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亮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造林
  • 2篇造林树种
  • 2篇沙地
  • 2篇树种
  • 2篇土壤
  • 2篇主要造林树种
  • 2篇细根
  • 2篇科尔沁沙地
  • 1篇生态系统
  • 1篇土壤呼吸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质量
  • 1篇排土
  • 1篇排土场
  • 1篇排土场边坡
  • 1篇坡位
  • 1篇坡向
  • 1篇全球变化
  • 1篇微生物
  • 1篇物量

机构

  • 4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煤科集团沈阳...

作者

  • 4篇王凯
  • 4篇张亮
  • 2篇宋立宁
  • 2篇王道涵
  • 1篇宋子岭
  • 1篇陈全胜
  • 1篇张光明
  • 1篇韩静艳
  • 1篇张学耀
  • 1篇邱月
  • 1篇闫彩凤
  • 1篇蒙洋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阜新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土壤质量分异特征被引量:10
2015年
以阜新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为对象,分析坡向、坡位和恢复年限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并采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法,研究排土场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排土场边坡土壤含水量、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p H值以及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从坡上到坡下均逐渐增加;恢复10a阴坡土壤含水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高于阳坡;随着恢复年限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速效磷含量及阴坡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而土壤p H值、阳坡碱解氮含量及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排土场边坡土壤质量表现为阴坡>阳坡、坡下>坡中>坡上的变化规律;随着恢复年限增加,阳坡坡上和坡中及阴坡土壤质量增加,而阳坡坡下下降.以上结果说明,坡位和坡向是影响排土场边坡土壤质量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具体生境特点,采取不同治理措施,才能完成生态恢复.
王凯张亮刘锋王道涵宋子岭
关键词:排土场土壤质量坡向坡位
科尔沁沙地主要造林树种细根适应策略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解科尔沁沙地主要造林树种细根适应机制,以杨树、榆树、油松和不同年龄樟子松细根为对象,研究各树种细根比根长和比表面积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样地树种细根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在各土层分布规律不同,杨树、榆树、油松和22a生樟子松细根比根长和比表面积表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而10a和32a生樟子松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增加。杨树和榆树细根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显著大于樟子松和油松(P<0.05),樟子松随年龄增长,细根比根长逐渐降低,而比表面积(42a生除外)逐渐升高。以上结果说明,杨树和榆树通过增加单位生物量对细根长度和面积的投入适应生境,其资源利用效率高于樟子松和油松;樟子松随着年龄增大,逐渐降低生物量对细根长度的投入、而增加对细根面积的投入来适应生境。
王凯宋立宁吕林有张亮秦峥媛
关键词:比表面积细根沙地
科尔沁沙地主要造林树种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14年
以科尔沁沙地主要造林树种杨树、榆树、油松和樟子松细根为对象,分析各树种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探讨其与土壤水分和有机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主要造林树种细根生物量分布消弱系数为0.968~0.979,32 a生樟子松总细根生物量显著高于其它年龄樟子松(P〈0.05),而同龄级树种细根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树种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大于土壤有机质(22 a生樟子松除外);10、22、42 a生樟子松及44 a生油松和35 a生榆树细根生物量与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32 a生樟子松和13 a生杨树细根生物量与土壤水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主要造林树种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较深,其与土壤水分显著相关。
王凯宋立宁吕林有张亮秦峥媛
关键词:细根分布沙地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放牧干扰的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7年
草地占地球陆地总表面积的40%,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类型之一。草地生态系统碳贮量大,土壤呼吸又是陆地生态系统将碳释放到大气的重要环节,这类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不可忽视。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对于估算未来碳循环前景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放牧是人类对草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利用和干扰方式,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近年来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放牧干扰的响应成为碳循环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呼吸对放牧干扰的响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其原因同这一过程所涉及的复杂机制有关。这些机制包括:放牧改变了植物凋落物的产量和质量、植物同化产物的分配和根系生物量、微生物生物量和多样性、与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土壤养分状况、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等。对于土壤呼吸及其组分而言,上述机制有的具有促进作用,有的具有抑制作用,且在不同时间和地点起主导作用的机制各不相同,从而在放牧干扰的作用下,土壤呼吸会呈现出升高、降低或无反应等多种结果。由于根据现有这些不一致的结果,无法精确估算人类的放牧干扰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因此,今后要从土壤呼吸各个组分的区分入手,量化解析放牧干扰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机制过程及构建机理模型等方面加强该领域的研究。
张亮韩静艳王道涵王凯蒙洋邱月张学耀布仁巴雅尔杜森云张光明闫彩凤陈全胜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根系全球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