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扬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军事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多操纵面
  • 4篇战斗机
  • 4篇操纵面
  • 2篇座舱过载
  • 2篇系统设计
  • 2篇线性滤波
  • 2篇线性滤波器
  • 2篇滤波
  • 2篇滤波器
  • 2篇飞行
  • 2篇飞行控制
  • 1篇大迎角
  • 1篇英文
  • 1篇迎角
  • 1篇摄动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逆控制
  • 1篇自适应逆
  • 1篇自适应逆控制

机构

  • 5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柳扬
  • 3篇安锦文
  • 1篇陈澜
  • 1篇张婧
  • 1篇李晓曦

传媒

  • 2篇火力与指挥控...
  • 2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计算机仿真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操纵面战斗机动态控制分配策略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现代先进飞机配置多个操纵面且又冗余,这有利于实现非常规飞行,提高飞机敏捷性,使飞机在机动和故障时有更多的选择,但是同时也导致了飞机控制设计复杂度的增加。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就必须利用控制分配器来充分利用多操纵面的不同带宽。从频率域角度出发,研究了动态控制分配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型先进战斗机的控制分配器设计中,利用鸭翼的频率特性抵消府舱过载,经仿真验证,采用动态控制分配策略时,可以有效地减小座舱过载,同时还可以减小配平阻力,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柳扬安锦文
关键词:多操纵面线性滤波器座舱过载
多操纵面战斗机动态控制分配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针对多操纵面战斗机飞行控制系统中操纵面控制分配器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控制分配策略方案。策略从频率域角度建立虚拟控制量和实际控制量的动态映射,充分利用操纵面的不同带宽,将期望力矩分配到各个操纵面,使各个操纵面协调工作,达到最大控制效能。数字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控制分配策略,采用动态控制分配策略的控制分配器在达到控制要求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小座舱过载并使配平阻力最小,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柳扬安锦文
关键词:多操纵面线性滤波器座舱过载
针对大气紊流改进的飞控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抗大气紊流纵向俯仰姿态保持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针对大气紊流频谱,建立了包括大气紊流、舵回路和飞机模型为一体的增广模型;运用LQG/LTR对控制系统稳定裕度的补偿作用,设计了抗紊流扰动的飞行控制系统,并加入外环PID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最后通过给飞机模型施加摄动来验证飞行控制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设计的飞行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品质和较强的抗大气紊流干扰的能力,从而使飞行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张婧陈澜李晓曦柳扬
关键词:大气紊流参数摄动
多操纵面战斗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09年
现代多操纵面战斗机飞行控制系统多采用非线性控制方法进行设计,其中逆系统方法具有物理概念清晰、参数对应明确、无不确定性算法、容易结合传统经验等优点,易于工程实现。将该方法应用于多操纵面战斗机的基本控制律设计,使用多层简化设计,改进了多操纵面的控制分配策略,并针对某型多操纵面战斗机六自由度模型进行数字仿真,效果良好。
柳扬安锦文
关键词:非线性控制多操纵面
多操纵面战斗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针对现代高性能战斗机气动布局多采用多操纵面设计,在其大迎角飞行时,飞机是一个非线性、时变、耦合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逆和动态控制分配策略的控制律设计方法;克服了传统增益调参法需要纵横向解耦、忽略非线性影响,参数切换等缺点,而且具有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小、鲁棒性强和易于工程实现等优点,并对某型多操纵面高性能战斗机进行飞行控制律的设计仿真分析,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柳扬
关键词:大迎角多操纵面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