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瑞
-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ICCO在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在临床指导治疗脓毒性休克容量控制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2016年6月本院急诊ICU收治并确诊为脓毒性休克的患者53例,男26例,女27例;平均年龄,56(36~8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ICCO组27例,传统监测组26例。两组患者控制容量后12h、24h、72h,观察肺水肿发生率、ScvO2、乳酸(Lac)、尿量、二氧化碳结合力(PaO2)/FiO2、A—PACHEII评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等指标的变化。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补液治疗后12h、24h、72hN组ScvO2(%)、乳酸(mmol/L)、尿量(mlVkg/h)、APACHEU评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mg)、比较补液治疗后12h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补液治疗后24h、72h各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PICCO监测技术能够更好的控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循环容量,不仅能动态观察心肺功能,而且能合理控制容量和调整升压药物,适合在临床匕广泛应用。
- 张桐王龙安李静宇朱娟张宝瑞秦历杰
- 关键词:PICCO脓毒性休克
- PICCO对重症监护病房脓毒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指导的价值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研究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技术(PICCO)对重症监护病房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S-ARDS)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指导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SS-ARDS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行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性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行PICCO指导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液体复苏指标、患者预后。结果复苏6 h、复苏24 h后研究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6 h研究组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6 h、复苏24 h血液乳酸(LAC)、补液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 h EGDT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61%vs 56.52%,P<0.05);肺水肿发生率、28 d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3.04%vs 34.78%,17.39%vs 42.22%,P<0.05)。结论PICCO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SS-ARDS患者可恢复心肺功能,促进患者复苏,改善患者预后,可临床推广。
- 张宝瑞王龙安秦历杰
- 关键词:PICCO脓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序贯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0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费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有创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P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ARDS效果确切。
- 张宝瑞张永标
- 关键词:序贯通气重症急性胰腺炎
- 脑电双频指数在心跳骤停复苏后患者预后评估
-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对非脑源性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50例,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22例)和死亡组(28例),在入EICU当日予以连续的...
- 张宝瑞
-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心肺复苏术预后
- 丁苯酞联合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6
- 2021年
- 目的评估药物丁苯酞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药物联合溶栓组,每组29例,分别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和丁苯酞联合rt-P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及脑部血供情况,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药物联合溶栓组的NIHSS评分为(5.24±2.61)分,低于溶栓组(8.15±2.55)分;且药物联合溶栓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75.32±4.42)分,高于溶栓组(57.37±3.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25、5.017,P=0.015、0.024)。治疗后两组患者脑部血供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后药物联合溶栓组和溶栓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分别为(78.34±4.82)cm/s、(67.16±3.37)cm/s,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分别为(44.19±2.18)cm/s、(37.49±2.16)cm/s,药物联合溶栓组血供情况优于溶栓组(t= 8.337、7.037,P=0.017、0.029)。药物联合溶栓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9.7%(26/29),优于溶栓组65.5%(19/29)(χ2=4.851,P=0.029)。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对症治疗后可缓解,其他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药物丁苯酞联合溶栓治疗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张宝瑞王龙安秦历杰
- 关键词:脑梗死血栓溶解疗法纤溶酶原激活剂
- 美罗培南治疗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 张宝瑞
- 轻中度TBI后头痛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轻中度颅脑损伤(TBI)后头痛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 2017 年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轻中度TBI的患者 132 例,受伤后随访 3 个月,根据是否出现头痛分为头痛组...
- 张宝瑞王龙安秦历杰
- 关键词:颅脑损伤
- STAT1诱导的LINC00987调节miR-223-3p/FZD4促进人胶质母细胞瘤相关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STAT1激活的LINC00987对人胶质母细胞瘤(GBM)相关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通过GEO数据库分析筛选出GBM中表达失调的lncRNAs。RT-qPCR检测LINC00987、miR-223-3p、卷曲蛋白4基因(FZD4)的表达。将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分别诱导成M0、M1、M2型巨噬细胞,并将GBM细胞与THP-1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CD14^(+)/CD206^(+)巨噬细胞的占比,ELISA检测M2型巨噬细胞相关因子(VEGF、TGF-β1)的表达。结果相对于癌旁组织和人正常神经胶质细胞系HEB,GBM组织和细胞中的LINC00987、FZD4表达上调而miR-223-3p表达下调(P<0.05)。在GBM细胞中,STAT1能够激活LINC00987并影响miR-223-3p/FZD4轴。过表达LINC00987能够促进GBM相关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P<0.05)。敲减LINC00987则能够抑制GBM相关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但该作用能被miR-223-3p抑制剂部分挽救(P<0.05)。敲减FZD4能够抑制GBM相关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但该作用能被过表达LINC00987部分挽救(P<0.05)。结论STAT1激活的LINC00987调节miR-223-3p/FZD4轴诱导GBM相关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
- 张宝瑞马春晓秦历杰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
- 积极液体复苏和损伤控制复苏应用于创伤性休克伴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效果对比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积极液体复苏(AFR)和损伤控制复苏(DCR)应用于创伤性休克伴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S-TI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TS-TIC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行AFR治疗,研究组行DCR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休克恢复情况、凝血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复苏后18 h研究组休克指数(SI)、平均动脉压(MAP)、乳酸(La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苏后12 h研究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苏96 h内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vs 42.22%,P<0.05)。结论 DCR应用于TS-TIC患者能促进休克恢复,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可临床推广。
- 张宝瑞王龙安
-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