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华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8~2014年中国6省市流行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B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HRSV粘附蛋白(Attachment glycoprotein,G)是病毒膜表面糖蛋白,介导保护性免疫,是抗HRSV抗体和疫苗等的研究热点之一。为研究2008~2014年中国HRSV B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的基因特征,于2008~2014年收集的363份HRSV阳性临床标本或病毒株中挑选89份代表株进行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的扩增和测序,使用Sequencher 5.0进行序列的编辑,使用MEGA 5.0进行序列比对和亲缘关系进化树构建以及氨基酸变异分析。89份代表株分别挑选自中国北京、吉林、广东、河北、湖南、陕西6省市发热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拭子或病毒分离株,基因型包括BA9、BA10、BAc、BA、CB1及SAB4,覆盖我国近年流行的优势基因型。亲缘关系分析显示,89株代表株可以分为6个分支,同一基因型G蛋白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荟聚为一个分支;89份代表株之间的核苷酸(氨基酸)遗传距离为0.03(0.04),与原型株CH-18537株的核苷酸(氨基酸)遗传距离为0.08~0.10(0.14~0.18),其中B5分支与原型株的核苷酸(氨基酸)遗传距离最远为0.10(0.18);氨基酸变异主要在第二高变区,其次为第一高变区。在中心保守区(aa164~176)以及CX3C模序区,89条HRSV B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原型株CH-18537株一致。本研究表明2008~2014年中国HRSV B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变异较多,但在中心保守区和CX3C模序区保守,本研究为我国HRSV的病毒学研究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
- 宋金华王慧玲石晶崔爱利崔爱利杨子峰杨子峰孙利伟张蕾张红张燕
- 关键词:G蛋白氨基酸
- 2017-2020年河南省漯河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特征研究被引量:12
- 2021年
-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的一个重要病原,尤其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为了解河南省漯河市SARI住院患者中RS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RSV预防控制及临床诊疗提供科学数据,本研究采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8月河南省漯河市SARI住院病例的咽拭子,并收集流行病学和临床信息。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定RSV A/B阳性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入组1335例SARI病例,其中220例(16.48%)为RSV阳性,A和B亚型分别占64.55%和30.45%。RSV感染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1.36%),2岁以下婴幼儿占RSV感染病例的一半以上(占55.37%)。RSV流行高峰出现在11月-次年1月,不同年份流行季可前后相差一个月。A、B亚型在不同月份可单独流行也可共流行。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2-8月SARI病例数较往年同期减少60%以上,RSV阳性率在2020年2-8月降低为0。与非RSV感染组相比,RSV更易感染2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占比更高(以支气管肺炎为主)。本研究通过近3年SARI病例监测,揭示河南省漯河市RSV感染以冬春季常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其中2岁以下婴幼儿是防控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由于限制性防控措施的干预,RSV感染大大降低。本研究将为RSV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等预防性干预手段的使用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 谢智博段晓健郭晋源徐瑾宋金华宋晶晶夏百成王慧玲崔爱利朱贞毛乃颖许文波许文波
-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
- 2018-2019年泉州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型及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泉州2018-2019年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流行情况和基因特征。方法样本来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送检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样本,共141份。采用RT-PCR法进行HRSVG基因3′末端靶基因扩增,使用sequencher 5.0以及MEGA5.05软件进行序列编辑、进化树构建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HRSV阳性样本25份,17份样本成功获得靶基因序列,其中HRSVA 13份,HRSVB 4份;共鉴定出两个基因型:ON1基因型(13份,HRSVA)和BA9基因型(4份,HRSVB)。5条ON1基因型靶基因序列与2012-2015年北京、长春和浙江流行的ON1基因型序列汇聚为一簇(Cluster1);1条(FJ19-02)与2012-2015年我国多个地区流行的ON1基因型序列汇聚为一簇(Cluster2);其余7条为独立的一簇(Cluster-FJ)。HRSVB亚型中FJ18-02、FJ19-14、FJ19-15与2015年在吉林长春流行的BA9基因型序列汇聚在一起;FJ19-13则与2013年在广州和浙江两地流行的BA9基因型序列具有较近的亲缘性。ON1基因型和BA9基因型均在重复插入的72和60个碱基片段区出现了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Cluster-FJ分支靶基因序列出现了特征性氨基酸突变(H266L);FJ19-13出现了H261Q和Q265L的独立突变。结论2018-2019年福建泉州流行的HRSV基因型为BA9和ON1,Cluster-FJ为新发现的独立传播链,有可能在泉州建立了本土循环流行。
- 宋金华陈志旭郭晋源谢智博杜佳王慧玲崔爱利朱贞毛乃颖许文波张燕
- 关键词:基因型基因特征
