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丹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自然水体生物膜形态对其生成H_2O_2与降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分别在光照和无光条件下,通过模拟实验考察不同活性(有活性和无活性)和不同形态(聚集态和分散态)的自然水体生物膜生成H2O2并降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的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具有生物活性的自然水体生物膜在光照和无光条件下均能生成一定量的H2O2;生物膜的形态影响H2O2生成和DBS降解,其中聚集态生物膜H2O2生成量相对较多,DBS降解较少;光照促进生物膜生成H2O2,进而促进DBS降解.
- 李明毛丹董德明赵天宇孙家倩郭爱桐花修艺梁大鹏郭志勇
- 关键词:光照自然水体生物膜降解过氧化氢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 生物活性抑制剂对光照自然水体生物膜体系产生H2O2及SDBS降解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采用光照生物膜体系的方法,考察3种不同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抑制剂对自然水体生物膜/水模拟体系中生物膜产生过氧化氢(H_2O_2)以及典型有机污染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作用抑制剂和呼吸作用抑制剂对H_2O_2生成和SDBS降解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二者的抑制效果几乎相同;光呼吸作用抑制剂对H2O2生成和SDBS降解影响较小.即生物的光合作用是H_2O_2等活性氧成分产生和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主要原因,其他生理作用的贡献相对较小.
- 赵天宇李安峰孙家倩毛丹张雨馨花修艺董德明梁大鹏
- 关键词:生物膜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见光
- 小分子有机酸对铁(氢)氧化物表面吸附的砷酸盐的解吸作用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采用等温解吸热力学的方法,结合X射线衍射(XRD)与比表面积分析,研究了柠檬酸、草酸和NaCl溶液在pH 6.5环境下对水铁矿、针铁矿和赤铁矿表面吸附砷酸盐的解吸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的解吸能力最强,草酸次之,NaCl最差。这主要是由于柠檬酸和草酸可通过配位交换和诱导配体溶解来解吸砷。但由于柠檬酸分子中可配位-OH多于草酸,因而其解吸能力强于草酸。赤铁矿吸附的砷酸盐最易解吸,而水铁矿吸附的砷酸盐则最难解吸,这与水铁矿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活性有关。
- 杨凯光邓芊毛丹花修艺梁大鹏郭志勇董德明
- 关键词:砷酸盐草酸解吸
- pCO2平面光极在生物扰动存在下水/沉积物体系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用内层包埋、外层覆盖的方法制备一种基于TOA+PTS4-离子对的pCO2平面荧光传感膜,并将该传感膜制备的pCO2平面光极系统应用于生物扰动存在的水/沉积物体系,通过连续监测体系垂直剖面pCO2的分布及变化,可得水/沉积物体系中pCO2的原位二维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在生物扰动作用下,体系中底层上覆水pCO2的变化较大,先上升后逐渐稳定;沉积物表层的pCO2边界扩散层逐渐消失,中层沉积物中pCO2基本不变,深层沉积物中pCO2先增大后逐渐稳定.体系中pCO2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变化,涉及CO2产生和消耗的动态过程,是物理混合、颤蚓生命活动及有机质矿化等多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 李一楠毛丹政芳花修艺郭志勇董德明
- 关键词:生物地球化学生物扰动沉积物
- 基于平面光极技术研究颤蚓生物扰动对水中Cd2^(+)向沉积物迁移的影响
- 2016年
- 制备了一种能够选择性识别Cd^(2+)的平面传感膜;该膜具有响应速度快(<20 s)、准确性高及稳定性好等特点。利用该传感膜制备的Cd^(2+)平面光极系统,应用于生物扰动存在的水/沉积物体系中,根据体系垂直剖面Cd^(2+)的分布及迁移情况,研究颤蚓生物扰动对上覆水中Cd^(2+)向沉积物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备的Cd^(2+)平面光极系统可以反映出上覆水中Cd^(2+)向沉积物迁移的过程。无生物扰动时,沉积物仅表层及水/沉积物界面下2 cm深度范围内第1~3 d的Cd^(2+)浓度略有升高,随后趋于稳定;深度超过2 cm的沉积物Cd^(2+)浓度几乎不变(同背景浓度)。有生物扰动时,深度约5 cm范围内的沉积物中Cd^(2+)浓度显著增加,深度越浅的沉积物中的Cd^(2+)浓度增加越快,深度超过5 cm的沉积物中Cd^(2+)浓度基本不变。与无生物相比,颤蚓扰动可以显著促进Cd^(2+)由上覆水中向沉积物的迁移。
- 毛丹政芳赵天宇花修艺郭志勇梁大鹏董德明
- 关键词:CD^2+生物扰动沉积物颤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