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艺凡 作品数:4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宽苞糙苏根降三萜化学成分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宽苞糙苏Phlomis umbrosa var. latibracteata根降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用有机波谱手段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宽苞糙苏根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降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糙苏醛A(1)、糙苏酮(2)、糙苏四醇A(3)、糙苏四醇B(4)、糙苏六醇A(5)、糙苏六醇B(6)、糙苏六醇C(7)、糙苏六醇D(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4、6~8为首次从宽苞糙苏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肿瘤细胞抑制活性。 邓瑞雪 黄玉阳 许艺凡 刘普关键词:抗肿瘤 超声辅助水代法提取牡丹籽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2015年 采用超声辅助水代法提取牡丹籽油,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了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和液料比4个主要因素对牡丹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水代法提取牡丹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54 min,温度45℃,液料比8.5:1(mL/g),超声功率960 W,在此条件下,产油率可达28.850 6%。脂肪酸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水代法牡丹籽油主要脂肪酸成分为亚麻酸甲酯(40.04%)、亚油酸甲酯(40.37%)等,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比大于85%。 刘普 许艺凡 刘一琼 侯学文 董俊青 邓瑞雪关键词:牡丹籽油 超声辅助 响应面 水代法 HPLC-DAD法测定迷迭香茎和叶中11种抗氧化活性成分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建立HPLC-DAD同时测定迷迭香叶和茎中11种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Aq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A)-磷酸二氢钾缓冲盐(B)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绿原酸、咖啡酸、迷迭香酸、木犀草素、芹菜素和芫花素的检测波长为328 nm,丹皮酚、迷迭香酚、橙皮素、鼠尾草酚和鼠尾草酸的检测波长为284 nm,进样量10μL。结果绿原酸、咖啡酸、迷迭香酸、丹皮酚、迷迭香酚、橙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鼠尾草酚、芫花素和鼠尾草酸分别在2.02~64.64μmol/mL,r=0.999 97;1.74~55.68μmol/mL,r=0.999 97;2.76~88.32μmol/mL,r=0.999 97;0.24~7.68μmol/mL,r=0.996 63;0.46~14.72μmol/mL,r=0.999 97;0.22~7.04μmol/mL,r=0.998 64;0.72~23.04μmol/mL,r=0.999 37;3.74~119.68μmol/mL,r=0.999 80;5.1~163.28μmol/mL,r=0.996 18;0.4~12.8μmol/mL,r=0.996 35;5.22~167.04μmol/mL,r=0.996 98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100.5%,RSD为0.67%~2.14%。结论该方法准确,实用性好,可用于迷迭香叶和茎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许艺凡 刘普 刘佩佩 邱赛西 高晓丹 许肖锋 常盛 邓瑞雪关键词:迷迭香 抗氧化成分 芫花素 橙皮素 紫斑牡丹籽饼粕单萜苷类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紫斑牡丹榨油后的籽饼粕单萜苷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探索油用牡丹籽油制备过程中的副产物——牡丹籽饼粕的研究开发价值。方法: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油用牡丹籽饼粕中共分离的8个单萜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gentiobiosyl-paeoniflorin(1)、白芍苷(2)、氧化白芍苷(3)、牡丹酮-1-O-β-D-吡喃葡萄糖苷(4)、白芍苷R1(5)、paeonifanin(6)、8-O-去苯甲酰白芍苷(7)、牡丹皮苷F(8)。结论:上述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紫斑牡丹榨油后的牡丹籽饼粕中分离得到。结果表明油用牡丹籽饼粕中含有大量的单萜苷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 刘普 许艺凡 刘佩佩 邱赛西 张惠芳 吴珂 邓瑞雪关键词:紫斑牡丹 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