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波

作品数:5 被引量:59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3篇丙泊酚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1篇印戒细胞
  • 1篇印戒细胞癌
  • 1篇诊疗
  • 1篇湿化
  • 1篇舒芬太尼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胃
  • 1篇术后胃肠功能

机构

  • 5篇长江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李波
  • 4篇夏瑞
  • 2篇徐伟
  • 1篇彭婕

传媒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阑尾印戒细胞癌1例及临床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阑尾印戒细胞癌为临床少见的阑尾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特异,易误诊为阑尾炎,但其在病理及影像资料上有其特殊性,本文报道阑尾印戒细胞癌1例,
李波彭婕
关键词:阑尾印戒细胞癌CK20
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前列腺穿刺活检舒芬太尼与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前列腺穿刺活检舒芬太尼与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1例。常规组采用文丘里面罩氧疗法应用于前列腺穿刺活检舒芬太尼与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试验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前列腺穿刺活检舒芬太尼与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_(1))、麻醉诱导后(T_(2))、意识清醒时(T_(3))、完全苏醒时(T_(4))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麻醉效果、缺氧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缺氧事件、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与T_(4)时,两组PaO_(2)、PaC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与T_(3)时,两组PaO_(2)水平均低于T_(1)时,PaCO_(2)水平均高于T_(1)时,且试验组PaO_(2)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aCO_(2)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4.12%,高于常规组的78.43%(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常规组的21.57%(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前列腺穿刺活检舒芬太尼与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应用。
贺彬彬夏瑞李波郭顺
关键词:舒芬太尼丙泊酚
环泊酚与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诱导与维持的比较被引量:31
2023年
目的比较环泊酚和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诱导与维持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环泊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40例。环泊酚组、丙泊酚组分别静脉给予环泊酚0.4 mg/kg、丙泊酚2 mg/kg,两组均依次给予舒芬太尼0.5μg/kg及罗库溴铵0.6 mg/kg行全麻诱导。环泊酚组静脉泵注环泊酚0.8~2.4 mg·kg^(-1)·h^(-1),丙泊酚组泵注丙泊酚4~12 mg·kg^(-1)·h^(-1),同时均泵注瑞芬太尼8~15μg·kg^(-1)·h^(-1)维持麻醉,维持NI值36~64。记录手术时间、诱导时间、苏醒时间、PACU恢复时间,记录诱导前及诱导后1、3 min的HR和MAP。记录注射痛、诱导期呼吸暂停的发生情况。结果与丙泊酚组比较,环泊酚组诱导时间明显延长(P<0.05),环泊酚组诱导后1、3 min 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诱导期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泊酚与丙泊酚均能有效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的诱导与维持,与丙泊酚比较,环泊酚诱导时间延长,但呼吸抑制和注射痛发生率更低。
郭顺曾晓琴李波贺彬彬夏瑞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丙泊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技术对全身麻醉诱导窒息氧合期胃扩张及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全身麻醉诱导期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transnasal humidified rapid-insufflation ventilatory exchange,THRIVE)技术对患者胃扩张及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10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择期LC的患者60例,根据麻醉诱导期通气策略不同,利用SPSS软件随机数字生成程序简单随机化分为THRIVE组(T组)和密闭面罩加压通气组(M组),每组30例。面罩纯氧去氮至呼出氧浓度达90%后,T组经鼻加湿加热高流量给氧,M组密闭面罩加压通气,全身麻醉诱导。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给氧去氮至呼出氧浓度达到90%(T_(1))和气管插管完成时(T_(2))超声下测量胃窦横截面积,术中直视下胃扩张情况,术中用药及输液,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及术后胃肠功能状况。结果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完成时,两组都能保证充足的氧供,SpO_(2)均>90%。T_(2)时,T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end-tidal carbon dioxide,PETCO_(2))大于M组[(35.73±2.89)mmHg比(31.53±3.75)mmHg,1 mmHg=0.133 kPa],超声下胃窦横截面积小于M组[(4.56±0.90)cm2比(5.71±1.25)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T组腹腔镜直视下胃扩张程度和PONV程度均好于M组(胃扩张程度:T组1级28例、2级2例、3级0例、4级0例,M组1级16例、2级8例、3级5例、4级1例;PONV程度:T组无恶心呕吐27例、轻度2例、中度1例,M组无恶心呕吐19例、轻度10例、中度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RIVE技术能确保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期有效氧合,还能降低诱导期胃扩张的发生和PONV,且不影响胃肠功能恢复。
李波夏瑞贺彬彬郭顺赵晓咏徐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胃扩张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诊疗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6
2022年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无痛胃镜诊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50例择期行无痛胃镜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n=50):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丙泊酚组(B组)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组(RB组)。R组和B组分别静脉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0 mg/kg和丙泊酚2.00 mg/kg,RB组依次静脉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15 mg/kg及丙泊酚0.50 mg/kg,30~40 s内缓慢推注,均于用药前5 min使用芬太尼1µg/kg预镇痛进行静脉麻醉。睫毛反射消失之后,由同一医师进行内镜操作。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镇静成功率、体动情况和围术期不良事件,以及3组患者诱导起效时间、唤醒时间、离室时间。结果3组患者镇静均未失败,成功率为100.0%。RB组术中体动发生率(8.0%)低于R组(28.0%),与B组(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低氧血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组的注射痛发生情况少于B组(P<0.05),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及头晕方面,3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组诱导起效时间较R组短(P<0.05),与B组相比,诱导起效时间长(P<0.05)。3组患者唤醒时间和离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优于两者单独使用,应用于无痛胃镜诊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郭顺刘香玉赵晓咏李波贺彬彬徐伟夏瑞
关键词:无痛胃镜丙泊酚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