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日粮纤维来源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5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不同来源的日粮纤维(DF)对生长猪养分和总能(GE)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ATTD)、表观回肠消化率(AID)及后肠发酵率的影响。试验采用有重复的4×3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包括4种试验饲粮和3个饲养周期,每个周期12 d。这4种饲粮分别为基础饲粮、甜菜粕饲粮、麦麸饲粮和燕麦麸饲粮(3种纤维饲粮分别以20%的甜菜粕、麦麸、燕麦麸替代基础饲粮)。选择8头在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初始体重(19.0±1.8)kg],分别在3个饲养周期交替饲喂4种试验饲粮。结果表明:生长猪饲粮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GE、粗灰分(ash)和碳水化合物(CHO)的ATTD、AID及后肠发酵率均受DF来源的显著影响(P<0.05)。甜菜粕、麦麸和燕麦麸饲粮组DM、GE和CHO的ATTD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P<0.05),甜菜粕饲粮组CP的ATTD显著低于其他3种饲粮组(P<0.05)。饲粮组DM、GE、ash和CHO的AID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基础饲粮>燕麦麸、麦麸饲粮>甜菜粕饲粮。甜菜粕与燕麦麸饲粮组CP的AID显著低于其他2种饲粮组(P<0.05)。可溶性日粮纤维(SDF)含量最高的甜菜粕饲粮,其组DM、GE、ash与CHO的后肠发酵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饲粮组(P<0.05)。甜菜粕饲粮组DM、GE与CHO的后肠消化率分别比基础饲粮组的高12.4%、7.81%和12.6%(P<0.05)。综上所述,DF来源(麦麸、燕麦麸或甜菜粕)会显著改变生长猪饲粮GE和养分消化率,而富含SDF的甜菜粕可显著提高饲粮各养分在后肠的发酵率。
- 孟丽辉庞敏朱丽媛吴维达卢庆萍张宏福
- 关键词:生长猪日粮纤维消化率
- 益生菌抵御大鼠急性腹泻的效果及其对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酪酸梭菌或唾液乳酸菌对预防急性腹泻、保护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效果。选取清洁级21日龄断奶Wistar大鼠[平均体重(57.45±6.23)g]48只,随机分在4个组:正常对照组(C1组)、模型对照组(C2组)、酪酸梭菌组(T1组)、唾液乳酸菌组(T2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大鼠。试验期共9 d,C1、C2组经口灌服生理盐水,T1、T2组分别灌服酪酸梭菌和唾液乳酸菌。第8天开始除C1组外,其余各组灌服番泻叶制剂致泻,记录各组大鼠腹泻情况。试验结束后处死所有大鼠并采集血液及肠道样品。结果显示:1)灌服番泻叶后各组大鼠均出现腹泻。C2组稀便率、腹泻指数、血清内毒素及D-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C1组(P<0.01);而与C2组相比,T1、T2组腹泻指数、血清内毒素及D-乳酸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2)与C2组相比,T1、T2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极显著升高(P<0.01),且T1组回肠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升高。3)C2组回肠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C1组;而与C2组相比,T1组回肠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说明,在本试验中,酪酸梭菌与唾液乳酸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由番泻叶引起的大鼠急性腹泻,降低肠道通透性,同时具有增强和保护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
- 庞敏卢庆萍朱丽媛夏冰张宏福
- 关键词:酪酸梭菌急性腹泻肠道黏膜屏障
- 猪舍中氨气的产生、危害和减排措施被引量:31
- 2015年
-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场产生的粪便和尿液也显著增加,导致氨气排放量大幅上升,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与猪健康。因此,如何减少氨气的产生与排放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阐述了氨气的产生机理和主要危害,并对减少氨气产生和排放的措施进行了总结。
- 朱丽媛卢庆萍张宏福孟丽辉庞敏
- 关键词:氨气减排
- 麦麸、燕麦麸对生长猪氮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试验旨在研究麦麸、燕麦麸对生长猪氮排放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取15头健康、日龄、体重接近(IBW,46.45±3.20kg)的长×大阉公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麦麸饲粮和燕麦麸饲粮(分别以20%的麦麸和燕麦麸替代基础饲粮)。试验第27d和28d采集粪便与尿液样品,测定新鲜粪便与尿液的总氮和氨氮含量,以及粪便与尿液贮存0h、9h、24h、48h、72h和7d后的氨氮含量。(结果)结果表明,燕麦麸组粪便pH显著低于基础组和麦麸组(P〈0.05);麦麸组尿液pH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各处理组新鲜粪便与尿液的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麦麸组和燕麦麸组尿液总氮含量分别比基础组低20%和52%(P〈0.05);燕麦麸组粪便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基础组和麦麸组(P〈0.05)。各处理组粪便与尿液的氨氮含量均随贮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麦麸组粪便在贮存各时间点(0h除外)的氨氮含量显著低于基础组和燕麦麸组(P〈0.05);燕麦麸组尿液贮存48h、72h后的氨氮含量显著低于基础组和麦麸组(P〈0.05),麦麸组又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燕麦麸组和麦麸组尿液在贮存各时间点(0h和24h除外)的氨氮含量都低于基础组,且降低幅度分别为13-28%和5-16%。(结论)综合以上结果,饲粮中添加20%麦麸可降低生长猪尿液总氮含量、尿液与粪便贮存后的氨氮含量;而添加20%燕麦麸可降低生长猪尿液总氮含量、尿液贮存后的氨氮含量。燕麦麸降低尿氮含量及尿液贮存后氨氮含量的效果优于麦麸,这可能与其可溶性日粮纤维含量(Soluble dietary fiber,SDF)较高有关。
- 朱丽媛卢庆萍庞敏孟丽辉张宏福马金霞
- 关键词:麦麸燕麦麸生长猪氮
- 酪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及肠道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6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酪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及肠道通透性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断奶、体重(5.35±1.3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8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500 mg/kg酪酸梭菌(酪酸梭菌组)、基础饲粮+3 000 mg/kg氧化锌(氧化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各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与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酪酸梭菌组和氧化锌组仔猪腹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酪酸梭菌组和氧化锌组断奶仔猪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腺比极显著升高(P<0.01)。3)酪酸梭菌组和氧化锌组断奶仔猪第14天血清内毒素与D-乳酸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酪酸梭菌组与氧化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酪酸梭菌组和氧化锌组断奶仔猪回肠和结肠咬合蛋白(Occludin)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氧化锌组相比,酪酸梭菌组断奶仔猪回肠和结肠闭合小环蛋白-1(ZO-1)、Occludin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酪酸梭菌可以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改善肠黏膜形态,降低肠黏膜通透性,上调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可达到与添加氧化锌相同的效果。
- 庞敏卢庆萍夏冰张宏福
- 关键词:断奶仔猪酪酸梭菌腹泻肠道黏膜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