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建新
- 作品数:97 被引量:288H指数:9
-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1月在包头市肿瘤医院治疗的胃间质瘤的患者44例。患者按采用的手术切除方式分为两组:1传统的开腹切除手术16例(男11例,女5例)——传统开腹组;2腹腔镜联合胃镜方式切除28例(男18例,女10例)——双镜联合组。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建立患者个人档案。1年后进行术后随访,综合比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恢复情况、胃功能恢复情况、身体机能恢复情况、住院天数及伤口愈合时间等。结果 传统开腹组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双镜联合组1例因位置不佳中转开腹,其余27例手术顺利完成。双镜联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食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P〈0.05);双镜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开腹组(P〈0.05),肿瘤转移率高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快速定位、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效果劣于传统开腹手术。
- 张杰郭媛闫旭升贾建新
- 关键词:胃间质瘤双镜联合腹腔镜胃镜
- 肝右动脉合并胆囊动脉变异一例
- 2020年
- 笔者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肝右动脉及胆囊动脉存在变异,现报道如下。腹腔干在肠系膜上动脉上方分出脾动脉、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肝总动脉分出胃十二指肠动脉(外径2.44 mm)和肝固有动脉左支(外径3.00 mm),左支直接入肝左叶,而本例变异的胆囊动脉(外径1.72 mm,长40.28 mm)从胃十二指肠动脉起始处发出,距肝总动脉3.00 mm,经过胆囊三角入胆囊。
- 闫旭升付天骄海日贾建新
- 关键词:胆囊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右动脉肝总动脉胆囊三角胃左动脉
- 一种皮肤水分检测仪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水分检测仪,包括检测仪本体,所述检测仪本体顶部安装有探头结构;所述探头结构包括左探头和右探头;左探头和右探头的顶部均为平面;左探头和右探头外周的外侧面被第一绝缘层包裹,左探头和右探头之间形成有覆盖...
- 王欣欣贾建新陈小艳张文莲张铃
- 肉苁蓉总苷经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肉苁蓉总苷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肉苁蓉总苷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大鼠CIRI模型。采用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各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缺损状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计算各组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凋亡相关因子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IRI模型大鼠神经系统缺损症状严重,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5),运动能力减退,脑梗死面积增大,凋亡细胞增多,促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 sociated X,Bax)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表达增加(P<0.05),Bcl-2、Bcl-2/Bax、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protein kinase B,p-Akt)、p-Akt/Akt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肉苁蓉总苷能够促进CIRI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小脑梗死面积,调控神经细胞凋亡,抑制Bax、CytC的表达(P<0.05),促进Bcl-2、Bcl-2/Bax、PI 3K、p-Akt、p-Akt/Akt的表达。结论肉苁蓉总苷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CIRI模型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王璐张士滨吕雪杨占君贾建新吴丽娥
- 关键词:PI3K-AKT信号通路脑缺血再灌注肉苁蓉总苷神经系统
- PBL与LBL教学模式在临床专业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比较PBL与LBL两种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临床医学本科生80人,将其分为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模式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理论考核成绩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比较,在记忆型题目中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理解型题目、应用型题目得分和考试总分方面,实验组学生得分更高(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两组学生之间在问卷的5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系统解剖学教学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今后的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可以广泛推广PBL教学法。
- 方欣贾建新闫旭升宋嵬杨占君
- 关键词: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临床医学专业系统解剖学
- 黄芩素对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本研究将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MPTP组和给药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连续7 d腹膜腔注射MPTP(30 mg·kg·d)的方法制备P...
- 霍东升王嘉玮郭新月贾建新蔡志平杨占君
- 关键词:黄芩素模型小鼠
- 文献传递
- 高校医学解剖学教学方法的反思和探讨被引量:9
- 2019年
- 现代医学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先进思想理念、丰富知识底蕴,综合掌握交叉学科知识,具有运用[1]多种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医学解剖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其特点是名词术语多、知识点多、形态及结构关系复杂。学生普遍反映解剖学知识枯燥、抽象、记忆困难。学生很容易感到乏味,甚至会对这门课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堂,避开教学误区,合理运用教育学理论和技巧,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学习。
- 方欣蔡志平闫旭升贾建新杨占君
- 关键词:知识底蕴现代医学教育厌学情绪教学误区教学方法
- 刺五加注射液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刺五加注射液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机制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1(20mg/kg·d)和治疗组2(40mg/kg·d)。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夹持法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手术当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连续6周。观察大鼠左足皮肤温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神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Western Blot观测大鼠坐骨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大鼠皮肤温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组织形态学改变均优于模型组,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对损伤后大鼠坐骨神经有促进修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
- 方欣邬泽峰闫旭升宋嵬贾建新
- 关键词:刺五加注射液坐骨神经损伤神经生长因子
- 受体酪氨酸激酶EphB2的降解途径与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靶点的相关性
- 耿丹丹杜鹃贾建新潘莹侯伟
- 受体酪氨酸激酶EphB家族主要分布在兴奋性突触,在发育过程中参与组织形成,血管的发生和轴突导向等,在成熟的脑内也发挥重要作用,参与突触功能和可塑性的调节,与AD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该研究通过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应用MT...
- 关键词: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
- 原代SD大鼠海马神经元扫描电镜形态学特点
- 2012年
-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扫描电镜形态学特点。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乳鼠原代海马神经元,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学特点。结果: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形态多样,梭形神经元胞体较大,伸出两个突起;神经元细胞有的基底宽广,突起有粗有细,与周围的神经元细胞连结紧密;锥体细胞从胞体发出2~3个突起,从粗大的突起上又分出突起;培养的神经元以锥体形为主,其次为梭形、三角形。结论:培养的神经元为MAP-2染色阳性,扫描电镜可见神经元胞体及突起形成神经元的特有结构。
- 蔡志平李朝晖石素琴崔慧先霍东升石岩贾建新
-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形态学扫描电镜