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占君 作品数:25 被引量:70 H指数:5 供职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香青兰总黄酮通过介导自噬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神经损伤的作用 2023年 目的:研究中药香青兰总黄酮(TFD)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神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小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和观察组100只,观察组小鼠腹腔注射30 mg/(kg·d)MPTP以制备PD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7 d后再将观察组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和TFD治疗组25、50、75、100 mg/(kg·d):。治疗组按照小鼠的体重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连续1个月。通过行为学实验评价小鼠运动功能,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中脑黑质区组织细胞酪氨酸羟化酶(TH)和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阳性染色的细胞数,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小鼠黑质区组织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B)、P62、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和TH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FD治疗显著增加PD模型小鼠的悬挂运动评分、运动距离和下落潜伏期(P<0.05);TFD治疗增加PD模型小鼠黑质区组织表达P62和TH的阳性染色细胞数,TFD治疗增加PD模型小鼠黑质区组织表达PINK1、Parkin、P62、和TH蛋白的阳性染色细胞数(P<0.05)。结论:TFD可能通过上调LC3B、P62、Beclin1改善自噬,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线粒体及其他细胞器的清除,从而对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索耀文 莫超然 杨占君关键词:香青兰总黄酮 帕金森病 自噬 小鼠 骨关节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3 2012年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退变、磨损、骨刺形成,导致关节肿胀、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OA的发生与增龄、肥胖、损伤、免疫、生化和遗传等均有关.此外,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免疫因素等也与OA的发病有关.增龄是OA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机械和生物学因素相互影响是OA受累的原因. 董海涛 杨占君 董乐乐关键词:骨关节炎 药物治疗 关节软骨退变 免疫因素 生物学因素 骨刺形成 虚拟现实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优势与适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解剖学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平台,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等教学模式和方法,应用于人体解剖学,为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闫旭升 方欣 宋嵬 崔成立 杨占君 贾建新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虚拟现实技术 教学 α-synuclein与帕金森氏病研究进展 2020年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世界范围内影响3%老年人的第2个常见的多因素神经退行性疾病[1],每年大约有4%的人在50岁前被诊断为PD,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增加[2]。PD的主要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前期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肢体僵硬和姿态步态异常等运动学障碍[3],以及后期的睡眠障碍、嗅觉障碍和感觉障碍等非运动学症状。其主要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l nigra pars compacta,SNpc)多巴胺能神经元渐进性丢失和胞质内包涵体-路易(Lewy)小体的形成。 周丽丽 杨占君关键词:嗅觉障碍 步态异常 帕金森氏病 静止性震颤 多巴胺能神经元 长链非编码RNA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衰老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mier's Disease,A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其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为明确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在本质上是如何产生关联的,本篇综述围绕炎症、氧化应激、自噬等导致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共同因素,聚焦一种新型调控分子——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回顾并总结AD和衰老经典的相关lncRNAs,探讨衰老成为AD发展的高危因素的可能机制及防治策略。 郭鹏程 徐晗 闫旭升 杨占君 贾建新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长链非编码RNA 衰老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胶原蛋白肽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胶原肽(collagen peptides,CP)混合物作为骨健康补品,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通过临床数据分析明确药物的治疗效果,为药物治疗骨关节炎开辟新思路和新途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试验人群排查,挑选符合试验条件的病例,共计80例,分为2组,每组40例,每组除试验入选的30例外,另外10例作为候补病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胶原蛋白肽和吲哚美辛治疗。