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志勇

作品数:103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32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6篇沉积物
  • 23篇水体
  • 22篇污染
  • 21篇自然水体
  • 19篇生物膜
  • 15篇降解
  • 12篇污染物
  • 11篇水体生物
  • 11篇自然水体生物...
  • 10篇悬浮颗粒物
  • 10篇重金
  • 10篇颗粒物
  • 10篇废水
  • 9篇生物扰动
  • 8篇多环芳烃
  • 8篇有机氯
  • 8篇有机氯农药
  • 8篇有机污染
  • 8篇水环境
  • 8篇重金属

机构

  • 103篇吉林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吉林工业职业...
  • 1篇吉林省环境科...
  • 1篇长春市佳辰环...

作者

  • 103篇郭志勇
  • 94篇董德明
  • 92篇花修艺
  • 66篇梁大鹏
  • 17篇张利文
  • 10篇朱磊
  • 8篇兰馨辉
  • 7篇张利文
  • 6篇李明
  • 5篇李耀睿
  • 5篇陈渊
  • 5篇李一楠
  • 4篇甘淑娴
  • 4篇田琳
  • 4篇兰莹
  • 4篇刘畅
  • 4篇吕鑫
  • 4篇曹珍
  • 4篇毛丹
  • 3篇刘小雪

传媒

  • 1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0篇吉林大学学报...
  • 6篇第七届全国环...
  • 5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第五届全国环...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3篇2017
  • 12篇2016
  • 19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1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环境多相体系中固相物质对DDT的吸附特征
<正>1.引言天然水环境中的表层沉积物、悬浮颗粒物和生物膜等固相物质对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具有重要作用。这三种固相物质共存于水环境中,相互转化、彼此影响。污染物在三者及水相间的分布及迁移转化规律也会由于多种固相物质的共存而与...
郭志勇花修艺兰馨辉甘淑娴董德明
文献传递
光照对LAS在生物膜-水体系中降解的影响
自然水体生物膜是由微生物及其结合的矿物成分组成的复合物质,对污染物具有明显的富集与降解作用,显著影响其在水环境中的行为[1]。作为重要的环境要素,光照直接影响生物膜上藻类的生长和新陈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改变生物...
李明花修艺董德明梁大鹏郭志勇
关键词:生物膜水体系有机污染物
吉林省典型废水COD与TOC的相关关系及其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解吉林省典型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与总有机碳(TOC)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形成机制,在对吉林省典型废水的ρ(COD)与ρ(TOC)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废水ρ(COD)与ρ(TOC)的相关关系,研究了其形成作用和有机组分的挥发性与可氧化特征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废水水样的ρ(COD)与ρ(TOC)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α≤0.050),各类废水ρ(COD)/ρ(TOC)为1.711~12.280;废水ρ(COD)与ρ(TOC)的相关关系主要由废水的有机化学成分决定,其中废水有机组分的元素组成起主导作用,有机组分的挥发性和可氧化特征对废水ρ(COD)与ρ(TOC)的相关性和比值均存在影响。
董德明宋兴花修艺袁懋梁建海郭志勇梁大鹏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有机污染物
一种瞬时水样悬浮颗粒物批量过滤装置
一种瞬时水样悬浮颗粒物批量过滤装置,属于水样采集装置技术领域。由方形结构的密封盖、蓄水箱、通过限位装置安装于蓄水箱内的压膜板和过滤槽板组成;压膜板上设置有多个圆孔,每个圆孔内壁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圈;过滤槽板上设置有与圆孔数...
赵振豪郭志勇李录峰花修艺董德明梁大鹏
文献传递
水环境多种固相物质的共存对其吸附疏水性有机物的影响
共存于同一天然地表水环境中的沉积物、悬浮颗粒物和生物膜等三种固相物质可以相互转化,污染物在三者及水相间的迁移转化规律会由于固相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而与在单固相体系(一种固相物质与液相形成的体系)中的规律有所不同。开展多种固相...
郭志勇花修艺董德明兰馨辉梁大鹏
关键词:疏水性有机物
一种锰氧化细菌及生物锰氧化物的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锰氧化细菌及生物锰氧化物的培养装置,包括扩大培养罐、氧化反应罐、与扩大培养罐和氧化反应罐连接的液体检测系统以及与扩大培养罐和氧化反应罐连通的气体循环系统,扩大培养罐中设置有氧气分流板,氧化反应罐中设置...
杜思颖张利文郭志勇花修艺董德明
文献传递
颤蚓产生的溶解性有机质及其对沉积物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生物扰动在自然水体中广泛存在,对水/沉积物界面附近污染物环境行为有显著影响[1].课题组研究表明,扰动生物除直接物理扰动外,还可通过新陈代谢作用和搬运、混合、筑穴等作用影响界面附近微环境特征,进而影响污染物形态和迁移转化...
花修艺李耀睿陈渊董德明梁大鹏郭志勇
松花江河漫滩沉积物柱样中PAHs分布的年代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210)Pb和^(137)Cs定年技术结合松花江河漫滩沉积物柱样中多环芳烃(PAHs)的检测结果分析PAHs在近90年间的年代特征.结果表明,松花江河漫滩沉积物中PAHs质量比在1960年以后急剧增加,20世纪90年代初期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与我国滇池和其他部分城市湖泊沉积记录基本一致,但与发达国家同类研究结果明显不同.与国内其他河流沉积物相比,松花江PAHs污染处于中等水平,呈现以萘、菲等低环化合物为主的污染特征.根据PAHs环数的相对丰度、w(蒽)/w(蒽+菲)、w(荧蒽)/w(荧蒽+芘),沉积物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类污染.PAHs质量比的阶段性变化与流域内近90年的人口、GDP均显著相关,即松花江PAHs污染与人类活动显著相关.
刘小雪姜旭董德明梁大鹏郭志勇花修艺
关键词:多环芳烃河漫滩
重金属在松花江沉积物中的污染记录研究
随着松花江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污染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水体,有些难生物降解或不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将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因此有必要对流域的环境演化进行研究。河流沉积物是进入水体各种污染物的重要储存库和归宿地,保存了不同历史时...
刘小雪花修艺姜旭董德明郭志勇梁大鹏
关键词:松花江沉积物环境演化
铁碳微电解法预处理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进行预处理。分别考察反应时间、铁粉投加量、Fe/C(质量比)、pH值及曝气速率对母液废水中的COD和聚乙烯醇(PVA)去除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废水COD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反应时间为4 h、铁粉投加量为30 g/L、Fe/C为1:2、pH值为2、曝气速率为0.8 L/min。在该条件下,废水中COD、PVA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2)%、(98%±1)%和(55%±3)%,废水的BOD/COD值从0.3提高到0.5,可生化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废水中的NH3-N、浊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去除,出水中总铁含量也很低。
孙莹莹郭爱桐葛睿花修艺董德明郭志勇
关键词:铁碳微电解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