- 鼻病毒A21基因型的划分及全基因组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是导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之一。最近的研究报道发现HRV-A21可导致危重症急性呼吸道感染。本研究将2013~2015年河北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哨点监测病例中获得的一株HRV-A21病毒标本(本课题组之前的研究已获得VP4/2区序列),结合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全球98株HRV-A21代表株,基于VP4/2区构建亲缘性关系树。本研究首次将HRV-A21划分为A、B、C、D、E五个基因型,其中E基因型进一步划分为E1、E2和E3亚型,并发现E1、E2和E3亚型在年代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时间进化趋势。我国流行的HRV-A21以C和E基因型为主。基于VP1区划分基因型的结果与VP4/2区相似。本研究进而对这一株HRV-A21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HRV-A21全基因组序列,对HRV-A21进行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氨基酸变异和糖基化位点分析。结果显示VP2区、VP3区、VP1区和3D区都属于高变区,但变异程度VP1区>VP2区>VP3区>3D区,同时发现了保守的14个N-糖基化位点和26个O-糖基化位点,和新增的5个N-糖基化位点和5个O-糖基化位点。本研究在GenBank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获得的一株HRV-A21序列,对HRV-A21进行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划分,对HRV-A21在全球和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情况和流行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HRV-A21全基因组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丰富了HRV-A21基因数据库,为HRV-A21诊断、分子流行病学等的研究以及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了基础数据。
- 张强张燕胡满丽谢智博王慧玲宋金华许文波
- 关键词:基因型基因特征全基因组分子流行病学
-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感染HRSV,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为主要高危人群。尽管年长的儿童和成年人感染后症状相对较轻,甚至无症状,但仍可能成为潜在的病毒传播者。因此,使用高效、精准、快速的检测方法及时发现传染源,迅速阻断传播,是遏制潜在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然而,HRSV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呼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难以区分,需要依据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鉴别。本文依据检测原理总结了4类HRSV常用检测方法:抗原检测、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和病毒分离,并对这四类方法的优缺点,原理和适用场景等进行分析与比较,对HRSV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 王娜李海宋晶晶宋金华张燕
- 关键词: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检测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病毒分离
- 2019年中国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运转状况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评价2019年中国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China Measles and Rubella Laboratory Network,CMRLN)运转状况。方法利用中国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和CMRLN实验室监测数据库,分析CMRLN运转指标和麻疹风疹病例实验室监测结果。结果2019年全国报告监测病例78787例,其中散发病例65507例,散发病例的血标本、病原学标本采集率分别为95.86%、50.16%,3d内送达网络实验室的比例分别为97.89%、84.13%。监测病例的麻疹、风疹病毒IgM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65%(3226/69436)、31.14%(21784/69963)。散发监测病例麻疹、风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28%(1090/33254)、31.31%(10367/33112)。全国报告麻疹、风疹暴发疫情分别为24起、177起,实验室确诊率分别为100%、99.44%。共分离到265株麻疹病毒,其中D8、A(疫苗相似株)、B3和H1基因型分别为176株、18株、51株和30株;分离到风疹病毒2822株,其中1E和2B基因型分别为1608株和1214株。国家、32个省级、27个地市级网络实验室均通过了麻疹和风疹血清盲样、核酸盲样和/或基因定型考核。结论2019年中国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运转良好,为中国麻疹和风疹的消除提供了技术支撑。
- 宋金华郭晋源王慧玲朱贞毛乃颖崔爱利曹蕾许文波许文波
- 关键词:病毒学监测
- 2008~2014年中国8省市流行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序列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对2008~2014年收集的中国8省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A亚型87株代表株进行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阐明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动态变异特征。根据G蛋白第二高变区的靶基因特征,从2008~2014年中国8省市流行的A亚型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中挑选代表株,并采用RT-PCR方法对G蛋白编码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通过Sequencher 5.0、MEGA5.05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拼接、比对,分析基因亲缘性和氨基酸变异特点。2008~2014年中国8个代表省市收集的296份HRSVA阳性标本,依据靶基因变异程度及特征共挑选出代表株87株,覆盖2008~2014年流行的各基因型,包括GA5,NA4,NA1,NA3,ON1;对87株代表株进行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核苷酸同源性为88.21%~100%,氨基酸同源性为82.09%~100%,与原型株long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22%~91.07%和82.77%~86.82%;变异主要集中在第二高变区,其次在胞浆区和第一高变区。根据G蛋白全长核苷酸序列构建亲缘关系进化树,87株代表株可以分为5个分支,与国际上通用的依据G蛋白第二高变区为靶基因进行的基因分型及进化树分支结果一致。本研究系统分析了2008~2014年中国8省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的基因特征及氨基酸变异情况,为中国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病原学研究,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病毒学基础研究数据。
