadherin表达丢失率(77.50%)和Vimentin表达阳性率(51.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67%,10.00%)(P<0.05);E-cadherin的表达丢失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大小、病理分化程度、TNM临床分期、DUCK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Vimentin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生存时间<2年、2年内发生复发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E-cadherin的表达丢失率和Vimentin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生存时间>2年、2年内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 E-cadherin表达丢失与Vimentin的表达上调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大小、病理分化程度、TNM临床分期、DUCK分期、淋巴是否移关系密切,且对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和复发转移的预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郭志娟 吉茹关键词:结直肠癌 E-CADHERIN蛋白 预后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TC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86例接受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yttelTM扩增型CTC阴性富集技术分别于术前1 d、术后第7及30天时取血进行CTC检查,使用χ^(2)和Spearman法分析CTC检出率与患者一般临床特征、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及肿瘤标志物的关系,比较患者3个时间点的外周血CTC计数,比较CTC阳性和CTC阴性患者预后及生存情况。结果86例结肠癌患者CTC阳性例数为55例,检出率为63.95%,共检出CTC数745个;术前1 d时CTC检出率与患者癌胚抗原、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组织学类型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无关(P>0.05);与手术前1 d比较,术后第7及30天的外周血CTC计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分析结果显示,CTC阳性组较CTC阴性组患者部分缓解(PR)和稳定(SD)比例下降,总生存时间缩短(P<0.05)。结论外周血CTC检测对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郭志娟 吉茹 王振飞 孟丹阳 王金花关键词:预后 病理组织学类型 外周血 乳腺癌病人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检测对于乳腺癌病人的重要意义。方法:将2016~2018年在我院手术的125例乳腺癌病人组成观察组,同期于我院手术的30名乳腺良性肿瘤病人组成对照组,分析不同特征的受检者CTC的存在情况及不同病理类型、分子特征的乳腺癌病人CTC存在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检出CTC阳性率为76.8%,对照组CTC阳性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组织类型、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及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指标间对比,CTC检出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有无脉管瘤栓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病人CTC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C与乳腺癌肿瘤细胞转移存在一定关联,CTC的检测对于乳腺癌的诊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吉茹 吴敏 赵戈昱 郭志娟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 乳腺癌 脉管瘤栓 免疫荧光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DCE-MRI和多普勒超声(US)检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残留肿瘤的准确性,并评价辅助多普勒US能否提高DCE-MRI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就诊的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女性患者18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在穿刺活检之前和NAC治疗之后40天内进行两次多普勒US及DCE-MRI检查,以术后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普勒US、DCE-MRI检测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准确度(AC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并进一步分析辅助多普勒US能否提高DCE-MRI的准确性。结果:189例患者中,多普勒US和DCE-MRI分别诊断79例(42%)、45例(24%)乳腺癌获得影像完全反应,而病理诊断43例(23%)获得病理完全应答(pCR)。多普勒US、DCE-MRI检测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88%和72%,特异性分别为79%和91%,ACC分别为82%和69%,PPV分别为90%和95%,NPV分别为58%和38%。多普勒US、DCE-MRI诊断Luminal A型及基底细胞样型残留肿瘤的敏感性及ACC高于HER2过表达型及Luminal B型。DCE-MRI诊断的17例假阴性病例中,多普勒US正确诊断为阳性4例(24%)。结论:DCE-MRI诊断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准确率达82%,高于多普勒US,对于DCE-MRI诊断为临床完全反应的病例可以辅助多普勒US检查,从而降低假阴性,提高DCE-MRI诊断残留肿瘤的NPV。 贺春燕 张啸飞 刘兵 仝伟兵 吉茹 艾伦 高岩峰关键词: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肠母细胞型胃腺癌3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19年 肠母细胞型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with enteroblastic differentiation,GAED)是一类恶性程度极高的原发性胃腺癌,与胃肝样腺癌同属于伴原始肠上皮结构和分化表型的腺癌,目前,国内外仍将GAED称为肝样腺癌。与普通胃腺癌相比,GAED易出现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和同时性/异时性肝转移,且患者预后较差[1]。GAED较为罕见,误诊率较高。本文结合文献复习3例GAED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郭志娟 孟丹阳 高岩峰 吉茹 刘慧 孔令慧 杨珍芳 王金花关键词:胃腺癌 甲胎蛋白 SALL4 GLYPICA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