采用JOA膝性骨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和中医病症疗效标准进行评估,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对患者用JOA评定标准和中医病症疗效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4周和12周,试验组JOA评分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0%和80.00%,高于对照组的38.46%和57.50%(P<0.05);治疗后4周和12周,试验组中医病症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60.00%,高于对照组的33.33%和43.59%(P<0.001)。结论口服胶原蛋白肽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在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的总有效率及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口服吲哚美辛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赵尚军 杨占君 高黎明 塔娜关键词:胶原肽 骨质疏松症 幼龄大鼠颅脑的生长变化及颅盖骨局部黏着斑激酶的表达规律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分析大鼠颅盖骨生长发育过程中头颅各径线、颅骨厚度和脑容积的变化,以及局部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规律,探寻颅骨快速生长期的标志物。方法实验采用SD大鼠,自出生后1~12周,测量其头颅各径线(A线为鼻尖至枕后粗隆的连线,B线为两侧眶内缘垂直于A线的连线,C线为两下颌角的连线,D线为两侧眶外缘的连线);将大鼠安乐死后剥离其两侧颅盖骨,分别使用量筒和游标卡尺测量其脑容积和颅骨厚度;应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颅盖骨组织中FA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头颅径线:A线变化最为明显,第1~7周时的增长速度较快;第2~7周时,与前一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第7周后A线的增长趋于平缓。B线的增长较为平稳。第2周时C线和D线较上一周均明显增长(均P<0.05),第2周后两线的增长趋于平稳。(2)颅盖骨的厚度:第1~2周时颅盖骨几乎无增厚,但在第3~8周时较前一周增厚(均P<0.05),而且第8周后颅盖骨的厚度增长趋于平稳。(3)脑容积:1~3周的脑容积增长较快(P<0.001),第3周后趋于平稳。(4)脑容积与颅盖骨厚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容积的增长与颅盖骨变厚呈正相关(R=0.90,P=0.001)。(5)FAK mRNA与蛋白表达变化情况: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FAK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逐渐升高,且均在第10周时达到最高值(均P<0.05),随后逐渐趋于平稳,蛋白与mRNA的表达趋势相一致。结论大鼠在出生后1~12周,FAK在颅骨组织中的表达趋势与颅骨的生长发育规律相一致。在脑完成快速生长后,FAK可能参与了大鼠颅骨的生长发育。 张司玺 张晓璐 赵志军 邵国 邵国 杨军 杨占君关键词:颅骨 黄芩素对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本研究将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MPTP组和给药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连续7 d腹膜腔注射MPTP(30 mg·kg·d)的方法制备P... 霍东升 王嘉玮 郭新月 贾建新 蔡志平 杨占君文献传递 大鼠BMSC移植修复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损伤后神经缝合,观察桥接导管移植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的治疗效果。方法: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离断损伤模型,按手术方式分为单纯缝合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干细胞组,单纯缝合组参考文献造模,造模成功后进行已经离断的坐骨神经原位缝合,同时每只大鼠左侧坐骨神经未进行任何操作为对照组,干细胞组在缝合神经的基础上进行导管桥接,同时在导管周围进行干细胞移植,假手术组只切开皮肤切口然后缝合,不损伤坐骨神经,观察4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大鼠同侧坐骨神经支配的三头肌湿重恢复率、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结果:大鼠坐骨神经功能(SFI)显示,单纯缝合组和干细胞组SFI低于假手术组与健康对照组( P <0.05),三头肌湿重恢复率显示假手术组与健康对照组高于干细胞组与单纯缝合组( P <0.05);离体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显示假手术组与健康对照组高于其它两组( P <0.05),但单纯缝合组与干细胞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坐骨神经离断损伤治疗中进行同种干细胞移植具有治疗效果,但作用不明显。 蔡志平 石素琴 时静华 张柏峰 杨占君 崔成立关键词:坐骨神经 脑血管变异与高血压的关联性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成人脑血管变异与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以参加2020—2022年开滦总医院健康体检且进行磁共振检查的开滦集团在职和离退休职工作为观察对象,最终符合纳排标准的共1029人。将观察对象按无脑血管变异(217例,21.1%)、仅椎动脉发育不良(VAH)(118例,11.5%)、仅Wills后环发育不良(ipCoW)(482例,46.8%)以及联合变异(VAH+ipCoW)(212例,20.6%)分成4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脑血管变异类型对高血压的影响。结果观察对象年龄为(55.2±11.4)岁,无脑血管变异组、仅VAH组、仅ipCoW组以及联合变异组中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42.9%,49.2%,54.4%,70.8%(χ2=35.825,P<0.001)。以是否高血压为因变量,脑血管变异类型为自变量,在校正了多种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同时存在VAH和ipCoW两种脑血管变异与高血压具有正向关联(OR=2.410,95%CI 1.401~4.146)。分层分析显示,这种关联在年龄≤55岁的人群中更为明显(OR=4.437,95%CI 1.891~10.406),而在年龄>55岁的人群中没有发现相关性(P>0.05)。结论脑血管变异与高血压存在正向相关,并且这种关联主要存在于青年人群。 樊家成 惠颖 杨盈萍 赵艳生 李梦宁 贾建新 任炜 杨占君关键词:椎动脉发育不良 大脑动脉环 高血压 磁共振成像 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