- 宋金华王慧玲石晶崔爱利崔爱利杨子峰孙利伟于德山张蕾张红张燕
- 关键词:G蛋白基因特征
- 2017—2021年河南省漯河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肠道病毒感染型别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了解2017—2021年河南省漯河市急性呼吸道感染(ARIs)病例中肠道病毒(EV)的感染状况,分析EV在ARIs中的流行情况及型别组成。方法于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采集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1828例ARIs患者的咽拭子样本,并收集相关临床流行病学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筛选EV阳性样本,随后对阳性样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5′非翻译区(5′UTR),使用Enterovirus Genotyping Tool在线定型工具初步定型后采用RT-PCR法进行VP1区全长扩增,再次比对确定EV分型。结果1828例ARIs病例中,男性占56.7%(1036例);年龄M(Q1,Q3)为3(1,5)岁;5岁以下人群占71.6%(1309例)。1828例ARIs病例中,通过qPCR检测鉴定EV阳性样本共有71例,检出率为3.88%(71/1828);男、女性EV检出率分别为3.28%(34/1036)和4.67%(37/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P=0.14)。2~<6岁、6月龄~<2岁、6~<10岁和<6月龄的EV检出率依次为6.29%(48/763)、3.00%(18/600)、2.52%(4/159)和1.67%(1/60)(χ^(2)=27.91,P<0.001)。2017年秋、冬季EV检出率为0.92%(3/326);2018—2020年各年EV检出率依次为1.18%(6/508)、2.47%(12/485)和8.31%(34/409),呈逐年上升趋势(χ_(趋势)^(2)=29.76,P<0.001),主要流行季节为夏、秋季;2021年春季检出率为4.00%(4/100)。共鉴定出12种型别:CVA2、CVA4、CVA5、CVA6、CVA10、CVB3、CVB5、E5、E11、E30、PV-1和EV-D68,其中CVA2、CVA10、CVA6和CVB3为优势型别。59例EV分型样本中,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36/59,61.01%)。上呼吸道感染检出的优势型别为CVA10(10/36,27.78%)、CVA6(9/36,25.00%)和CVB3(8/36,22.22%);下呼吸道感染中检出的优势型别为CVA2(7/19,36.84%)。结论2017—2021年河南省漯河市ARIs病例中EV感染具有明确的季节性和年龄特征,上、下呼吸道感染所检出的优势型别有所不同。
- 李汶霞谢智博徐瑾夏百成段鸿渐宋金华王慧玲许文波张燕范华
- 关键词:肠道病毒病原谱
- 2019-2021年长春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鼻病毒感染状况及其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为了解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吉林省长春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病例中鼻病毒感染状况并对鉴定出的鼻病毒进行分子分型研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采集的1251份咽拭子标本进行常见8种呼吸道病毒的检测。针对鉴定结果为阳性的鼻病毒标本,使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VP1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61.87%(774/1251)的标本至少检出有1种呼吸道病毒,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9.18%(240/1251)和18.63%(233/1251)。男女性间鼻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出年龄主要集中在1~3岁组,占所有鼻病毒感染病例的67.81%;呈现为以夏秋季为感染高峰的季节性流行,9—10月为鼻病毒的检出高峰。本研究从233份阳性鼻病毒标本中共获得161条鼻病毒VP1序列,通过分子分型鉴定属于55个型别,其中A种鼻病毒37个,B种鼻病毒4个,C种鼻病毒14个。RV-A12和RV-A49两个型别检出数目最多,均为12条。结论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长春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咽拭子标本中鼻病毒检出阳性率位居第二,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长春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相关的鼻病毒流行以A种鼻病毒为主,C种次之,B种最少;RV-A12和RV-A49是长春市2019—2021年流行的优势型别。
- 夏百成马英伟孙利伟段晓健刘莹李汶霞谢智博宋晶晶宋金华王慧玲许文波张燕
-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鼻病毒分子分型
- 应重视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监测被引量:5
- 2021年
-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是婴幼儿发生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近年来HRSV疫苗和抗体类生物制品的研发已有较大突破,其研发及之后的使用策略均离不开HRSV流行和病毒变异特征的监测。世界卫生组织(WHO)高度重视HRSV流行及其变异特征的监测,但我国缺乏全国层面的、多中心的HRSV监测数据,各实验室所用的监测病例定义不一致,HRSV检测和监测方法不统一,不同实验室的结果难以进行比对分析。因此急需在我国建立全国层面多中心的HRSV监测网络,采用标准化的HRSV检测方法和监测方案进行HRSV流行特征和病毒变异特征的持续监测,为单克隆抗体和疫苗的研发、使用和评价提供基础科学数据。
- 张燕宋金华许文波
- 关键词: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病毒监测病毒变异实验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