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桐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器官功能
  • 2篇多器官功能障...
  • 2篇亚群
  • 2篇器官
  • 2篇器官功能
  • 2篇器官功能障碍
  • 2篇综合征
  • 2篇综合征患者
  • 2篇乌司他丁
  • 2篇细胞
  • 2篇细胞亚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淋巴细胞亚群
  • 2篇T淋巴细胞
  • 2篇T淋巴细胞亚...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机构

  • 4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王龙安
  • 4篇张桐
  • 3篇秦历杰
  • 2篇许文克
  • 2篇楚英杰
  • 1篇李静宇
  • 1篇朱娟
  • 1篇张宝瑞

传媒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实用休克杂志...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PICCO在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在临床指导治疗脓毒性休克容量控制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2016年6月本院急诊ICU收治并确诊为脓毒性休克的患者53例,男26例,女27例;平均年龄,56(36~8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ICCO组27例,传统监测组26例。两组患者控制容量后12h、24h、72h,观察肺水肿发生率、ScvO2、乳酸(Lac)、尿量、二氧化碳结合力(PaO2)/FiO2、A—PACHEII评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等指标的变化。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补液治疗后12h、24h、72hN组ScvO2(%)、乳酸(mmol/L)、尿量(mlVkg/h)、APACHEU评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mg)、比较补液治疗后12h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补液治疗后24h、72h各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PICCO监测技术能够更好的控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循环容量,不仅能动态观察心肺功能,而且能合理控制容量和调整升压药物,适合在临床匕广泛应用。
张桐王龙安李静宇朱娟张宝瑞秦历杰
关键词:PICCO脓毒性休克
乌司他丁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急诊ICU收治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静脉推注2.5 k U/kg乌司他丁,对照组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将应用药物治疗前后以及当天、第3天、第7天患者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具体变化情况,和炎性因子具体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当天及第3天、第7天CD4^+、CD8^+上升明显;研究组CD4^+/CD8^+比例增高,对照组CD4^+/CD8^+先减少、后稍增高。研究组当天、第3天CD4^+与CD4^+/CD8^+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D8^+较对照组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当天、第3天CD4^+与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当天及第3天、第7天IL-6、IL-8、IL-10、TNF-α、CRP先增高后降低。研究组当天、第3天第7天IL-6、IL-8、TNF-α、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IL-10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通过改变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MODS病人的病情得到改善。
张桐楚英杰秦历杰许文克王龙安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乌司他丁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介质
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S100蛋白对急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100蛋白含量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不同病情和不同梗死面积患者在不同时点含量的变化.结果...
张桐王龙安
乌司他丁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张桐楚英杰王龙安许文克秦历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